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相对论》及其发展 (3)

已有 2624 次阅读 2009-3-26 11:26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相对论》及其发展 (3)

2.《狭义相对论》的实验根据和创建

 ((2))

然而,著名的迈克尔逊(A.A.Michelson)实验,表明:“在任何惯性牵引运动参考系,真空中3维空间光速不随参考系的运动而改变”,进而对光子和高速(其速度与光速相比不可忽略)粒子的大量实验,也都表明:对于高速运动粒子“伽利略变换”已不适用。对此,经典力学已无法解释。

洛仑兹 (Lorentz)仍然从经典力学 和所谓“以太”的设想,而提出所谓“长度收缩、时钟变慢”,导出“洛仑兹变换”,使适应迈克尔逊实验相应的观测结果。但仍有许多悖论,而不能自圆其说,并不能解释其本质原因。

只是在爱因斯坦(Einstein),引用闵可夫斯基(Minkowski) 4维时空矢量表达时空位置矢,并具体导出了不同3维时空轴矢间的变换就是“洛仑兹变换”,才创建了《狭义相对论》,从根本解决了这个问题。

有人毫无根据地否定狭义相对论的实验根据,和大量事实的证实,和不可或缺的解读,而要想否定、批判狭义相对论》,就更是无视客观事实的误解。

也有人因“洛仑兹变换”是洛仑兹首先导出,而认为《狭义相对论》实际上是洛仑兹所首创,就也是对实际情况的误解。

 

(未完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222582.html

上一篇:应有充分的信心!积极争取公道\公平!
下一篇:《相对论》及其发展 (6)
收藏 IP: .*| 热度|

2 王铮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16: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