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尔日•阿罗什,1944年9月11日出生于摩洛哥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 Morocco),1996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与同事合作进行了实验观察,发现了量子相干性,获得1992年洪堡奖。2001年以来担任法兰西公学院(Collège de France)教授,量子物理学会主席。
戴维•瓦因兰,1944年2月24日出生于美国密尔沃基(Milwaukee, WI, USA),美国标准技术研究所教授。196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学士学位。1970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华盛顿大学读完博士后后,1975年进入美国国家标准局,现在在美国标准技术研究所任教。
这两位2012年度诺贝尔物理奖奖得主均是1944年出生,今年68岁,两人的工作是独立进行的——阿罗什教授在法兰西公学院(Collège de France)和巴黎高等师范学院(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Paris)从事研究,瓦因兰教授在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和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从事研究。两位教授研究的都是如何在维持个别粒子量子特性的同时对其进行操控。
阿罗什和瓦因兰的研究对象是量子理论中一些最深奥的问题,比如纠缠与相干等。但他们的研究为超准时钟和超高速计算机的开发铺平了道路。利用传统电子学手段无法做到这一点。直到十几年甚至20年前,这些研究结果中的一部分还只不过是科幻小说中的设想,或者充其量也就是量子物理学家的疯狂想象罢了。”英国萨里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物理学教授吉姆•哈利利(Jim Al-Khalili)说,“瓦因兰、阿罗什及他们各自的研究团队刚刚向大家展示了量子世界到底有多么奇妙,并为不久前人们还无法想象的一些新技术创造了实现的可能。”瑞典皇家科学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对于获奖成果的评价:“或许量子计算机将在本世纪大大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像传统计算机在上世纪产生的影响一样。”基于这两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研究成果,世界各地的物理实验室已开始进行超高速量子计算机的开发研究。
更多信息请浏览诺贝尔奖官方网站: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201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1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