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sciencenet.cn/blog/boxcar.htm
最近本网有若干关于研究方向问题的讨论比较热烈,例如王鸿飞老师的《研究方向是不重要的》(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0894)和《研究方向非常重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1346 )以及饶海老师的《研究方向是很重要的》(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1063 )等。本人对此问题也很有些想法,所以也来凑个热闹,因为要说的话较多,就不采用跟帖的方式了,再次用博文的方式阐述一下我的意见。
这些博文,如果单看标题(只看标题可是个不良习惯,很容易被标题党误导!),似乎存在些矛盾,其实不然,因为对于不同的人(导师vs学生,牛人vs凡人,学者vs学霸...),研究方向的重要性确实不同,自然不该一概而论,还是要辩证地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请原谅,我不小心又引用这些在中学阶段被灌输过的这些初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了)。由于最近比较“被”(例如“被就业”),所以今天先分析一下有关研究方向选择的某种被动性。
在目前一切不可再生的资源都很有限甚至日趋枯竭的时代大背景下,研究资源(包括选题、经费、人力和设备等)虽然具有一定的可再生性(指新方向、新课题和持续投入),但却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稀缺和在不同的研究方向上配置的不均衡。此时如以务实的态度对研究方向作出选择,就必须“深思而慎取之”了,选“对”了方向,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一切顺风顺水;如其不然,选“错”了方向,则可能在一个时段内可能境遇比较“悲壮”,也许会面临着申请项目被拒、招研究生乏人报考、设备经费没有着落等不利局面,能否坚持下去全仗着决心和毅力了。据此判断,研究方向自然十分重要,特别是对肩负着课题组和学科生死存亡重任的带头人尤为重要,切切马虎不得。幸运的是,现如今信息发达,做工作有大量的文献供我们参考,报项目有《指南》指引着我们的前进方向(当然并不专指南边),所以大家自然而然地趋利避害——对“好”的研究方向趋之若鹜,对冷僻方向则可能避之犹恐不及,结果是热的更热,冷的更冷,似乎可以让热力学第二定律在此彻底失效。
细想想,这种对研究方向的选择其实还是在某种趋利习惯或规则导引下进行的,虽无可厚非,却也未必多么值得骄傲,因为在这种带有异常浓重的现实主义色彩的选择中,一方面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对未知探索的积极性很容易会被异化成对利益的追逐,另一方面则逐渐淡化了科学研究本身具有的理想主义浪漫色彩。在这种研究方向的选择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学术大腕们的意见和手握经费决策权的投资者是最重要的,而他们这些作为科学发展和创新实际主体的个人有时只能在指导下的“被动选择”,因为他们最清楚一个现实——发展和创新的前提是首先要生存下去。于是,导师们的研究方向就这样“被选择”了,绝大部分研究生们的研究方向(其实通常是方向的一个小分支,课题中的一个部分)也就自然而然地被选择下了。
在研究方向的选择中真的就只是被动的么?非也,非也(——《天龙八部》中包不同语)!因为确实有很多研究方向的选择还是主动进行的,具体研究课题和问题的选择必然是主动的,我所说的这种被动选择主要是说选择的范围;那种对大方向有决定权的大家大腕大牛们的选择可以是主动的;对自己的研究能力、水平和基础等都有足够的信心并对未来满怀希望的人做出的选择也是主动的;还有就是那些坐冷板凳啃凉窝头、淡泊名利的学究们的研究方向的选择也通常是主动的;当然了,在一堆已被圈定的研究范围之内做出的具体的方向或课题的选择也是主动进行的(但这更象是我们在餐馆里面点菜,只能选择菜谱上有的,否则侍者会象小沈阳那样说一句:“这个,真没有!”)。
在这篇文章里,我只讨论一下关于研究方向选择的问题,并未涉及研究方向的探索问题和研究方向确定后的培育问题,这两个问题我先提出来供大家讨论,我也会在以后的博文中讨论之(——就算先挖个坑吧)。
写得很不错,语言风格,我也喜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4 21: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