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好的实验室,管理结构是非常清楚的。老师将学生按照工作性质划分为三到四个项目组,博士同学作组长,带领硕士同学一起做科研项目。作为项目组长,除了平时的工作以外,还要及时了解组内同学的工作、学习甚至生活情况。关于一些同学刚做研究时,有一些共性的问题,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首先,身份转变的问题。本科时,我们的称呼是“学生”,从硕士以上,我们被称为“研究生”。顾名思义,我们不再是以学知识为主,我们是在做研究,是在创造知识。每个研究生,都要意识到,自己要有研究和处理事情的主动性。我带的一个小伙很有代表性,每次在分配任务时,都一遍一遍的问我该如何去做,细致到代码中的每个符号的表示。一旦我有一个细节没有讲到,他保准完不成,在询问原因的时候,理直气壮:“你又没教过我,我怎么知道该怎么做?”常常搞得我哭笑不得。
其次,对任务负责的问题。科研任务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大家是一个团队。一个人的短板会影响整个团队的进程。团队管理最好的办法是把任务拆解,责任落实到人。但是,学校的科研团队不像是公司,没有有效的奖惩措施,做的好与坏全凭自觉。这样,部分同学会抱着这样的心理:“工作是老师的,任务是大家的,我拖慢了大家的进度,对我又没什么坏处,最后甚至会有他人帮我完成。”常常是一个人,拖慢了整个项目的时间,时间久了,整个团队都会散了。
还有就是挑肥捡瘦的问题。有这样一类人,总觉得别人做的比自己做的内容有意义,对他人、他组的工作羡慕的要死,对自己的工作万般的不满意。我做过一次尝试,有一位同学,经常嫌我分给他的工作要么没有意义,要么工作量大。我在下一次分配任务的时候,我先进行了任务分解,然后和他说:“你先挑,剩下的余下人挑。”他挑了半个小时,说:“我不挑了,你分吧。”而当我分工之后,他立即不干了,我让他随便找人换,他还是不干。我明白了,这类情况,不是他对我分配工作不满意,而是就是这种心理,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满意。
通过项目组长做下来,最大的收获是自己对科研工作的看法和处理团队中矛盾的方式方法。以后参加工作,如何自己避免这种心理,以及带领他人做好工作,是一个长期需要努力的过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9: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