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xy7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xy78

博文

河湖岸边风景好,生态保护不可少——浅谈滨岸带生态功能及其修复

已有 6361 次阅读 2021-10-29 10:20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河流和湖泊的滨岸带,风景优美,秀丽如画,一向是人们休闲和游乐的好去处,古代不少文人墨客乐而忘返,留下了许多传唱千古的名句。例如,唐代白居易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刘禹锡的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等等,写尽岸边美景。然而,如今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工农业活动的增强,滨岸带正受到人类的强烈干扰,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生态功能退化,对其开展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迫在眉睫。

WechatIMG11.jpeg

(照片摄自山东省南四湖)

滨岸带是指河流、湖泊等水体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是水陆生态系统间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传递的桥梁和纽带。尽管滨岸带在流域景观中所占的面积比例相对较小,但却是河湖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关键地带,发挥着不成比例的巨大作用,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如防洪、土壤保持、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维持、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休闲娱乐等。

防洪 滨岸带与河漫滩地区通过降低洪水的频率和强度、减少河流流量,来调节洪水、防止洪泛。从物理上讲,当洪水流经有植被覆盖的地区时,植物会阻挡水流,降低水流速度,耗散能量,增加水渗入土壤并储存的时间,导致下游洪峰延迟和降低,还可减少了强降水事件期间的对滨岸的侵蚀。

土壤保持 土壤保持指的是减少土壤的风化流失,稳固滨岸带,从而减少土壤颗粒和营养物质对水体的输入。滨岸带植物能稳定和保持土壤,尤其是在强降雨和融雪过程中作用更加明显。植物物种组成、根系结构和木质特性影响着侵蚀的控制和河岸的稳定性。控制侵蚀最有效的方法是河岸木本和非木本混交林,而其中草本植被带被认为是拦截地表径流中土壤颗粒物的关键。目前,滨岸植被的减少和破碎化,是滨岸带土壤侵蚀和稳定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水质净化 滨岸植被缓冲带是农业最佳管理措施之一,是非点源污染控制的重要手段。滨岸带水质净化功能是指通过植被的过滤、拦截、吸收和微生物降解等控制颗粒物、营养物质和污染物输入到邻近水域。研究表明,一定宽度的滨岸带,通过植被过滤和拦截,对地表径流中的泥沙和悬浮物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同时,通过微生物反硝化作用,对溶解态氮的去除率也能达到60&以上。

生物多样性维持 滨岸带拥有极具价值的天然生境,可为许多物种提供栖息地,维持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许多物种专门在滨岸带居住和繁殖,与其他栖息地类型相比,滨岸带维持的生物多样性超过了平均水平。据统计,一个地区近70%的脊椎动物物种会在其生命周期内以某种重要方式利用滨岸带生境。此外,未受干扰或保护良好的滨岸带地区也会对鱼类的生产产生积极影响,促进鱼群的多样性。

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滨岸带通过碳固存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所谓碳固存是指对碳进行捕获和长期储存,否则这些碳将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被排放到大气中,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滨岸带森林和湿地植物具有长期储存碳的潜力,通过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滨岸带森林可以固存相当大的碳量。据估计,一公顷滨岸带森林每年可以固存80吨碳。鉴于土壤和植物碳固存对改善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性,保护未受干扰的滨岸带是其中一种极为有效的战略。

休闲、娱乐和文化教育功能 自古以来,滨岸带一直都是人们的旅游胜地。因为具有高度的荒野感,多样化和接近自然的滨岸带风景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游玩。最引人入胜的滨岸带通常位于河流的上游,与附近的山脉和森林联系在一起,共同形成独特的景观。此外,滨岸带还可以作为学生或当地社区的户外活动中心,通过学校、研究中心和地方协会的环境教育和公民科学项目的发展,这些项目可以作为室内教学和科学中心的补充。 

WechatIMG12.jpeg

(照片摄自山东省南四湖)

近年来,滨岸带遭受到广泛的人类活动干扰,生态环境退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据估计,在过去的200年里,欧洲80%的天然河岸已经消失;而北美的研究则表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等地的滨岸带植被面积减少了85%-95%;在中国,受工农业活动、城市扩展等因素影响,各地区的河湖滨岸带的自然植被也同样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其生态功能的实现。 

因此,滨岸带生态保护与修复是当前河湖生态环境保护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就当前我国水环境管理政策而言,由水环境质量改善逐步向水生态系统功能恢复的方向转变是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其中,滨岸带生态修复是《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工作和考核指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1798-1309999.html

上一篇:拒绝浪费,绿潮藻类的资源化利用
下一篇:中美海上看日出
收藏 IP: 221.2.52.*| 热度|

2 郑永军 杨卫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0: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