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拉尼娜带来冷冬 今冬冻哭的概率是70%

已有 4202 次阅读 2016-10-31 12:44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拉尼娜, 地球自转, 南极半岛海冰, 冷冬, 日食

拉尼娜带来冷冬今冬冻哭的概率是70%

                               杨学祥,杨冬红

理论推理和模拟模型:关于2016年拉尼娜的预测

我们在2015613指出,根据表1的日食数据,2015年厄尔尼诺现象或持续到20163月,2016 9月前发生拉尼娜事件。

厄尔尼诺或拉尼娜的发生需要日食、南极半岛海冰与地球自转规律相配合。

地球自转:计算表明,每年49-728110天)及1118-123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125-4772天)及730-116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日食: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地区,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多次日食发生在赤道,有利于拉尼娜的发生。

南极半岛海冰:每年2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小值有利于厄尔尼诺发生;每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有利于拉尼娜发生。

三者的有效配合向同一方向发展是关键,否则将相互抵消。

1  日食- 厄尔尼诺系数及其预测(据林振山等[12]1999

日食时间   中午见食纬度   日食中心区    ri    R1      R2     预测(实况)

2014-04-29   p               极区       3

2014-10-23   p               极区       3          6    4

2015-03-20   p               极区       3

2015-09-13   p               极区       3          6    12  强厄尔尼诺

2016-03-09 12               低纬      -1

2016-09-01  -2               赤道       -1         -2    4    强拉尼娜

2017-02-26  -37              中纬       1

2017-08-21  38              中纬       1          2    0

2018-02-15   p               极区      3

2018-07-13   p               极区       3

2018-08-11   p               极区       3          9    11  强厄尔尼诺

2019-01-06   p               极区       3

2019-07-02  -18              极区       3

2019-12-26  1               赤道      -2          4           拉尼娜

2020-06-21 30               中纬       1

2020-12-14  -40              中纬       1          2       6

目前的不确定因素是20159月和20169月南极海冰最大值的发展情况:

如果20159月南极半岛海冰最大值异常减少,与2015913日食在极区相配合,与20151118-123地球自转加速阶段相配合,有利于厄尔尼诺持续到2016年初。2016125-4772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发展;配合201639日食在赤道,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本论厄尔尼诺结束,拉尼娜发生。

如果20169月南极半岛海冰最大值异常增加,与201691日食在赤道相配合,与2016730-116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相配合,有利于拉尼娜持续到2016年底。20161118-123地球自转加速阶段,不利于拉尼娜发展;配合2017226日食在中纬,不利于拉尼娜发展,本论拉尼娜结束。

及时监测20159月和20169月南极海冰变化,我们就会得到厄尔尼诺持续到2016年初和拉尼娜持续到2016年底的准确信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7604.html

2015320日食在极区的影响,20153月厄尔尼诺已经发生。受2015913日食在极区的影响,2015年厄尔尼诺在9月下旬至12月末逐渐达到高潮。20159月南极半岛海冰最大值的影响必须及时监测,异常变小将增强厄尔尼诺,异常增大将减弱厄尔尼诺并导致其消亡。

我们在2015824指出,如果20162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小值异常变小,201511月下旬至20163月是厄尔尼诺高峰期。

201639日食在低纬的影响,20163月厄尔尼诺开始减弱。受201691日食在赤道的影响,2016年拉尼娜在9月至11月末逐渐达到高潮。

如果2016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变大(实际上,2016922南极半岛海冰最大值异常变小,导致拉尼娜几乎夭折,见图120168月至11月上旬是拉尼娜高峰期。


图1  20161030日拉尼娜指数为-1.092,比29日减少0.073,减速加快,进入更低谷值,拉尼娜得到增强

郑飞教授的预报与我们的理论计算结果大致相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556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925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1753.html

2016-2017年拉尼娜事件敲响了气候变冷的警钟

我们在2015527指出,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极寒出现,全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高潮。

2016-2017年拉尼娜事件敲响了气候变冷的警钟!

极热之后是极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449.html

厄尔尼诺、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和拉马德雷暖位相有利于全球气温的升高;拉尼娜、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拉马德雷冷位相有利于全球气温的下降。自然条件的综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之一:如果2015年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与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叠加,将形成比2014年更高的气温。

结论之二:赵得秀教授根据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预测,2023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与之叠加,将产生极冷气温,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了这一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3589.html

我们在2014326指出,2014-2016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年全球最冷年:

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2013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我们在2015125指出,2015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2014-2015年的最热值得关注,2023-2025年的最冷年更值得关注。

2015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2016-2017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3.html

北方多地迎初雪降温可达8

2016103110:01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北方多地迎初雪降温可达8

  据新华社电 1030,受新一股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多地迎来降温降雪天气过程。中央气象台预计,1030111,内蒙古中部、华北北部、东北地区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可达8以上,吉林东部局地有强降雪。吉林省气象台30日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提醒做好防范工作,司机和行人注意交通安全。

  当天,吉林中东部、辽宁中部降雪、雨或雨夹雪2毫米10毫米,辽宁沈阳和抚顺局地12毫米18毫米,鞍山局地25毫米;内蒙古中西部、河北西北部、辽宁西部等地出现45级风。今17时较昨17时,内蒙古中西部降温68,局地降温1011

  中央气象台预计,本月3020时至3120时,新疆西北部、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东部、辽宁东北部、西藏东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吉林东南部局地有大雪。

  未来10天,将有两次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呈波动式下降趋势;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等地平均气温偏低34,主要冷空气过程出现在本月30日至1115日至8日。黄淮、江淮、江汉等地阴雨天气将持续至月底,随后我国大部地区无明显降雨。

  图为市民在长春市文化广场拍摄雪景。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相关新闻

  辽宁清原县已成冰雪世界

  据新华社电辽宁省气象台发布的暴雪橙色预警显示,在辽宁东部的清原县、新宾县降雪量达到11毫米14毫米,对当地交通造成不利影响。据清原县委宣传部介绍,当地雪深达6.5厘米左右,全县已是一派冰雪世界的模样。

  记者从辽宁省交通厅了解到,受降雪降雨天气影响,辽宁省境内的抚顺至通化高速公路全线、北京至哈尔滨、沈阳至吉林、辽宁中部环线等多条高速公路的部分路段封闭或限制车型通行。

  此次降雪主要集中在辽宁东部,沈阳等地出现了降雨。降水过后,全省各地将迎来大幅降温。预计沈阳31日最低气温达到-7,抚顺则达到-10

(责编:单芳、陈悦)

http://pic.people.com.cn/n1/2016/1031/c1016-28821323.html

拉尼娜来了今冬冻哭的概率是70%  

2016-10-27 08:47:41 金陵晚报

   10月,南京已有20天的阴雨天,但是这比不上昨天的雨水在脸上胡乱地拍,昨天一大早,很多上班的人出行即便雨具穿戴齐整,可还是被淋了个半湿,因为雨实在下得太大了。昨天江苏省气象台和南京市气象台都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气象专家表示,今年副热带高压时至10月底还是不一般的强大,同时洋面已经形成拉尼娜现象,这也使得洋面上的台风不断地生成。气象专家表示,雨还要下,起码下到月底,甚至有可能下到下个月2号左右,天才会真的好起来。

   坚持住,秋雨还有一周

  10月,头顶有挥之不去的阴云,南京不是雨天就是阴天,太阳公公休年假已经太长时间,很多人感到许久不晒太阳,明显地能量不足了。南京市气象台的专家表示,今年10月的阴雨天的确有点多,大概阴雨天数是常年的近两倍,根据统计,算上昨天,南京的阴天数已经有20天,其中雨日15天,阴天数占了接近8成,雨日近6成。而根据1981年至2010年的平均数据,南京常年同期平均雨日是10.8天,今年10月雨日明显超过常年值。很多人觉得这个10月因为久久不见阳光过得很郁闷,气象专家表示,阴雨天气还在持续,从目前的监测数据来看,阴雨可能还要在南京持续一周,估计到下个月2号的时候,太阳公公才会重新上岗。

   南京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今年10月,南京的阴雨天气多,但是雨水却并不大,总是阴阴沉沉的天气,时不时落下几丝细雨,而且气温的下跌也不大。但是昨天的雨水却具有明显不一样的特质,秋雨表现出了强烈的暴脾气,昨天清晨,南京暴雨倾盆浇下,让上班出行的人不甚苦恼,而且不仅仅是南京,整个江苏都被明显的降水包围,根据监测,在昨天上午7点左右,江苏的4个市、县出现大雨(最大高淳36.9mm),另外62个乡镇大雨(最大溧阳市上兴镇46.3mm)。南京全市也是大雨倾盆,江苏省气象台以及南京市气象台都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气象专家表示,虽然10月雨多,但是发布暴雨预警还是本月第一次,今年10月雨水这样强势,究其原因还是今年副热带高压不是一般的强大,虽然到了10月底,但是它没有像往年那样撤离,而是牢牢地占据了长江以南的位置,有了副高的支撑,暖湿气流就极为强盛,气象专家表示,要想赶跑秋雨,还要依赖于后期强大的冷空气,今年一场大寒潮即将到来,它可能在11月初将强大的副高驱赶出去。因此这场雨会下到月底到10月初,而且它是以冷空气的进驻而结束的,因此南京会越下越冷。后天南京的最低气温只有11左右。

   今冬冻哭的概率有70%

   洋面上台风扎堆,时至10月还常有多台风的胚胎形成,这也是历史罕见的,而近期的阴雨持续不断,也都在暗示天气系统的不同寻常。而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赤道中东太平洋已于今年8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可能于今冬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近期的台风偏多,北方雨水频繁,可能都和它有关。很多人都在问,拉尼娜形成了,它究竟会对我们的气候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专家表示,拉尼娜和厄尔尼诺是一对“兄妹”,它都是“气候心脏”出现偏差的一个证据,厄尔尼诺年份,洋面水温偏高平均水平,而拉尼娜则恰好相反,它出现时洋面水温偏低于常年平均水平,因此它的出现通常也会和“冷事件”相随,气候异常的概率大增,而冷冬的几率也会加大,近期有气象专家预计,拉尼娜出现的年份,冷冬的概率大约是70%左右,所以气象专家打趣地说,今冬冻哭的概率是70%,你准备“裹棉被”了吗?拉尼娜究竟是什么东东?对气候有哪些影响?近期台风偏多、北方雨水频频,原来都和它有关!更可怕的是,今冬冻哭概率达70%

   什么是拉尼娜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的音译词,“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王君)

http://csj.xinhuanet.com/2016-10/27/c_135783903.htm

今年冬天可能是“冷冬”

2016-10-28来自:中国徐州网-彭城晚报  编辑:杨茜茜

核心提示:10月降水量创下历史新极值,未来几天依然是阴雨天气,气温将快速下降

  中国徐州网-彭城晚报讯(记者林刚)持续阴雨天气,连续20天见不到太阳,心里是不是有点压抑呢?根据市气象台的预报,不见阳光的天气还要再持续几天。不过也有好消息,昨日雨水淅淅沥沥下了一整天,今天是阴有小雨并渐止的天气。受北方南下冷空气影响,未来几天我市最低气温将快速下降,11月前三天的最低气温预计在2-3左右。

   这个十月“雨一直下”

   这些天雨水持续不断,阴冷潮湿的室外环境给出行造成了不少麻烦。

   “今年10月份的降水属于异常偏多情况,主要是月初1-2日的大雨(东部暴雨),15-16日的中到大雨和20日以后的持续阴雨。”市气象台专家介绍说,截止到26日下午4点,全市各地降雨量从94.3mm(沛县)到246.6mm(睢宁),分别比常年同期偏多188%501%。其中,市区降雨量143.9mm,比常年雨量偏多292%。常年同期平均降水量仅为36mm10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58.5mm,比常年雨量偏多340%,比历史同期降水量最多的1987136.9mm还多出21.6mm,创下新的历史极值。10月份的连续阴雨天气,也创下了阴天最多和日照时数最少等多项气象新纪录,与常年同期相比,日照时长不到三分之一。

   未来几天气温快速下降

   “不过,随着今天白天北方冷空气的快速南下,我市上空的暖湿气流将受到挤压,降雨天气会暂时停止,今天是小雨渐止的天气。”市气象台专家介绍,盘踞在我市上空的较强副热带高压,造成了近一段时间的持续阴雨天。从目前的卫星云图上看,一股较强冷空气已经从北方启程南下,受其影响,今天我国自西向东大部地区都将经历大风降温天气,并可能迎来今年下半年的气温新低,西北、华北北部等地最低气温将在这一轮降温过程中,迈进零下。受这股强冷空气的影响,我市雨水暂停,气温随之下降。我市的地理位置,10月份是季节转换较为明显的月份,气流活动频繁,冷空气活动占主导地位。

   不过对于很多市民近期感觉冷,气象专家表示,10月份以来的平均气温是17.3,比常年平均气温的16.6还略偏高一点,不存在异常变化。体感寒冷的原因,可能与日照少、湿度大有一定关系。秋天来临,一股股冷空气从西伯利亚南下进入我国大部分地区,它和南方正在逐渐衰退的暖湿空气相遇后,便形成了降雨,并使温度一次次降低,形成秋雨连绵,下个不停。另外,太阳直射光线逐渐向南移动,照射在北半球的光和热一天天减少,也有利于冷空气的增强和南下。经过几次冷空气南下后,温度就显得很低了,人们常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就是这个道理。

   今天白天,随着北方冷空气的快速南下,我市风力逐渐加大,可能会出现6级的偏北风,夜里持续的小到中雨降水自西向东逐渐停止。根据气象台发布的生活指数,今天的舒适度指数3级,感觉不舒适;紫外线指数2级,照射强度弱;晨练指数4级,不适宜晨练;穿衣指数4级,适宜穿着套装、夹克衫、风衣等;洗车指数4级,不适宜洗车。气温方面,受冷空气影响,未来3天我市的最高气温在1517,最低气温逐渐下降,30日凌晨的最低气温在5左右,可能有霜或霜冻出现。

   根据市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是这样的:29日,阴,东北风 3-4级,气温61430日,多云转阴有雨,偏南风34级,气温41731日,雨止转阴到多云,偏南风34级,气温713111,多云,东到东南风34级,气温3122日,多云,偏南风3级,气温2153日,多云,偏南风3级,气温317

   今年冬天可能是“冷冬”

   最后说说即将到来的冬天,有气象专家表示今年冬天可能是“冷冬”。

   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赤道中东太平洋已于今年8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可能于今冬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近期的台风偏多,北方雨水频繁,可能都和它有关。

   很多人都会好奇,拉尼娜形成了,究竟会对我们的气候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专家表示,拉尼娜和厄尔尼诺是一对“兄妹”,它都是“气候心脏”出现偏差的一个证据,厄尔尼诺年份,洋面水温偏高平均水平,而拉尼娜则恰好相反,它出现时洋面水温偏低于常年平均水平,因此它的出现通常也会和“冷事件”相随,气候异常的概率大增,而冷冬的几率也会加大,近期有气象专家预计,拉尼娜出现的年份,冷冬的概率大约是70%

http://www.cnxz.com.cn/newscenter/2016/20161028107555.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1937.html

上一篇:30日拉尼娜继续增强:指数会在10月28-31日潮汐组合中继续降低
下一篇:预测和检验:2016年拉尼娜、高温和雾霾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2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11: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