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llerMaM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ollerMaMing

博文

新疆旱獭 (Marmots in Xinjiang)(附 30 多张高清晰照片) 精选

已有 7921 次阅读 2025-2-28 18:59 |个人分类:引文错误|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土拨鼠辩——不要大惊小怪被各种文件吓破了胆

当土拨鼠快要成为“网红”的时候,我还在野外寻找越冬的宽耳蝠Barbastella sp.

上网搜一下,美国的土拨鼠并不是旱獭。欧美文学作品中的土拨鼠原型也不是旱獭。

土拨鼠(Arctomys sp.or Cynomys sp.)与旱獭(Marmota sp.)并不是一个东西。

我们非要将旱獭说成是土拨鼠,为什么!

牵强附会,不是要迎合一种文化吧!

现在尝试着介绍一下《新疆旱獭》,现学现卖,不用自嗨。

新疆有三四种旱獭,如灰旱獭、长尾旱獭、喜马拉雅旱獭等(王思博,杨赣源,1983)。

青藏高原和中亚山地草原是旱獭的发祥地,中国的旱獭主要分布在西部,如:

灰旱獭(Marmota baibacina),亦称之为“天山旱獭”,在新疆分布最广。

长尾旱獭(Marmota caudata),又叫“红旱獭”,属于帕米尔高原特有物种,国内仅见于新疆。

西伯利亚旱獭(Marmota sibirica),或“蒙古旱獭”,阿尔泰亚种可能分布至新疆。

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在新疆分布至昆仑山和阿尔金山。

说到热门话题——鼠疫,栽赃陷害,旱獭无过,不应该背黑锅,罪魁祸首是跳蚤。

而各部门发文件,沸沸扬扬。一些人的非专业科普,小题大做,制造噱头,唯恐天下不乱。

实际上,早在110年前,原苏联的科学家(1914)就在天山中部发现了鼠疫菌株,将新疆交界的毗邻区划为疫源地。

历史上,有过三次大的世界性鼠疫灾难:

公元 6 世纪、14 世纪、19-20 世纪,死亡人数最多上亿(于心 等,1990)。

旱獭本身对鼠疫具有一定的抗性,特别是通过冬眠(达半年之久),就可能会切断传播。

新疆地广人稀,110多年过去了,虽然在自然疫源地不断地检测出鼠疫菌株,但并没有在人群中广泛传播扩散。

在困难时期,旱獭是一些当地人的主要狩猎对象。每年有大量旱獭皮供出口或内销。

其中,在新疆伊犁地区,旱獭皮年收购量 5-6 万张。1975 年达到 77000 张(马勇等,1987)。

除了皮子毛厚质地优良,我的一些蒙古族朋友,还非常喜欢吃旱獭肉。

旱獭油(雪猪油)是獾子油的替代品,外用可治愈烧烫伤。

旱獭养殖,是新兴产业。

这几年,我们在新疆各地拍摄了大量旱獭照片,让我们通过图片认识旱獭和鼠疫吧!

喜马拉雅旱獭-马鸣摄_MG_4465a.jpg

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在新疆分布于阿尔金山、昆仑山等地,喜欢群居(马鸣 摄)

大型猛禽是旱獭的主要天敌,如在一个秃鹫窝里的这具旱獭尸体,被我们发现了。就是哪吒要“消灭”的这个“土肥圆”,实际上生态作用非常之大。草原旱獭是狼、狐狸、棕熊、雪豹、金雕、秃鹫等的主要食物,是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不可或缺(马鸣 摄)

天山旱獭,在新疆山区是最常见的野兽之一,也是草原食物链最关键的物种,位于金字塔的底部——草食动物。在困难时期,旱獭帮助我们渡过难关(马鸣 摄)

小科普:在疫区,一旦接触到旱獭和其他鼠类,首先灭蚤,隔离14-21天,就会切断鼠疫传播。

灰旱獭Marmota baibacina,在洞口附近堆起土丘——旱獭丘,洞道十分复杂。这是2024年9月在乌鲁木齐后峡天山上拍摄的,距离市区只有40公里,完全可以和平相处(马鸣 摄)

对于鼠疫,旱獭无过,大家不应该甩锅。我们应当保持高度警惕,做好监测。预防鼠疫,人人有责(马鸣 摄)

真正的土拨鼠分布于北美洲,非要把旱獭扯在一起,无厘头,全民一起嗨,无知者无过也(Photo by David Blank

摔跤,土拨鼠与旱獭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属于松鼠科,社群行为应该是一样的,就是个头小一些(Photo by David Blank

我们不能够嫁祸甩锅于旱獭,现已知全世界自然感染鼠疫的主要储存宿主有啮齿目和兔形目动物约225种,隶属于79属12科。实际上,凡进入疫源地,与这些鼠类接触,包括捕食者、家畜、宠物和人,都会感染和传播鼠疫,不可掉以轻心(Photo by David Blank

对于旱獭,国内很少有人研究,特别是自然疫源地的群落结构、鼠疫菌怎么传播和储存、蚤—獭—人传播机理等,尚不清楚(于心等,1990)。至于要像消灭“天花”(smallpox)一样消灭鼠疫自然疫源地,更是一项长期而漫长的艰巨任务(Photo by David Blank

新疆西北边境的塔尔巴合台山(界山),蒙古语意思就是旱獭很多的地方——俗称“旱獭山脉”(马鸣 张同 赵序茅 郭克疾 张超等 摄)

小科普:上个世纪,发现了许多疑似疫源地点在新疆。据原苏联科学家文献及新疆流研所资料,涉及到新疆的“三山”,如昭苏(天山)、玛纳斯、沙湾、温泉(阿拉套山)、青河、和静、且末(昆仑山)、洛浦(和田)、塔什库尔干、乌恰、阿图什、阿合奇、乌什等县(山区),属于疫源地。

而那些曾经大量捕捉旱獭,收购旱獭皮子、吃旱獭肉的地区,却从来没有发生过疫情。难道吃了旱獭肉,自身产生了免疫力,不得而知。

最近受《哪吒2》影响,有人网购旱獭,当作宠物。在旱獭冬眠的季节,如何获得旱獭,从哪儿获得,值得追究(马鸣 张同 赵序茅 郭克疾 张超等 摄)

正因为世界上还存在着鼠疫自然疫源地,至少还有32个国家存在隐患,小规模的流行,时有发生。在新疆的南部山区,一直有鼠疫病例出现,有时候大家都很紧张

(马鸣 张同 赵序茅 郭克疾 张超等 摄)

据马勇等(1987),旱獭以植物的根、茎、叶为食,属于草食动物——素食主义者(马鸣 张同 赵序茅 郭克疾 张超等 摄)

旱獭每年繁殖一次,孕期约6周,每次产仔4-6只,6月份幼崽陆续出窝(马鸣 张同 赵序茅 郭克疾 张超等 摄)

旱獭是一种群居动物,前呼后应,相互关照,叫声尖锐。“旱獭丘”是一个明显的标志,遇到天敌,公獭立马站上去瞭望。会发出很独特报警声,啾—啾—,如同一连串的哨音,传播甚远,报告敌情(马鸣 张同 赵序茅 郭克疾 张超等 摄)

鼠疫(plague)是鼠疫菌(Yersinia pestis)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黑死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类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不限于旱獭和鼠类,其他动物也会感染(马鸣 摄)

小知识:上世纪,原苏联科学家试图通过在中亚一些国家“灭鼠拔源”,彻底根除自然界的鼠疫菌。

但是,几十年过去了,老鼠种群慢慢恢复如初,鼠疫菌依然存在,人类首次“灭疫”行动没有成功。

入秋,旱獭异常肥硕,体重可达 5-7 kg,这是在为冬眠做准备呢(马鸣 张同 赵序茅 郭克疾 张超 等 摄)

小资料(才代,马鸣 1995):

在1965到1990年间,在26年的时间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外贸局就收购 65 万多张旱獭皮(才代,马鸣,1995),最多一年猎杀2.5万只。野生动物保护法出台后,各级外贸局就不敢收购了。以上资料来自以前我们合著的论文,也许大家还能用的着。

旱獭作为野生动物食物链最低端的部分,在自然界的资源储量应该比较庞大。另外,旱獭不仅破坏草场,也有传播疫情的风险,所以国家林草局始终都没把它们列入“三有”野生动物名录里。这样,现在的牧民猎取或收购食用了也不触犯野生动物保护法。

草长莺飞,草原旱獭,就是国产动画片中哪吒要“团灭”的那个“土肥圆”,实际上生态作用很大。我们知道草原旱獭是狐狸、灰狼、棕熊、雪豹、金雕、秃鹫等的主要食物,是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 (马鸣 张同 赵序茅 郭克疾 张超等 摄)

旱獭-2 库尔木图 富蕴 红外相机.JPG

在阿尔泰山,富蕴县库尔木图,旱獭的冬眠期超过 6 个月,生存对它们来说就是巨大挑战(红外相机 拍摄)

小知识:在新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巴伦台及克儿古提等地的牧民喜欢吃旱獭。但是,因为这几年的疫情,现在都不敢猎杀旱獭了。

长尾旱獭 李新.jpg

长尾旱獭(Marmota caudata),又叫“红旱獭”,毛色棕红,属于帕米尔高原特有物种,国内仅见于新疆(李新 摄)

新疆鼠疫宿主动物有长尾旱獭、灰旱獭、喜马拉雅旱獭、大沙鼠等,可粗略划分为 4 块疫源地(曾源 摄)。

旱獭是主要的传播鼠疫的疫源动物,还有一些是次要的宿主,如三趾跳鼠,灰仓鼠、沙鼠等

旱獭的分类也是有争议,北疆的旱獭包括蒙古旱獭,都被认为是灰旱獭或中亚旱獭,它们之间的差异只在毛色上(李都 摄)

小科普:塔什库尔干县,疫源地调查,2013-2017年期间,拿到鼠疫菌株或抗体(雷刚 等,2017),这并不意味着会有鼠疫暴发。

松鼠科都有自身免疫力,可长期保存鼠疫菌而不发病。有的野生动物包括一些人群,对鼠疫菌有免疫性,或自身产生了抗体。

据说,还一些野生动物或人群有自愈性。早先,有一些前辈专家做自身试验,给自己接种鼠疫菌,结果,经过14天后竟然痊愈了。

膀大腰圆,旱獭喜群居,穴居。其挖掘力甚强,洞道结构复杂,洞长30-50米,分支较多,有多个洞口,冬眠时有堵住洞口的习惯(李都 摄)

据马勇等(1987),灰旱獭(Marmota baibacina)体重可达 7 公斤(kg)左右,体长达58厘米,尾和耳皆短,尾巴约15厘米,只有体长的四分之一。耳朵短于3厘米(cm)(Photo by Oleg Belyalov

红外相机记录旱獭瞬间,旱獭白天活动,视觉和嗅觉都很发达(那斯甫 提供)

小资料:1972年,新疆洛浦县,有一次人间鼠疫在牧区扩散,源自平原还是山地,一直有争议(历史悬案,见于心等,1990)。

沙湾 90 年代,牧民捡到死旱獭拿回家,很快感染了鼠疫。在玛纳斯等地,1987年调查,在狍子、狭颅田鼠、虎鼬等野生动物体内发现有鼠疫抗体。

中国的防疫部门,有一套完整防疫措施,在最近三十年,没有再发生鼠疫。记住:一旦接触旱獭,首先灭蚤,隔离14-21天,就会切断传播。

赤狐-1918n-7-4-02 -马鸣 摄.jpg

我为什么不愿意大家都嫁祸于旱獭让憨萌可爱的旱獭背黑锅?因为,可能感染或传播鼠疫菌的动物很多(于国林 等,1987;陈伟 等,1991;蒋卫 等,2004;雷刚 等,2017),如狐狸、兔子、虎鼬、野猫、羊、骆驼、狼、牧犬、狍子、狭颅田鼠、黄鼠、黑线仓鼠、大沙鼠、鼠兔等

(马鸣、雷洪、张健、Oleg Belyalov、David Blank 等 摄

后记(Acknowledgement):

我写过《新疆雪豹》(科学出版社,2013)。还写过《新疆兀鹫》(科学出版社,2017)。当然,早期的《新疆天鹅》(野生天鹅,气象出版社,1993),都是第一作者。近 40 年来参与著书 40 多部,两次参与《中国动物志》编写,这在新疆及西部绝无仅有。现在班门弄斧,试着写一下《新疆旱獭》,见笑了。最后,特别要感谢阿布力米提教授、蒋卫研究员、雷刚、才代、张居农、Oleg Belyalov、David Blank 博士、李都、曾源、张同、赵序茅、李新、邢睿、那斯甫、郭克疾、张超、雷洪、张健、克德尔汗等提供修改意见、参考文献或野外图片。

推荐阅读(References)

阿布力米提-阿布都卡迪尔 编著. 2003. 新疆哺乳动物的分类与分布. 北京:科学出版社.

陈伟,恰合代,杨崇俊 等.1991.新疆和静县北部中、西段山地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报告.地方病通报(4):71,77.

才代,马鸣. 1995.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野生动物资源及其消长.干旱区研究,12(1):62-65.

雷刚,亚力坤,得来提-巴依,阿不来提,库来西,陈跃. 2017.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动物鼠疫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文集.

于国林,马旭辉,王勇,姜万武,也尔肯,阿不力米提,杨新奎,郅琦,阿不都,盛国丰,王诚,斯拉木江. 1987. 塔什库尔干县山地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报告. 地方病通报(2).

蒋卫,史建勇,王信惠 等. 2004. 新疆阿拉套山发现鼠疫自然疫源地.地方病通报,19(4):22-26.

蒋志刚, 刘少英, 吴毅, 蒋学龙, 周开亚. 2017. 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第2版). 生物多样性, 25(8):886-895.

马鸣,李都 等. 2016. 新疆野生动物图览. 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史密斯(Andrew T. Smith),解焱,绘图:盖玛 (Gemma.F.).2009. 中国兽类野外手册.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邢睿,丫丫.2022. 新疆自然观察指南.北京:商务印书馆.

马勇,王逢桂,金善科,李思华.1987.新疆北部地区啮齿动物的分类与分布.北京:科学出版社.

王思博,杨赣源.1983.新疆啮齿动物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魏辅文,杨奇森,吴毅,蒋学龙,刘少英 等.2025. 中国兽类名录. 兽类学报,45(1):1-16.

于心,叶瑞玉,谢杏初.1990.新疆蚤目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备注:2023年6月,新调整的“三有”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公布,中国的所有 4 种旱獭都未列入名单。它们就如同跳蚤、苍蝇、蚊子、蝗虫和其他老鼠一样的,属于有害物种。旱獭并未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48045-1475315.html

上一篇:越冬有蝠(福)(Bats Overwintering in Urumqi)
下一篇:长寿黑鹳(The Longest-lived Black Stork in Europe)
收藏 IP: 49.118.205.*| 热度|

16 张珑 王从彦 郑永军 崔锦华 宁利中 杨正瓴 师永辉 张晓良 周忠浩 段含明 尤明庆 孙颉 雒运强 刘跃 李志林 xt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IP: 61.134.250.*   閸ョ偛顦� | 鐠э拷 鐠э拷 +1 [3]閺夊骸顒熺€癸拷   2025-4-6 17:27
娴犳牕鍚囬懖韫啊娑撯偓娑擃亝鏆€閹哄牆鍔圭€涙劧绱濇惔鏃囶嚉韫囧啯寮ч幇蹇氬喕娴滐拷
閸ョ偛顦�  閿涳拷 閹扮喕闃块懓浣峰焸閺夊孩鏆€閹哄牏娈戦崗铏暈   
2025-4-6 22:161 濡ょ》绱欓崶鐐差槻濡ら棿瀵岄敍锟� 鐠э拷 鐠э拷 +1 | 閸ョ偛顦�
IP: 60.25.164.*   閸ョ偛顦� | 鐠э拷 鐠э拷 +1 [2]閼煎啯灏熼懟锟�   2025-4-6 13:30
閺冩湹鍞稉宥呮倱娴滃棴绱濇担鍡氣偓浣风鏉堝牐澹堥懟锕€顨愰弬妞尖偓浣规¥缁変礁顨庨悮顔炬畱缁墽顨f稉宥堝厴娑擄拷!
閸ョ偛顦�  閿涳拷 閹扮喕闃块懠鍐╂殌閹哄牏娈戦崗铏暈閵嗗倽銆嬭箛鍐殺缁傚繗瀵栭懓浣哥暔鎼村嚖绱�   
2025-4-6 22:171 濡ょ》绱欓崶鐐差槻濡ら棿瀵岄敍锟� 鐠э拷 鐠э拷 +1 | 閸ョ偛顦�
IP: 223.72.64.*   閸ョ偛顦� | 鐠э拷 鐠э拷 +1 [1]鐠佺ǹ鐓块幍锟�   2025-4-6 06:54
閻鍩岄幃銊ュ瀻娴滎偆娈戦崗銊︾毌K濮濆奔缍旈崫浣碘偓濠勫煖閻栧摜娈戠粊婵堫洿閵嗗鎷伴妴濠呪偓浣哄煑娴滃眰鈧绱濋懗鑺ュ妳閸欐鍩岄幃銊ヮ嚠閻栨湹缈板ǎ杈ㄧ焽閻ㄥ嫭鍎忛幇鐔汇€冩潏淇扁偓鍌樷偓濠勫煑娴滄彃鍟撻惃鍕殠閺傚洩鐦查妴瀣剁礄閺夊骸浠�/鐠佹悂顥i悧鍫礆

閵嗗﹥妞傞梻鎾厴閸樿鎽㈤崕澶哥啊閵嗗绱欓悳瀣懄娴滎噯绱�

閵嗗﹨鍎楄ぐ渚库偓瀣剁礄姒涘嫮顥忛敍锟�

闂団偓鐟曚礁鍙挎担鎾搭唽閽€鑺ュ瘹鐎靛吋鍨ㄥǎ宄版惙閸欏倹鏆熺拫鍐╂殻瀵ら缚顔呴敍灞藉讲娴犮儱鍨庢禍顐$稊閸濅胶澧栧▓鐢告懠閹恒儻绱濋幋鎴濈发娑旀劖鍓伴幓鎰返閺囧绮忛懛瀵告畱閸欏秹顩妴鍌滄暏闂婂厖绠版导鐘烩偓鎺嶇堪閹懏妲搁棃鐐茬埗缂囧骸銈介惃鍕€冩潏鐐煙瀵骏绱濋張鐔风窡閸氼剙鍩岄幃銊︽纯婢舵碍娈╄箛鍐х稊閸濅緤绱�
閸ョ偛顦�  閿涳拷 鐠佸憡鏆€閹哄牊妲搁崗銊︾毌K濮濆瞼娈戞径褏缍夌痪顫礉閹存垶娴橀崚宄板煂鏉╁洦鍋�     
2025-4-6 11:361 濡ょ》绱欓崶鐐差槻濡ら棿瀵岄敍锟� 鐠э拷 鐠э拷 +1 | 閸ョ偛顦�

1/1 | 閹槒顓�:3 | 妫f牠銆� | 娑撳﹣绔存い锟� | 娑撳绔存い锟� | 閺堫偊銆� | 鐠哄疇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14 05: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