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迷信”的东西怎会很有可能藏着我们科学尚未发现的 “超级科学”?!

已有 1620 次阅读 2019-5-18 15:05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迷信的东西怎会很有可能藏着我们科学尚未发现的超级科学?!

 

清华大学校长,我国著名生物学家,施一公

在一次演讲中说道,我们如今对于世界的认知虽然比古时候要好的多,大概是整个宇宙的百分之五。虽然看起来很少,但是相对于以前的时候已经是很多了。然而,现代科学对于人类意识的研究还没有确切的成果,并且也无法解释人类意识的存在。

他提到,我们认知的世界不过是那些我们能够看到的世界而已,那些我们不能触摸和看到的世界,那些暗物质,仍然是困惑着我们。

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都是建立在我们能够看得到和摸不到的东西的基础上的。然而在那些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呢?因而暗物质的发现才扰乱了科学界。所以这个世界上很多我们不能够解释的事情,人们仍然对他们充满了了敬畏。

这些敬畏被别人说做是迷信,然而,很有可能这些我们叫做迷信的东西,很有可能藏着我们科学尚未发现的科学。也就是超级科学。其实这并不是让我们去相信那些玄乎其玄的说法和故事。不过只是希望我们能够去探索科学。去扩展我们的认知,去解开更多的我们现在还不能理解的东西。

其实, 世界是客观的,客观世界的一切物体都是由各种元素的原子组成,各种原子都是电中性的,即由等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各电子组成。原子核又是由各相应的基本粒子组成的。

人也是客观世界由有机元素逐步演变发展为生物,逐步进化成为有感观、大脑,能思想,有意识的高级动物。

    动物及高级动物的人类就有了各自的主观意识,一切主观意识都是客观物质逐步演变发展形成的。

人类是:由眼的视觉,感知光波频率的 “彩色 ”,形成的 “图、像、文字 ”;由耳的听觉,感知声波频率的 “音色 ”,形成的 “曲、调、语言 ”;由鼻的嗅觉,感知气体粒子的 “香、臭,清、污,浓、淡 ”;由舌的味觉,感知食物的 “酸、甜、苦、咸、麻、辣 ”;由皮肤的触觉,感知物体粒子的 “柔、硬,轻、重,冷、热 ”;用手足劳动、运动、作用于客观物体,根据其客观特性和运动规律,利用和改造客观世界,以满足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特别是,创造各种工具,极大地扩大、提高了感知和作用于客观世界的能力:

    创造各种望远镜,可以看得更远,创造各种显微镜可以看到更细;创造各种收音机,可以听得更远、更清;创造可以显示能见可见光、能听到可听声的仪表,极大地扩大、提高了视、听,感知客观世界的能力;创造了陆、海、空天的各种交通工具极大地扩大、提高了活动的范围和能力;创造了高速计算机和各种人工智能设备,极大的提高了思维、分析能力。

    创造各种热能、化学能、电能、核能;充分、有效地,环保合理地,持续长久地,利用自然存在的各种物资,并运用客观规律,创造更适合各有关用途的新材料,新工具;极大地扩大、提高了作用于客观世界的能力。

人们必须通过实践,由各在感觉器官感知、并作用于各种物体,并由大脑理性分析认识相应的客观世界,测、分析、研究,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根据客观实际,不断地弥补感官的缺陷、纠正认识的错误,加深、提高认识,逐步全面、符合实际地,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并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改造客观世界以及主观特性、意识,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生存、发展

人类的这个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就都有主观意识的作用。

但是,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才是科学;无视不符合客观实际,而仍然相信错误的认识,就是,也才是迷信。   

 “迷信的东西怎会很有可能藏着我们科学尚未发现的超级科学?!

    必须破除迷信,才是科学啊!

人类数千(超过5)年至今,已经,从我国古人,对宇宙,即时空,的精辟论述,到各国科学家对各种物体、星体,自然特性逐步科学的认识,已经发展为,从“绝对时间”观念3维空间矢量的经典物理学,到4维时空矢量的相对论、量子场论物理学,以及3维空间相宇的统计物理学,到化学、生物学、各种社会科学、人文科学。

已对世界有了较为全面的科学认识。

当然,还有很多未知;特别是,还有诸多认识的严重缺陷、错误,必须努力研究、解决。

例如:本博主 创建的,可变系时空多线矢物理学、时空多线矢相宇的统计物理学,就已对现有基础理论,的一些的严重缺陷、错误,进行了弥补、纠正,其中,就包括,对所谓“暗物质”严重错误的具体纠正。

请查看:本人科学网 博客,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中,—博文—物理 部分。

欢迎大家,特别是有关专家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共促基础科学创新发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1179775.html

上一篇:美方称期待近期来华继续磋商?外交部、商务部这样说
下一篇:美国宇航局首次公布新视野号宇宙飞船探测到的这颗最远神秘小行星的科学成果
收藏 IP: 111.196.7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1: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