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理论, 无论Shannon信息论还是语义信息论, 都认为信息来自相关性, 只要X和Y相关,就有信息。语义信息论的不同之处是, 还考虑信号或语句的真假对错。所以,信息论支持符号论,比如Helmholtz的感觉符号论, 不支持朴素反映论--认为感觉和物性相似; 更不支持经验主义、现象主义等唯心主义哲学。
另一方面,哲学界关于颠倒色觉的逻辑可能性(ISLP)的争论(颠倒色觉:Inverted Spectrum或 Inverted Qualia),也支持信息论的观点:感觉是符号, 和物性不相似。我于80年代就于《知识分子》, 《哲学动态》,《现代哲学》上发表相关文章讨论此事。很遗憾, 此事没有引起够重视。其中一篇见这里:http://survivor99.com/lcg/my/007-inverted.html
最近,我很高兴看到美国关于颠倒色觉有了比较公认的结论: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qualia-inverted/
这些结论和我的看法非常一致。唯一不同的是,我通过实指定义分析得到和逻辑经验主义相反的结论——唯物主义结论——“红”“绿”是按物性而非色觉定义的,语言穿过感觉,现象,直指物自体。 我的色觉机制模型 http://survivor99.com/lcg/my/colormodel.htm
也支持这种观点。我把自己的观点总结为和信息论兼容的模拟符号论,为此写了专著《色觉奥妙和哲学基本问题》:http://survivor99.com/lcg/books/color/index.htm
遗憾的是,信息哲学研究者大多忽视了信息论对哲学的冲击。中国的信息哲学研究者主要偏重于本体论研究,重视定义而轻视操作(比如轻视语义信息评价和优化)。比如钟义信对本体层次的信息定义是:“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
邬焜关于信息本质的定义是“物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这些做法对抬高信息的地位(高到物质和精神范畴)有用, 但是对理解信息和世界没有多少帮助。关于更多信息定义见信息科学国际会议摘要:http://news.xjtu.edu.cn/info/1002/55627.htm
西方信息哲学研究名人Floridi,也没有关注上述冲击,而是着重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讨论问题,把信息定义为结构化的有意义的数据(data)。不过Data在西方也有感觉的含义,比如逻辑经验主义就把sense data (感觉材料)当做物性和感觉的统一体(颠倒色觉逻辑可能性证明这样做是错的)。其定义也没有考虑信息论对哲学的冲击。
钟义信和邬焜还有其他一些定义,有些我倒是很能接受。比如邬焜把信息定义为“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这样的定义和信息论是一致的。因为根据信息论,信息来自相关性(可以从这个公式看出 I=log[P(x,y)/P(x)/P(y)]).
总之,信息哲学研究有两种倾向:一种是用信息论的结果改造哲学;另一种是,把信息概念拉回过去的哲学框架。我赞成前一种努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0: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