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lintan 人生匆匆几十年,比之寰宇一瞬间,今生有梦今生还,哪堪来世还问天

博文

Ondrejov的小楼

已有 4526 次阅读 2013-7-20 03:52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捷克科学院天文研究所位于距布拉格三十多公里的Ondrejov小镇上,小镇大约有千把人口,因为研究所而闻名。其实这个地名对于不熟悉捷克语的我们来说很难念,坐了几次公交后才慢慢把它的读音念得能让当地人听明白,读成中文大概是“昂醉育乌”,似乎有点像“俺醉哟”。这里天气温凉,空气清馨,即使在夏季也清爽得让人感觉很舒服。

住处位于一座1912年建成的小楼里。楼的四周是大片密实的草坪,走在上面有种绵软的感觉,草坪外便是高大的树林。小楼外观看起来有点古老。同事的房门朝东,我的房间门朝西。后来同事搬到布拉格去与她的家人同住,小楼管理员又让我搬到了同事住过的那个房间。每个房间都不大,大约二十平,依次布置卧室、洗漱间、淋浴室和厕所。卧室里有床,电视柜、衣柜、两把椅子和一张六十公分见方的桌子可以做写字台兼餐桌。与卧室相连的便是一个简易厨房,水池、电磁炉、冰箱、橱柜和微波炉等,橱柜里锅碗瓢盆刀叉勺一应俱全。到这里的时候正好是星期六,安顿好以后便到镇上去转了一转,见到一个上海人开的服装店,还有一家越南人开的小超市。在那里买到了鸡蛋和西红柿,回小楼给自己做了一顿午餐:西红柿鸡蛋面。盛到盘子里,红红的西红柿,金黄的面条,白白鼓鼓的荷包蛋,看着非常可爱,闻一闻还特香!在布拉格吃了近一周的捷克味西餐以后,看着自己做的西红柿鸡蛋面,格外亲切。遗憾的是房间里没有排油烟设备,地面上又铺着地毯。来这里之前还计划要做抓饭,可是这个条件抓饭是没法做了。从北京来的时候带了些挂面,后来买到了当地的大米、面粉和咸肉火腿,基本上只能煮面条和稀饭,有时也用面粉做疙瘩汤,加点盐凑合着也能吃饱。最郁闷的便是买的当地大米,看起来很好,可是死煮都煮不烂,吃起来恁没味道,俺农民出生,不舍得浪费,一公斤大米足足吃了十多顿才吃完。最让人期待的便是中午在研究所的午餐,标准的捷克味,有时是火腿,有时是牛排、鸡肉、或者烤猪肉,还有菜汤,那汤里面内容可丰富了,有面疙瘩、蔬菜末、鸡肉丝什么的。后来餐厅放暑假,停了。中午去镇上的一个饭店里吃了一次,花了280多克朗,贵得让人心疼,还是老老实实地回小楼里煮西红柿面疙瘩汤。好在从小楼到办公室距离也不远,步行大约5分钟的路程。

晚饭后沿小楼北边的小路散步,小路两旁全是高大的树林,间杂一些灌木,灌木丛中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白色小花。有一种小白花很小,一丛一丛的,从其旁边经过能闻到沁入心肺的芳香,让人顿觉很清爽,确实有种“俺醉哟”的感觉。快到山顶的时候,左侧树林那边矗立着一排射电望远镜便是研究所的太阳射电频谱仪。本次访问正是要利用从这里获得的观测资料进行研究,期望能找到新的发现呢。山顶较为平坦,绿树白花丛中,错落有致地散布着几座红色小楼和一座白色大楼,最高处便是两座红砖塔基、绿色穹顶的显得很古老的天文观测台,在老观测台的对面是一座带着哥特式建筑风格的非常精致的小楼,中间是大概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的一块草坪,这里似乎记录着这个研究所很久以前的历史和荣耀。这里在一百多年以前还是一个私人天文台,后来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时候,主人把它捐给了布拉格查理大学,后与捷克斯洛伐克国立天文台合并成立了天文研究所,这是捷克最大的天文学研究机构。围绕老观测台有一圈用小方石铺成的小路,周长大约四百多米,后来只要有空晚饭后便来这里走上几圈。我发现捷克人很喜欢用小方石铺路,包括布拉格的许多马路都是这样的,而且这些小方石都是用花岗闪长岩做的,有些小方石上的斜长石晶体有指甲盖那么大,也许捷克境内的地下分布有这样的大岩体吧。

星期天阳光格外明媚,一早起来穿上运动装出发,沿散步的小路跑步。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中洒下来,在方石铺就的小路上犹如片片落英。路旁的小草在清晨的薄雾中似乎粘上了点点露珠,在缕缕阳光的映射下晶莹剔透。树林深处,不时地有小鸟在叽叽喳喳地欢叫,将周围寂静的清晨搅得一阵阵破碎。记得二十多年前看过的一个电影《霹雳情》,主人公历经了许多苦痛,最后遇上了心爱的姑娘,两人一起在林荫道跑步,一边跑一边嬉笑着互相对望凝视,那种青春勃发动感的美,并肩同行心意相通的陪伴,阳光明媚情意灿烂幸福的笑靥,好生艳羡!以至于那首配曲《请你等等我》时隔二十多年依然萦绕至今。

上班后才知道,原来那座白色大楼正是太阳物理部的办公楼,办公室被安排在地下一楼的南端。这一层另一端便是研究所的餐厅,吃午餐非常方便。虽说是地下一楼,因为该楼是傍山而建,依然有窗户,窗户外面也能看见茂密的树林,中午前后还有阳光投射进来,有一天甚至还看见一只小鹿在窗户外面的树林边啃吃青青的树叶和那种白色稚嫩的小花。此行访问的目的便是要分析他们的观测数据。在国内的时候,用国内观测数据分析了2000年以来的一些微波爆发事件,想在此基础上做一个统计分类。因为到目前为止,有关太阳微波爆发频谱精细结构的理论模型太多了,几乎都无法对它们的形成过程给出很满意的解释,相应地如何利用这些频谱现象去诊断辐射源区的物理参数也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如果能将这些频谱现象按照其特征进行统一的物理分类,然后分别研究每一类的形成机制,将有可能给出有关频谱精细结构更好的理论解释。由于在国内的时候,我的统计样本还只包括我们自己的观测结构,样本明显不足,而且还存在断频,所以我就希望在Ondrejov访问期间分析他们的观测数据,充实我的样本,并填补断频。通过和Karlicky教授和Meszarosova博士讨论,他们也支持这个工作,表示会协助我们分析观测数据,同时也得益于同事的帮助,他的程序处理能力很好,将对方用起来不太方便的软件改造成了一个可以很方便浏览频谱图的软件,利用这个新软件去分析频谱精细结构非常方便。

有一天下午下班回来,刚走到我们的小楼附近,看见Karlicky教授在收拾草坪,顺便聊聊天,原来教授就住在我们对面的那座小楼里,小楼属于研究所,他和另外几家共同住在那里。在这里,研究人员是不需要买房子的,有所里的房子只管住,所以他们并没有像我们在国内许多科研人员所面对的那些压力。教授说,现在政府改革了,有钱人也可以自己出钱买一个有独立小院的房子,他觉得住在研究所的房子里上下班很方便,所以也不打算出去买房子了。教授告诉我们,我们住的小楼周围的那些建筑全都属于研究所,有部分房子还没有人住呢。他们一般在下午四点半到五点就下班,回来干干家务什么的,比较轻松。他们对科学家们都比较宽松,并不要求每天都来办公室值班,早一点晚一点来办公室都没关系。不过他们的科研成果是毫不含糊的,Karlicky教授本人都已经六十多岁的人了,参与了捷克和欧盟的许多科学计划,是多个科学委员会的核心成员,同时每年还有若干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ApJ,A&A等刊物发表。最近还提出一个等离子体密度扰动模型,用MH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太阳及蟹状星云脉冲星射电辐射斑马纹结构的形成。后来我早上六点半左右去跑步的时候,多次遇见他去办公室,才知道他基本上每天都是很早就去办公室开始工作了!

教授夫人Nadia是研究所的行政人员,还是一个很有语言天赋的人,会说好多种语言,包括中文,而且除了捷克母语外,她所会的外语全部是她陪同教授在世界各地访问时自学的,教授每次出访她都陪伴左右,教授参加学术交流,她则利用这些机会学习当地的语言和文化!那天,她来我们办公室邀请我们去她家吃烤肉,我们下午五点到达他们小院,Karlicky教授已经在小院旁边一个用石头垒成的露天火塘开始生火了,他说快来吧,我已经准备好了腊肠、面包、捷克红酒、还有一种印度风味的苹果酱,各人用一个铁叉或长木棍叉上一块香肠就在火塘里烤。大家一边闻着香味扑鼻的烤肉,一边很轻松地聊天。教授告诉我们,他有一个小菜园子,再过几年他就要退休了,他打算退休以后就经营他的菜园子,还带我们去参观了他的菜园子,大概有三、四十平米的样子,里面种了胡萝卜、西红柿、葱等几样蔬菜。Nadia则告诉我们,她喜欢用丝线编织艺术品,还向我们展示了她的许多作品,让人看着特有艺术感。烤肉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他们在荷兰鹿特丹的一个船运公司工作的大女儿Nada和女婿也来了,教授特别兴奋,Nadia又赶紧去附近超市里采购了一些食品,人一多便显得更热闹了,Nadia向我们描述她十三年前陪教授访问中国的故事,还向我们展示了那一次北京的一个书画家给她写的字和给她取的中文名字“娜嘉”、Nada夫妇则向我们介绍荷兰的一些事情。后来他们问我们业余爱好,我说喜欢乒乓球和羽毛球。过了几天,Nadia便约我们去打乒乓球,原来在他们家后面树林间的一个空地上有一座白色的房子,里面放着一张乒乓球桌。我问还有其他人也喜欢玩乒乓球吗?她说在这里会玩乒乓球的很少,一共只有两个人,所里给他们建了这座房子并配备了相应设备。那天打完球后,Nadia便把乒乓球室的钥匙和球拍交给了我们,告诉我们以后下班后就可以来这里玩,她有空了也会加入进来的。

一个月的访问很快就要结束了,把这些点点滴滴写下来,做个留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6792-709641.html

上一篇:国人当铭记的两张照片
下一篇:MH370到底去哪儿了?
收藏 IP: 159.226.17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