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名士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lms 探索科学,传承文化,品味生活!

博文

创新的三种境界 精选

已有 6270 次阅读 2009-8-15 00:00 |个人分类:生活的感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创新, 科技, 原创, 革新

前记
创新是一个大家很熟悉的词汇,科学网上也经常有人谈起这个话题,比如李宁老师的博文《你了解什么是创新吗》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0006,陈安老师的博文《中国科技界的曾轶可原创现象》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8461。王晓明兄的博文《什么是好的科研》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7587。我自己以前也有一篇相关文章《Academic Responsibility and Our Future, Richard R. Ernst 教授演讲:创新》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4099

大家博文各有特色,李宁老师的说理清楚明白,陈安老师和王晓明兄的则风趣幽默。我在这里再对创新的三种境界做点说明,权作狗尾续貂吧。

正文

关于创新,英语中有很多的表达法,其中最广泛使用的两种,应该是CreationInnovation。这两个词,我认为翻译成中文的创新,都是可以的,只不过对应于创新的不同境界。

Creation 是创新的最高境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此处的创新,是一种脱胎换骨般的新生事物的诞生,也即是我们所说的原创。

自然界的这种原创是很多的,比如我们的每个生命的诞生,就是一个新的creation。按照晓明兄的博文中的例子,第一个造锅的人的创新,可以称之为creation。Creation的反义词我认为是Cremation,常用来指火化的意思,也就是完全消失掉的意思。

不过在科学理论体系中,这种creation的工作并不是很多,牛顿三定律的提出,属于这种创新,普朗克的量子观念的提出,也属于这种创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然也属于这种创新。Creation般的创新,属于天才般人物所胜任的工作,所以一般人期冀自己能来点这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可以说比较困难。

在技术与工业体系中,这种创新也并不是很多,第一个发明内燃机的人,第一个发明电动机的人,第一个发明电视机或者电冰箱的人,都具有这种creation般的创新能力之人,所以也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我之前的博文中,大家可以看到,诺贝尔奖获得者Richard R. Ernst 教授演讲中提到创新时,他使用的一个词是Innovation。我们普遍把innovation翻译成革新。李宁老师的博文中提到:熊比特给了innovation一个明确的定义,而且这个定义一直被经济学文献沿用下来。根据熊比特的说法,所谓innovation, 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这个新组合可以是引进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工艺、开辟一个新市场、实施一个新的组织结构等等

我个人认为,innovation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质或者量的提高,因此,在同一个领域,innovation对人类的贡献,就要比creation般的创新要小一些,我们称之为创新的第二境界。比如晓明兄文章中所提高的使用不同的材料造锅,可以称之为是一种innovation般的创新。

实际上,我们所从事的大部分的创新工作,都是属于innovation这个范畴的,都是对现有理论,工艺,方法等所做的修修补补的工作,目的是提高效率、质量或者数量等技术指标。

创新的最低层次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就是简单的Make difference。这里的创新,一类就是简单的模仿的结果,比如我们的山寨产品,一类是为了创新而创新的产物,比如晓明文章中提到的1米2的大锅。这种创新,大多数情况下,应该是无害的,不过益处也应该不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4181-249398.html

上一篇:详解“见识”
下一篇:影响人类文明的10位文学家—您知道几位?
收藏 IP: .*| 热度|

19 彭新宇 刘玉平 刘进平 孙学军 王德华 肖重发 陈中红 吴飞鹏 杨秀海 陈国文 李宁 马丽丹 吉宗祥 吕乃基 柳东阳 王力 王立 ligang168168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09: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