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测检验:拉尼娜影响下冷冬要来了吗?
杨学祥,杨冬红
“拉尼娜”影响下,冷冬要来了吗?
新疆网 2016-11-21 22:11:00
新疆网讯(记者梁乐)18日开始的迅猛降温,让乌鲁木齐刚入冬就进入“寒冬”节奏,21日主城区最低气温更是接近-16℃。
而北疆阿勒泰地区暴雪之后已进入-30℃的极寒天气。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下半年来的首次降雪也提前出现。
今年会是冷冬吗?这个话题最近几天在朋友圈里频频刷屏,“拉尼娜”也瞬间成为网络热词。
在气象学上,整个冬季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偏低0.5℃以上,则称之为冷冬。
对于拥有漫长冬季的新疆来说,冷是常态。自治区气象台相关专家表示,今年新疆会间接受到“拉尼娜”的影响,出现冷冬的概率较大。
不过,由于这次“拉尼娜”现象较弱,偏冷幅度不会很大,而且冷空气结束后气温还会有所回升,不会冷酷到底。
西伯利亚冷空气万里奔袭
主导这场降雪降温的幕后推手,竟然来自万里之遥的西伯利亚。
自治区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李如琦介绍,极地冷空气在经过寒冷的西伯利亚地区后,迅速形成一个大范围的超强冷气团。它在18日进入新疆后,北疆大部气温出现断崖式下跌。在阿勒泰地区,平均气温较历年同期偏低了13℃,一些地方最低气温降至-30℃以下。在首府乌鲁木齐,平均气温也偏低了近10℃。
李如琦说,从近几年来看,这次北疆算得上是11月份遭遇的最强冷空气。
在将北疆大部和东疆打入“冷宫”后,冷空气又急行军,以每小时超过80公里的速度东移,20日便登陆河北。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报,在未来三天,它还将挥师南下,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将自北向南先后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平均气温将普遍下降6-10℃。
根据中国天气网的统计,受这次强冷空气影响,20日到21日,北京、石家庄、天津出现初雪,比历年同期偏早4到7天。今明两天,济南、郑州、南京、合肥和武汉也将迎来初雪,偏早最多可达到20天。
冷冬概率大,极端低温难现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这场提前到来的大范围降雪降温天气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据了解,“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偏冷的现象,某种程度上可以称拉尼娜现象为“反厄尔尼诺”现象,海温异常造成大气环流异常,影响全球气候。目前,整个赤道中东太平洋处于“拉尼娜”状态,预计12月将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气象专家普遍认为,由于“拉尼娜”的到来,不光是现在冷,在接下来的整个冬季,我国大部地区出现冷冬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中国天气网的统计显示,出现拉尼娜状态或拉尼娜事件时,我国冬季易出现偏冷的情况。在1951年-2000年里发生的11次拉尼娜事件,我国有8次出现了冷冬。
据了解,拉尼娜事件会导致冬季我国大部气温易偏低,如2000年的拉尼娜事件导致2000年至2001年冬季东北、华北地区气温明显偏低;2007年至2008年拉尼娜事件导致2008年初南方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但同样是超强厄尔尼诺转拉尼娜的1998年至1999年冬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却偏高明显。
气象专家表示,虽然有一定关联,但拉尼娜和冷冬之间也并非绝对因果关系,直接影响仅局限于热带太平洋地区,对中高纬度地区天气气候的影响是间接而复杂的。
那么远离海洋的新疆,是不是能脱离“拉尼娜”的影响,在晚冬过后迎来一个暖冬呢?
自治区气象台首席服务官窦新英表示,“拉尼娜”将改变全球大气环流形势,因此极地冷空气的活动频率和路径也会发生变化,势力可能比平时更强。因此对于靠近冷空气源头的新疆来说,今年冬天出现冷冬的可能性较大。
不过,在窦新英看来,冷冬只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且考虑到拉尼娜较弱,平均气温偏低的幅度不会太大。
针对网上“今年将迎30年最冷冬天”的传言,窦新英表示,极端天气是个小概率事件,就目前看来,今年冬季出现极端低温的可能性很小。
http://mt.sohu.com/20161121/n473774165.shtml
2016-2017年拉尼娜事件敲响了气候变冷的警钟
我们在2015年5月27日指出,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极寒出现,全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高潮。
2016-2017年拉尼娜事件敲响了气候变冷的警钟!
极热之后是极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449.html
厄尔尼诺、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和拉马德雷暖位相有利于全球气温的升高;拉尼娜、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拉马德雷冷位相有利于全球气温的下降。自然条件的综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之一:如果2015年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与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叠加,将形成比2014年更高的气温。
结论之二:赵得秀教授根据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预测,2023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与之叠加,将产生极冷气温,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了这一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3589.html
我们在2014年3月26日指出,2014-2016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年全球最冷年:
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2013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我们在2015年1月25日指出,2015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2014-2015年的最热年值得关注,2023-2025年的最冷年更值得关注。
2015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2016-2017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1937.html
我们的预测将得到实测数据进一步的证实。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 杨学祥.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23(6): 1813~1818
2.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
3.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地理教学》,2008,(5):
4.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J]. 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5. 杨冬红, 杨学祥.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 610-615.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6: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