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乃基
原始科学的n种形态(上)是从人自身的生存需求,知行,善恶,美丑,向外部世界的投射而言;本文则是由于外部世界的制约,边界条件不同,导致原始科学形态各异。
1.
由于面对各种自然环境,因而各个原始部落发展出适合于自己生存繁衍的特定的工具和技能。例如长江流域以木料盖房,西北地区发展出窑洞,地中海希腊等地多用石料等,其中潜在的知识各不相同。即使仅就弓箭而言,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所使用的也不同于南方民族。
这类知识的特征是隐性,以及契合于特定的生存环境即嵌入性。前者决定了这类知识的学习必须经历长期的摸索,“做中学”,后者决定此类知识的获得具有强烈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会作无实际用途的思考,也不具有普遍性,难以交流和共享。
隐性知识还影响到原始部落中的人际关系。隐性知识具有某种神秘性,而对于原始部落的生存至关重要则放大了该项技术拥有者在部落中的地位,带上某种神秘光环,成为握有权力的人,这或许是福柯所言“知识就是权力”的最早案例。
2.
乘法表和历法显然是非嵌入编码知识,但即使数学,在其初级阶段也有嵌入性。例如古代印度的数学著作叙述过于简单,证明常常省略,并且以诗歌形式出现,与希腊的数学著作存在明显歧义。与政权的运作相关的中国历法的嵌入性更大。非嵌入编码知识得到的过程也带有嵌入性。
一个有趣的案例是数学史上的一大创造——“0”。虽说被称为阿拉伯数字,但其诞生地却在古代印度,它的起源深受佛教大乘空宗的影响。首先,0具有大乘空宗“一切皆空”命题的印记。其次,0既代表无,又不完全等同于无。大乘空宗认为“空”不是“虚无”、“空即是有”、“空即不空”等论述,引导0在十进位制中比其他数字具有更丰富的内容。第三,0作为原点,与大乘空宗的轮回——不论是由魔鬼到天神还是反之——有相通之处。在古代甚至远古时期,即已见证了当代学者所论的“SSK”(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科学知识社会学)。
3.
原始宗教的一个特点是带有浓厚的人的印记。其最古老的形式是图腾崇拜。“图腾”(totem)一词源于北美印第安人的奥季布瓦语,意为“他的亲属”,即与本部落有亲属或特殊关系。图腾具有某种神力,部落藉此免除恐惧,受到保佑。
“他的亲属”自然与众不同,不是你我的亲属。鄂伦春人的巫术与尼罗河畔的古埃及人的巫术相去甚远。在某种宗教观念的影响下,尼安德特人并不猎杀所有动物,只是特定地猎杀熊和鹿。在古代艺术中,希腊人作品上的线条多为线段,中国人的作品上则喜用曲线。即使乘法表和历法,各地仍有自己的烙印。印度人发明了0,几何学诞生于古埃及人丈量土地的基础之上,如此等等。
可以说,在远古时期,有n个部落就有n种科学形态。各部落、各民族的科学与文化都会在人类而尔后的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中,有些民族的科学乃至文化日后为更多人共享,也就是为人类的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4.
n种科学形态的以上两种含义,前者在于主体自身的不同维度,如真善美、知行,向外界的种种投射。它们本来相通,随人类活动的不断分化而走上各自的发展道路,以至发生科学与文化的对峙,时至今日,渐显合流的迹象。
后者在于不同的客观条件,本来“不可通约”,随着部落、民族之间的不断交往,随着嵌入于部落中的隐性知识和编码知识不断抽象、提炼为非嵌入编码知识而成为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共同基础,以及随着对不同客观条件的不断超越而日益趋同,彼此间可以交流和共享的内容越来越多。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不可通约的原始科学(技术、宗教、艺术),有些可以达到非常精致的程度,中国的《易经》和中医是其中的典型,既与其他民族的原始科学难以通约,也与现代科学难以对话,同时,也成为地方性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科学萌芽于人类早期,萌芽于混沌之中。原始科学具有n种形态,它们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影响,在尔后的发展中各自演变而又相互关联。
可以在同样的意义上,理解技术、宗教和艺术的源头。
本文根据笔者《科学与文化的足迹》(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7)第一章第二节写成,此处有修改。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1: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