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圕人堂文摘
潘寅生,1939年10月出生,甘肃省图书馆原馆长,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为甘肃及西北地区的图书馆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潘寅生先生担任甘肃省图书馆副馆长十年,馆长十八年,其间曾兼任党委书记八年,另外还担任馆长顾问三年。
图谋摘录《中国图书馆人物口述史》第5辑(P53)潘寅生说的一段话:
在办好一所省级公共图书馆的体会方面,我认为,办好一个图书馆既是一个实际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本人从学习图书馆学专业到走向社会工作,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图书馆的本质是什么,社会功能是什么,哪些工作能体现其本质和实现其社会功能?通过四十多年职业深感过程中的体验和思考,我认为要办好一个图书馆,特别是一个省级公共图书馆,就要在如下六句话上下功夫: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基础,搞好读者服务是关键,加强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是方向,强化管理师保证,培养人才是根本,塑造图书馆形象要与时俱进。这六句话的理论依据是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巴特勒的“图书馆是人类记忆的社会装置”理论、刘国钧的”图书馆五要素“理论,其实践依据是我个人对图书馆发展史的考察和几十年的工作体验。简而言之,就是人、书、法的有效互动,以推进图书馆成为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体。(图谋摘自: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编.中国图书馆人物口述史 第五集[M]._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2.7:53.)
省图书馆是社会图书馆大家族中各种类型图书馆的典型代表,它不仅姓“图”,而且最充分地体现着公益性的特点。省馆藏书的综合性、读者的广泛性、功能的多样性等,不仅反映了“科学无国界”,“知识共享就是力量”的时代潮流,而且也意味着办好一所省级公共图书馆比办好一所同等级的大学图书馆、科学专业图书馆在主客观条件上难度更大些,尤其是在“范型”演变的过程中,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更是应接不暇。因此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下,一个省级公共图书馆要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在明确其功能定位的前提下,设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和科学的内部运行机制(即内部环境)。如何营造这两个环境,可以作一篇大文章,甚至写成专著,但简单而通俗地讲,就是对外多宣传,对上多争取,对内严管理,办馆讲效益。追求办馆效益是图书馆人的工作职责,更是馆长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对此业界同仁论述颇多。具体到图书馆工作实际中来,可以用这样一段话来概括: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资保其利,书畅其流,以最低限度的社会输入(物质、能量、信息)获得最大限度的社会输出(物质、能量、信息)——读者需要的知识和转化了的智慧,这种效益的实现,有赖于工作的实践。图书馆的工作,特别是省馆的工作千头万绪,当馆长的常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可用“短促、多变、不连贯”来形容其管理工作的繁忙无序。但是岗位使命要求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善于紧张而有秩序地工作,方能产生组织的绩效!5]。对此笔者体验到,办好省馆要在6句话上下功夫:加强信息资源建设是基础,搞好优质服务是关键,加速现代化建设是方向,强化管理是保证,培养人才是根本,塑造形象要与时俱进。如果能将这6句话变成全馆职工的实际行动,锲而不舍,常抓不懈,落到实处,那么一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定会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图谋摘自:潘寅生.办馆体验谈[J].图书馆论坛,2003,(06):40-44.)
延伸阅读:
(1)潘寅生(1939- )
研究馆员,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同年到甘肃省图书馆工作,历任部主任、副馆长和馆长兼党委书记,先后兼任甘肃省图书馆顾问、《图书情报》主编、甘肃省图书馆学会会长、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图书馆学会地方文献工作研究委员会主任、甘肃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副主任和甘肃省政协八届委员会委员等职,先后被聘为兰州大学兼职教授、敦煌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兰州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所顾问、万方数据“数字图书馆”顾问、甘肃新闻出版编辑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和中华善本再造工程规划指导委员会委员等。主持或参与《西北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等重点科研项目,多次出席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合著著作9部。(信息来源:丘东江主编.图情小百科.北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2023)
(2)潘寅生.如是走过来──四十年从业抒怀[J].图书馆论坛,2005,(06):278-28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事业尤为重要,它使图书馆学理论富有生命力,使图书馆工作具有前瞻性和开拓性,使我们的实践更具活力和有效,每一个合格的图书馆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都要这样做。对于一个图书馆馆长讲,则要求更高,他不仅是一个图书馆学家,而且要极善于用理论来指导工作实践,并能将大家实践的经验上升为理论,进而丰富发展理论,同时再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如果说本人从事几十年图书馆工作有点体会,那就是在二者的“结合”上下功夫、做文章。尤其是担任正副馆长28年以来,我一直在工作教学、科研三结合的道路上不懈探索和攀登,虽然没有登上泰山之巅,但也算是爬上了一个小小的山丘。站立小丘回眸走过的路,做过的事,大体有三个方面:
工作和事业,这是我生活实践的主体。作为一名图书馆管理者,位居决策“宝座”,其工作特点是“短促、多变、不连贯”。特别是省级公共图书馆,它是一个独立的社团组织,一馆之长既要规划业务、行政和干部队伍建设,又要考虑职工群众的各种生活问题,还要负责对外联系,弄不好,事无巨细随时都有可能“光临”头上,你的办公室可能会成为“会议室”或“信访室”。一开始我确实吃过这种苦头: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事情办不好,还落了一大堆埋怨。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挫折教会人变得聪明,怎样当馆长。我对自己约法三章:-是抓大事,着眼于组织对外界的贡献,在洞察了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变革情势的基础上,结合本馆的实际情况,制订出长远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办馆思想,提出改革方案,制定实施措施,并将重点工作落实到部门甚至个人;二是发挥他人之长,学会善于与人共事,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搞好班子团结,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该谁办的事谁来办,该怎么办的就怎么办,努力做到依法治馆:三是要养成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习惯,年有计划,季有安排,月有检査,以致在一段时间内,有几项重点工作,孰先孰后,都要心中有数,并用艾伦莱金“ABC”的工作法,每天早上在工作日志上按轻重缓急列出一天要办的事,一 一落实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8 14: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