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暗物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ntiger 暗物质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纽带,也是低速物理通向高速物理的桥梁,更是跨越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巨大鸿沟的有效工具!

博文

暗物质与宇宙20-时空观-引言

已有 53 次阅读 2024-7-16 20:22 |个人分类:暗物质与宇宙模型-第二版|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暗物质粒子由正反粒子构成,暗物质与正反粒子可以相互转化,这是解开现代物理与现代天文的唯一正确路径。引言

自古以来,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构筑了人类的知识框架。科学与文明的进步是通过人类对时间和空间认识的深入而推动的。不同的时空观会导致不同的文明与进步,并影响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类一直苦苦寻觅时间与空间的本质,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充满着许多大胆的猜想和创造,尤其是目前最具统治力的相对论时空观。

人们认为爱因斯坦已经解开了空间与时间之间的隐秘关系,空间运动对时间流动有极大的影响。运用这份惊人的见解,爱因斯坦颠覆了所有人对时间流动速度相同的常识。爱因斯坦还认为时间与空间相干,必须将时间和空间融为一体,成为所谓的时空。爱因斯坦的这一论断彻底改变了以往对时间和空间的那种固有的看法。

不可否认,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解决了非惯性系中物体的动力学问题。在非惯性系里需要引入惯性力才能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否则加速度找不到施力源。相对论开启了非惯性系动力学计算的新篇章,拓展了牛顿定律的应用范围。然而,这个非惯性系的动力学计算过程却被认为对时空产生巨大影响,不仅出现了质增、尺缩、钟慢等相对论效应,而且出现了神秘的弯曲时空四维产物,且能施加引力。

时间究竟是什么?如果没有物质的运动,就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事件,就不会有各种事件的周期。时间的本质就是在于物质运动,没有物质运动就没有时间。没有事件的发生就没有时间,没有事件,时间也就失去了意义。时间只能记录事件发生先后与运行周期。物质运动是时间存在的前提,但认为物质运动会改变时间的快慢就会带来无尽的矛盾。物质运动是相互的、相对的,那么钟慢也应该是相互的、相对的;宇宙中无数个惯性系都在相互运动,每个惯性系都会有无数个相对运动速度,进而存在无数个时间。无数个惯性系存在,且每个惯性系都有无数个时间,整个体系时间无法确定。

空间容纳物质,为宇宙万物的各种活动提供场所。空间是提供物质位置、体积和形状信息的物理量。没有空间就不会存在物质,更不会存在物质的运动。物质的运动形成一个个不同的轨迹,进而产生不同的事件。运动产生尺缩存在着大量矛盾,没有任何一块空间是优越于其他空间的,空间伸缩会产生空间的变形与中断。

时间就是时间,空间就是空间,时间和空间不会耦合,只有物质和物质之间才会有相互作用。所谓的弯曲时空也不会成为物体,或者说施力与受力不会脱离物体。

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解决了非惯性系中物体的动力学问题,开启了非惯性系动力学计算的新篇章。然而,质增、尺缩、钟慢等相对论效应,以及神秘的弯曲时空四维产物等,已经给时空观带来了巨大影响,此后出现了许多关于时空观的各种奇谈怪论。

总之,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很多种时空观。时空观不断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奇谈怪论。物质的质量因为运动而能增减,空间因为物质的运动而能伸缩,时间消耗因为物质的运动而能快慢,这完全由于不了解物质、时间和空间的本质,更出现了物质、空间、时间不断相互打架的物理奇观。物质、空间、时间相互作用、相互耦合的作用机理根本没有人阐述过,根本没有人能够解释物质、空间、时间为什么能打架,怎么打架,怎么相互影响。就是现在,时空观已经陷入了极度混乱状态,物质、空间、时间相互作用、相互耦合、相互打架的事情困扰着全人类,每个人的答案可能都不相同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全书下载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EeaZDcVqogeKw4T-LKxyRg?pwd=b8f5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超精简版PPT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Zp5A-LzBygGHRKEq31GpCw?pwd=73dq

《和平与发展》全书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gCYm0EEaYOzNzylsrAtuA?pwd=cxkq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5458-1442534.html

上一篇:暗物质与宇宙19-主要内容
收藏 IP: 207.61.13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6 22: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