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讽刺小品是应“目标和对象明确避免产生误解”
央视羊年春晚最出彩的小品节目《投其所好》,播出后好评如潮。然而,小品中一句“拒绝黃拒绝赌拒绝乒乓球”的台词,却引发争议,包括王皓在内的众多乒乓球名将表达了不满,最终开心麻花成员沈腾自认“口误”——“把拍马屁说成了乒乓球”,发微博致歉。
作者“一兵”却发文问道:“把拍马屁说成了乒乓球”,或者说用打乒乓球讽刺拍马屁,是“口误”吗?错了吗?
并自认为:
不仅既非口误也没错,还表现了小品作者的独到想象力、天才创造力。
而乒乓球名将们之所以不爽,既是敏感过度,又是矫情得可以。
至于说是在“侮辱”国手们对国球的“执着和精神”,那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把自己看得太神圣了!
还要大家想想:
打乒乓堪称“拍乒乓”,用打乒乓球讽刺拍马屁,形象多么丰富,比喻多么贴切啊!打乒乓球,左拍右拍、上拍下拍,左右逢源、攻防裕如,投机取巧、得心应手,技战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而拍马屁同样具备“拍乒乓”的娴熟技术,高超战术,精明心机,眼快手疾,方能拍得圆滑周密、天衣无缝,投怀送抱、轻重有致。令被拍者轻轻松松、舒舒服服、顺顺溜溜,任你骑、任你驱。用拍乒乓讽刺拍马屁,表现了拍者与被拍者的相互依存,相互利用,投其所好,心安理得,可谓一针见血、入木三分!
小品《投其所好》中女科长马丽为了巴结领导,让擅长打乒乓的科员沈腾迎合领导爱好而在上班时间练习乒乓球,这个桥段在现实中不乏其人。有的人因与领导打乒乓球的兴趣相同,便玩到了一起,粘成了一体,入了圈子、进了班子。也有的虽不会打乒乓球、甚至不屑玩那玩艺,但看到上司喜欢,便“见贤思齐”、投其所好,私下爱上“国球”,苦练球技,达到能陪上司玩的水平,一推一拍,与上司由球友成了密友,然后就上了上司的船、当上了官。乒乓球成了拍马屁的工具、紧密联系领导的桥梁、打开仕途的敲门砖。因此,用“拍乒乓”讽刺拍马屁,比喻恰如其分,也有现实意义。
由此可见,乒乓球可以成为拍马屁的工具、投上司所好的诱饵,那么拒绝拍马屁,就当然可以把拍马屁与“拒绝黃拒绝赌拒绝”联系在一起拒而绝之了,何谈又是一种比喻、一种讽刺,与乒乓球是“国球”、与国手们的“执着和精神”毫无关联。如此讽刺,“笑果”和效果俱佳,何错之有!
哈!
小品《投其所好》中
女科长马丽为了巴结领导,
让擅长打乒乓的科员沈腾迎合领导爱好
而在上班时间练习乒乓球,
选上乒乓球
只是
讽刺
为了巴结领导
迎合领导的“爱好”
应能明确地表达出:
并非“侮辱”
乒乓球
更不是“侮辱”
国手们对国球的“执着和精神”!
但是,“一兵”说:
“用打乒乓球讽刺拍马屁,形象多么丰富,比喻多么贴切”
就更是搞错了讽刺的目标和对象,弄得似乎在讽刺打乒乓球,就会使人们,特别是国手们产生误解!
特别是,还以此指责国手们,既是敏感过度,又是矫情得可以。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把自己看得太神圣了!
就又更是错误的、不恰当的。
因而,是应相应地修改提高!
沈腾自认“口误”,将那句台词改为:“拒绝黃拒绝赌拒绝拍马屁”
就是很好的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8: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