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暗物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ntiger 暗物质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纽带,也是低速物理通向高速物理的桥梁,更是跨越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巨大鸿沟的有效工具!

博文

解密暗物质196-全网最通俗版本-几分钟了解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

已有 861 次阅读 2023-3-8 19:56 |个人分类:解密暗物质|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解密暗物质196-全网最通俗版本-几分钟了解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

解密暗物质系列作品196

威尔逊云室、加速器、磁场中的任何单个粒子的运动轨迹都不是波动的。完全可以用经典力学描述,比如直线运动,回旋,碰撞等进行描述;都不比漂浮在空气中的尘埃运动轨迹复杂。电场和磁场中的粒子与其他粒子没有本质区别,可以预先计算出速度和轨迹。加速器中的粒子、磁场中的粒子与其他微观粒子没有任何区别,都可以预先计算出其位置、速度和轨迹。这里就是把主导因素办变成了规则的电场力或电磁力,这也是一种概率模型的调整,这样就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出粒子的位置、速度和轨迹。

然而,在经典物理、低速物理或宏观世界里,抛硬币、掷色子、打靶子等宏观事件牛顿力学反而无能为力。牛顿力学无法提前准确预测单次抛硬币正反、掷色子点数、打靶子环数。不过可以通过较为简单的所谓概率波函数预测抛硬币正反、掷色子点数、打靶子环数的概率。

实际上,在经典物理、低速物理或宏观世界里,与现代物理、告诉物理或微观世界里没有本质区别。

根据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理论光本质上是粒子间相互作用并通过交换虚拟粒子传递的能量的电磁波。

电磁波和机械波都只传递能量不传递物质,在这一点上两者没有任何本质区别。所有的波都是由粒子传递,不论是电磁波还是机械波。

电磁波和机械波的区别在于:电磁波是由场态粒子传递的,而机械波主要由显态粒子传递的。即传播介质的差别是机械波与电磁波的唯一差别。

机械波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仅仅与传播介质的性质有关,与其他任何因素无关。

研究机械波与电磁波时,在局域或微观是一个个振动的粒子,而在整体或宏观上表现为不断疏密变化或此起彼伏的波动。

无论是机械波还是电磁波,都可以认为具有波粒二象性,而所谓的波粒二象性仅仅是整体与局部的概念。

电磁波和机械波都是如此,整体上都是波,而从局域或微观看都是一个个质点在振动。而从整体或宏观看,一个个质点此起彼伏以波动的形式传递能量。在观测局域或微观时只能看到一个个振动的粒子,无法看到此起彼伏的波;而观测整体或宏观,只能看到此起彼伏的波,很难注意到一个个振动的粒子。

电磁波和机械波粒子相互诱导振动而传递能量的波,都只传递能量不传递物质。传播介质的差别是机械波与电磁波的唯一差别。电磁波由场态粒子传递,机械波由显态粒子传递.

在局域或微观表现为振动的粒子,在整体或宏观表现为传递能量的波。

实际上,所谓的波粒二象性仅仅是整体与局部的概念。

 

电磁波和机械波都是如此,整体上都是波,而从局域或微观看都是一个个质点在振动。而从整体或宏观看,一个个质点此起彼伏以波动的形式传递能量。在观测局域或微观时只能看到一个个振动的粒子,无法看到此起彼伏的波;而观测整体或宏观,只能看到此起彼伏的波,很难注意到一个个振动的粒子。实际上波粒二象性就是整体和局域既互斥又互补,宏观与微观既互斥又互补;因为无法同时看到局域和整体,也无法同时把控宏观与微观,而全局和局部却能相互补遗,宏观与微观整合才能即了解机理,又能把控机制。

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关于连接整体与布局,宏观与微观的方法,粒子是研究微观的粒子相互作用机理,而波是研究宏观世界传递机制的概率模型,与宏观的概率论没有任何本质区别;所谓的波函数就是概率模型,也许比宏观的概率模型计算稍微复杂一些,但概率模型的本质一点也没有改变。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第二版-全书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LCHbFyFGVZ_PLOQmqSmIg?pwd=tyrk

提取码:tyrk

《和平与发展》全书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gCYm0EEaYOzNzylsrAtuA?pwd=cxkq

提取码:cxkq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5458-1379487.html

上一篇:解密暗物质195-全网最通俗版本-几分钟了解不能超光速真实原因
下一篇:解密暗物质197-全网最通俗版本-撕破真空为什么冒出反物质
收藏 IP: 123.191.16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