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几年,中国的房价持续走高,中央政府一调再调,房价却只升不降,老百姓集几代之力买房,为了房子,假离婚的办法都想出来了。如今狂热过去,看着一栋栋、一片片怪兽般的房子,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我不买房不炒房,可是关于房子的信息每天充斥于耳,家人同学朋友常常念着买房经,让我不胜其烦,所以也有了一些感慨。
拜之前住房政策所赐,多年来工作和住宿都在一个院子里,不用花宝贵的时间早出晚归的辛苦通勤,无形中连生命都延长了几年,我想想都觉得赚到了。
一年前搬到远离单位的小镇去住,弹性工作制不用坐班的我有意在最热的一个月内每天早出晚归,体验通勤的辛苦也感受到成都交通的快速发展。通勤最大的好处是生活更有规律,因为高铁班次远不如地铁频繁,所以每天必须按时出发去高铁站搭车。新建的高铁站一切设施都干净整洁,一年来,亲历小镇高铁班次从少到多,乘客从寥寥几个到几十位的快速增长。
从我所住小镇去单位有很多种选择,开车、小区班车、滴滴打车、高铁+地铁。工作的100亩面积的院里已经常年停了4000多辆车,甚至据说因为停车不当引起纠纷烧掉一台车,加之PM2.5频频爆表,我不得不逃离分院。通勤,我觉得还是高铁+地铁方便、舒适,何况从未在高峰期通勤的我对车流人流有恐惧心理。开车40分钟,高铁只要十几分钟就从我住的小镇子到了市内,然后三站地铁就到了单位。2014年通车的城际高速客运专线打造出了一条穿越成都平原最方便、最快捷的通道。专线全长312公里,设计速度250公里/小时,比复兴号高铁平稳且安静,京沪线的复兴号加速后横摆太厉害声音也太大,把旅途的好心情都破坏了。
我的通勤路线在成都向南稍偏西的辐射轴上,一路上像是刚刚过去的这一轮席卷全国各地,让社会各阶层都紧张、疯狂的房地产狂潮的长卷。只是这不是清明上河图般显示繁荣的画卷,而是全民的疯狂在建筑和城市景观上的固化。老城区二环以内新旧间杂,高低不齐的建筑和二环外新区的干净整齐、到房地产最高潮时三环以外乱建狂扩的丑陋不堪的巨型建筑怪兽,最后是远离市中心的森林与小镇以及一些散落在远郊由许多毫无方向胡乱林立在一起像森林一样的高楼群,远观一套套房子黑黑的窗口像了无生气的鸽子笼或蜂巢。
成都的房子在国内算是比较便宜的了,与其说我对“房子是拿来住的”说法很赞成,还不如说我即没有炒房的概念和能力更没有炒房的心情,亲人们曾经催促我买房甚至非要借钱给我买房我都没有动过心思,我花不起这个力气也提不起这个兴趣!
这两年倒是因为单位要整体搬迁所以去看了看房子,对经济规律一点概念都没有的我,却一直固执的认为房子不会永远涨下去,也觉得涨不涨和我没关系。开始是看房子,看多了后来简直就是有意无意的 “社会经济调查”了。一套套房子反应了多少人的喜怒哀乐,疯狂、贪婪、狂妄和失落。
都说人生理想是住在美国或是英国,本该是向往那种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良好生态环境,可是到了中国就变了味,无论是那些神秘傲慢且穷奢极欲的高级别墅区还是鸽子笼一样的刚需住宅,就我看到的,从几百万到几千万的房子,个个都弄个外国名字,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前段时间成都的刚需房涨得很厉害,很多楼盘都是一天卖光,实在让人难以置信。上个世纪的郁金香泡沫破灭据说源于一个高价买入的商人脑袋里基本逻辑和常识的突然回归,因为他狂热后突然醒悟郁金香价格不可能一直涨上去,他就赶紧卖出然后告诉他的朋友们,这样引发了踩踏式的崩盘。
成都天府新区剑南大道有一段,八个车道的主干道,两旁的高楼将其变成了水泥钢筋峡谷,开车而过都让人感到窒息。乌泱泱的怪兽般的建筑丑陋的林立着,楼间距显然远远不够建筑标准的要求。如今,尘埃落定,这些建筑长卷不就是刚刚过去的房地产狂潮的真实且生动的写照吗?
图1 钢筋水泥峡谷?
图2 密集恐怖症有没有?
图3 继续修!
图4 鸽子笼还是蜂巢?
以上是去年写的博文,因为一直想多补照几张像再发而拖到现在才发出来……
今年几次高层会议,几次房控和约谈,成都高涨的房价随5:15新政应声落地,7:31加码:“坚决控制房价上涨”,一个月过去,房地产市场哀鸿遍野,人们终于从狂热中醒来,只是很多人可能已经醒来得太晚了……
经过这个狂潮,我们对家的梦想会从早已经蜕化成了一套房,一套学区房,很多套房、很多套学区房的狂热中回归么,回归到哪里呢?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什么样的房子住着才是美好、幸福的?肯定不是这些丑陋的鸽子笼和蜂巢一样的房子吧?
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熏染,对家和栖息地的梦想早已经融化在我们的血液里,是天人合一、是桃花源、是春花秋月、是雨打芭蕉、是居有竹……
我们将会把成都建设成一个花园城市,会吗?这些丑陋的建筑怪兽怎么办呢?炸掉么?
图片来自网络(并非梦中的桃花源)
只好用这个不太合心意的桃花源图结尾,因为我们连这个都还只是遥不可及的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2: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