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尊重科学严格执法:雾霾爆表还不按章预警和停课是失职行为

已有 1524 次阅读 2016-12-21 09:57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潮汐组合, 预警, 预测检验, 雾霾高潮, 停课

尊重科学严格执法:雾霾爆表还不按章预警和停课是失职行为

                               杨学祥

新华社:雾霾爆表还不停课是失职行为

2016-12-20 19:18:45来源:新华网作者:朱峰

  连日来,华北地区持续雾霾,其中河北省石家庄市空气质量指数多次出现爆表,甚至有检测点PM2.5PM10一度双双突破1000微克/立方米。北京、天津等地虽然雾霾严重程度不及石家庄,但当地已发出紧急通知要求中小学停课。而石家庄教育部门一直无动于衷,没按要求发出停课指导意见,全市中小学生仍在上课。这在当地引起质疑。

  此次大范围严重雾霾天气,不仅环保部早有预警,而且恰逢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刚刚印发修订后的《河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新预案进一步强化了职责分工和应急举措。值得一提的是,修订后的应急预案将中小学、幼儿园停课措施纳入到公众防护措施中,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预案明确提到,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后,接到红色预警且空气质量指数日均值达到500时,在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有条件的学校可采取停课措施。然而,截至记者发稿时,石家庄市教育主管部门仍未采取相应措施。

  可见,学校停课有章可循,而且其他城市也有样本可供参考,但为何在雾霾最严重的石家庄,这一应急举措迟迟无法得到落实?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外乎两种,要么是提前制定的预案不科学,要么是应急反应机制不到位。更深层面,是地方有关部门执政为民、履职尽责意识强不强的反映。公民健康权必须得到保障。预案规定雾霾来袭学校可有条件停课,这本是政府部门积极作为主动负责的表现,如果置若罔闻无动于衷,使民众尤其是未成年人健康受到潜在损害,无疑是一种失职。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落实得怎么样与百姓健康直接相关,也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各地政府部门应严格规范应急机制执行,确保因地制宜科学施政,让百姓生活安心。

http://news.sohu.com/20161220/n476445465.shtml

201612月雾霾高潮被忽视的三大原因

对于201612月雾霾高潮,科学界、管理部门和监督部门都没有做好积极应对的准备,相反,他们都错误地估计了雾霾发生的可能性,认为2016年中国雾霾不会爆表。

其一、专家学者的误判

今冬受拉尼娜影响北方或较常年偏冷雾霾或减轻

2016-11-02 03:31:15来源:北京青年报作者:赵婷婷

  本报讯(记者赵婷婷)受拉尼娜影响,今年冬天我国北方地区可能较常年偏冷,南方和长江中游会相对暖和一些。在偏冷的大形势下,冷空气将更加频繁,北风偏多,这意味着从大气扩散条件来说,今冬的雾霾可能会比往年少一些。

  昨天早晨,南郊观象台最低气温降至-4,是本次冷空气影响的最低值,并创今年下半年以来新低。白天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8,虽然依旧很冷,但总算看到了气温回升的趋势。预计2-5日气温将持续上升,最高气温有望升至12-17,最低气温也将保持在0以上。

  冷空气刚刚远去,雾霾便立刻乘虚而入。今天,随着大气环流形势逐渐变得不太有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傍晚将有轻微霾出现。之后雾霾会有逐日加重的趋势,预计3日到4日为轻度到中度霾,早晨有轻雾或雾;5日一股弱冷空气南下,扩散条件有所好转;6日气象条件再度转差,有轻微到轻度霾出现。

  新一轮冷空气将在6日影响北京,并带来一次降水过程。届时平原地区有小雨,山区有小雨夹雪或小雪,降水后将有四到五级偏北风,同时气温有所下降。预计7日夜间最低气温将再度跌至2左右,雾霾也将于当日彻底消散。

  在中国气象局举行的与科学家聊“天”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表示,尽管拉尼娜发生在遥远的中东太平洋上,但是对我国的气候却有明显的影响。从之前拉尼娜年的冬季气温来看,除了1998年明显偏暖外,我国大部分冬季是偏冷的。

此外,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郑飞表示,在拉尼娜背景下,冬季出现冷冬的概率超过80%,在偏冷的大形势下,冷空气更加频繁一些,北风来得也更多一些。北风较多的情况下,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的堆积,从大气扩散条件来说,雾霾可能会少一些。

(责任编辑:钟庆辉 UN660)

http://news.sohu.com/20161102/n472062300.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3536.html

其二、监督部门的错误估计

环保部:今冬雾霾频率偏高峰值降低不会爆表

   

  据搜狐公益网2016-11-0409:12:17报道2016113开始,新一轮雾霾笼罩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环境保护部3日下午举行重污染天气应对情况通报会,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10月份以来,京津冀地区已遭遇第4场雾霾影响。今年冬天的雾霾会更严重吗?

  环保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表示,根据历史分析,受拉尼娜现象影响,今年冬季出现重污染天气的频率和强度可能偏高。预计开始供暖后,重污染天气应对形势可能更加严峻。但他同时指出,空气污染峰值不会达到去年爆表的程度

  他介绍,今年1-10月,全国338个城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12.5%PM10浓度同比下降9.4%。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为5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5%

http://gongyi.sohu.com/20161104/n472258844.shtml

http://travel.cnr.cn/list/20161104/t20161104_523244501.shtml

http://www.abooking.cn/tlhsb/2016-11-01/guxhl.shtml

http://www.bjnews.com.cn/news/2016/11/04/422157.html

环保部详解为何多地空气质量“爆表”

据中国青年报2016/11/7 9:11:55报道,刘世昕最近指出,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重污染天气不仅袭击了京津冀,还影响了东北地区,而后沿哈大线一路向南延伸,直达山东半岛、江苏和安徽北部,共波及6个省份30多个城市,跨越1600多公里,多个城市空气质量“爆表”。环保部专家组说,“污染程度之重、影响范围之广为历年少有”。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室主任宫正宇研究员介绍说,112~6日,我国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出现大范围重污染过程。东北地区相继有10个城市的AQI(空气质量指数)达到最高值500,其中黑龙江哈尔滨市、绥化市和大庆市等3个城市AQI达到500的持续时长分别为14小时、23小时和24小时。

哈尔滨市污染最为严重,114PM2.5日均值和小时值分别达到704微克/立方米和1281微克/立方米,大庆市PM2.5小时值也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

5日,东北地区的污染范围进一步扩大,哈尔滨市、牡丹江市、吉林市、七台河市、大连市、锦州市、葫芦岛市等7个城市小时AQI为重度污染,齐齐哈尔市、大庆市、绥化市、长春市、松原市、鞍山市、营口市、辽阳市、本溪市、盘锦市、白城市、双鸭山市、阜新市等13个城市小时AQI为严重污染,其中长春市、松原市、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白城市、辽阳市和营口市的小时AQI达到最高值500,鞍山市PM2.5小时值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5日夜间至6日上午,受东北地区污染传输影响,山东省烟台市、潍坊市、青岛市、日照市、枣庄市,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安徽省淮北市、亳州市相继出现重度以上污染。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在此期间也经历了一次重污染过程,污染主要集中在河北、北京、天津和山西等地,其中山西多个城市出现长时间重污染。4日下午,京津冀地区多个城市达到PM2.5浓度峰值。5日开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空气污染程度逐渐缓解,6日北京及周边大部分城市空气质量为良。

“这么大范围同时发生重污染天气,主要原因还是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过大,这是内在原因,而不利的气象条件是重要诱因”,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柴发合研究员介绍说,东北地区冬季发生的大范围极重污染天气过程,已经连续出现了4年。此次东北、华东地区大范围的污染过程,始于113~4日黑龙江省哈尔滨、绥化和大庆一带,当地冬季燃煤采暖和生物质燃烧排放,是导致区域性大范围重污染的“元凶”。5日下午,受东北方向气流影响,污染气团向西南偏南方向持续传输,经长春、沈阳至大连一线,跨过渤海湾到达山东半岛,并在6日上午影响到江苏和安徽北部地区。污染气团的长距离传输,加上本地的燃煤、工业和机动车排放贡献,是导致吉林、辽宁、山东、江苏和安徽等地多个城市出现重度甚至严重污染的原因,污染气团传输对部分城市的PM2.5浓度影响程度可能高达30%~50%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11/360420.shtm

http://env.people.com.cn/BIG5/n1/2016/1107/c1010-28839702.html

http://news.163.com/16/1106/22/C57KBEQN000187VI.html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6/11-07/8054945.shtml

据搜新闻媒体2016114报道,环保部:今冬雾霾频率偏高峰值降低,不会爆表。时隔3天,据中国青年报2016117报道,环保部详解为何多地空气质量“爆表”。环保部出尔反尔为哪般?

我们在2014年天灾年度预测报告简表和2013-2016年灾害预测会议论文中预测,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变为最小,全球气温升高,中国发生严重干旱和严重雾霾。2013年雾霾天气加重只是前兆,今后三年可能持续加重。2013-2016年中国雾霾高发的事实证实了这一预测。

我们的预测不仅发布在网上,而且发表在科技期刊上,对自然周期的的忽视,导致相关部门对自然周期加剧雾霾强度的认识和准备不足,管理措施不力,以至于应对雾霾爆表与否的问题出尔反尔,处处被动,特别是暴露出管理漏洞比比皆是。

建议环保部充分运用网络工具,加强与科研部门和高校的信息沟通,尊重科学规律,强化科学管理,广泛地关注多方位科学研究,特别是少数有真知灼见的创新观点,不要再一门一派的科学观点兜圈子,保持科学垄断,维护门派利益。

管理部门的天职是:及时发现科学的创新观点,将其运用到管理实践,实现其科学价值,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3404.html

我在2016118指出,对于雾霾,环保部终于考虑到雾霾的自然因素了。2016110807:42法制网报道,环保部:"拉尼娜"影响今冬极易重污染。

可是,2016-11-02 03:31:15北京青年报报道,今冬受拉尼娜影响北方或较常年偏冷,雾霾或减轻。

请问:拉尼娜来了,雾霾极易形成还是减轻。

据我们的观察,拉尼娜增强,冷空气活动增强,雾霾减弱;拉尼娜减弱,气温上升,雾霾增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340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3536.html

其三、管理部门的临阵应对不力

雾霾爆表却不预警是在为霾作伥

新京报2016-11-08 07:31:06报道,媒体人仲鸣最近指出,环保部日前痛批,大庆市重度和严重污染持续37个小时,其中AQI(空气污染指数)达到500持续24个小时,应启动红色预警,但该市仅预测到一天重污染,实际启动了橙色预警。环保部还通报,哈尔滨严重污染持续26个小时,AQI达到500持续14个小时,但仅启动了蓝色预警;内蒙古通辽市近2AQI指数持续达到500,可当地在环保部及自治区环保厅督促下,才启动蓝色预警。

  重霾本该是“应急应对集结号”,当某个地方霾祸来袭,必须尽早启动对应级别的应急预案。所谓因时而变、随事而制,针对灾害性天气启动应急措施,也是“防灾”题中应有之义——尽管这难以根除污染过程,可它能拉低污染峰值,也是将公众健康权在政策考量中“置顶”的必要保障举措。

  可如今,在大庆等地,灰霾锁城那么严重,民众没等来应有的预警,却等来环保部对其预警不力的通报,实在叫人无言以对。

  值得注意的是,大庆还是此次大面积重污染的“发源地”之一——环保部关于此轮重污染成因分析的会议上就指出,东北、华东地区大范围的污染过程,始于1134日黑龙江省哈尔滨、绥化和大庆一带冬季燃煤采暖和生物质燃烧排放。

http://star.news.sohu.com/20161108/n472553395.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3490.html

雾霾自然高发期要加大防控力度

我们在20151118指出:

1-4级空气污染天数较多,大于100天左右,占一年的三分之一。目前我们是一周中工作5天,休息2天,可考虑在雾霾天实行串休。

5-6级严重污染天数较少,可考虑放雾霾假。

除此之外,根据雾霾程度,可考虑如下临时应急措施:

停止一切污染企业生产;

停止一切车辆行驶(城市雾霾的元凶)

仅仅允许公共交通运营;

允许特殊车辆行驶;

学校和幼儿园放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6289.html

中国好老板黄晓明给员工集体放假躲雾霾,是雾霾假的第一个响应者,值得钦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1353.html

如何提高预测和管理水平?

专家的不同观点是可以理解的,但应该通过实践检验分清对错;管理部门对不同意见,特别是正确意见不理不睬,出了问题既不检讨,也不担责,难以提高管理水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1959.html

参考文献

1. Li Guoqing. 27.3-dayand13.6-dayatmospheric tide and lunar forcing o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J].Adv.Atmos.Sci. 2005, 22: 359-374.

2.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Vol. 23 (6): 18131818

3. 杨学祥,杨冬红。20141-2月潮汐组合与雾霾对应的检验。2014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2014224-237,万方数据库。

4. 杨冬红, 杨学祥.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 610-615.

5. 杨冬红,杨德彬。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动力机制。世界地质。2010294):652-657.

6. 杨学祥,杨冬红。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雾霾进入高发期。2013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万方数据库。

7.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8. 杨学祥,杨冬红。2013年中国雾霾高发的气象原因初探。科学家. 2014, (3): 90-9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2151.html

上一篇:新疆且末发生5.8级地震:关注12月潮汐组合
下一篇:能量守恒定理:风电场减少风能减弱风速能否致霾需要公开讨论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2 孙华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