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医患矛盾是中国特色的一个具体体现 精选

已有 7323 次阅读 2015-6-26 22:01 |个人分类:国家时事|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中国, 医患矛盾

 医患矛盾是中国特色的一个具体体现

蒋继平

2015626

 

近段时间以来,中国发生了连续几次伤医事件,这些事件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应很强烈,影响很不好。因而,据说今年报考医科学院的学生数量很少,使医学院成为一个真正的冷门学科。

我平时对国际新闻很留心,但是,我很少看到国外有同样的伤医事件发生。在我的感觉中,医生是一个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是治病救人的崇高职业。因而,我认为中国目前非常紧张的医患矛盾是中国特色的一个具体体现,也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发展引发的必然结果。

中国社会在最近几十年来取得了经济上快速发展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整体上得到普遍提升,因而,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改善。这个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大地增加了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这个急速增长的需求远远超出了国家和社会可以提供的服务保障,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供不应求的事实。

那么为什么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会产生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呢?

首先是人们思想意识上的改变。人们在生活富裕起来后,就想着养生保命,以便更长久地享受幸福生活。这也是社会上有关养生护体的信息漫天飞的原因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人都非常关注自己的健康,而他们的唯一依赖就是看医生。在过去,贫穷的时代,谁在身体好好的情况下会去医院做健康检查?现在几乎所有的员工都会做一年一度的健康检查,即使是身体很正常也会这么做。这样就无形中增加了医院和医生的负担,造成医务设施的紧缺。

其次是客观条件也使普通民众可以到医院看病。人们的经济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后,就有能力支付医药费。有了经济保障,人们在身体感到不适的时候,就会自然地想到看医生,以尽快恢复正常的感觉。要是在经济很困难的时候,人们感到身体有点不舒服,一般是熬着,等几天就自己好了。我爷爷奶奶那个时候在农村,有点小毛病哪里会去看医生,最多乡村赤脚医生到家中诊断一下,然后开点药。现在的人,稍微有点伤风感冒,就上医院看病,大有大难临头的惊怕。

再者是各种公费医疗保险的普及。人们有了医疗保险,反正看病由公家出钱,无所谓,所以,心里对身体不放心,就去看医生。其实,许多“病人”并不是真正需要医疗处理的人。

在这种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一些真正需要医疗服务的人,就会觉得资源短缺,得不到及时的照料和应有的处理,他们就会觉得社会不公,或者对医生产生成见。这种结果,在极端情况下,就体现在暴力伤医上。

除了上面提及的这个趋势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人们的经济条件在短期内得到迅速的提升,可是,人们的教育水平和素养并没有在同样的时间内得到相应的提升。这个道理需要这样的理解水平:即年纪越大的人,越需要医疗服务,但是他们已经不再在学校接受教育了,他们的思想行为已经比较固定的了。这些人中难免有文化程度很低的,不讲道理的,是不是?

反正我觉得中国社会的医患矛盾是国际社会的一个特色,可以称为真正的中国特色,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结果,也就是中国社会体制,人文素养,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综合作用的畸型产物,是中国社会肌体的一个严重病灶。

对于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政府应该采取的积极措施是: 1加紧对各种医疗设施的建设。2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医疗服务人员。 3鼓励私人创办合格的医疗服务机构,并对其进行严密的监管。4利用媒体的优势,进行全民健康科普,鼓励人们用健身的方法来达到健康和养生的目的。 5彻底抛弃惟GDP的政策导向,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但是,仅靠政府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达不到预期目标的,要真正解决这个大问题,还需要广大民众的积极配合。对于广大民众本身来说,要把健康当成头等大事来看,要用健身运动作为改善健康的主要手段,要把讲究卫生当成一种习惯,要树立健康要靠自己,不要依赖医生这样的概念,要多学一些医学常识。

总之, 要有效地解决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每个民众是大环境中的一个份子,是组成整个大环境的一个因素,只要每个因子行为正常,那么,整个大环境自然就会正常了。

我乐观地估计,这个医患矛盾只是中国复苏过程中的一个短暂的恶梦,很快就会过去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3132-900851.html

上一篇:把做试验当成炒菜如何?
下一篇:美国学霸的择校取向
收藏 IP: 74.118.233.*| 热度|

11 陆绮 檀成龙 黄永义 李宇斌 赵凤光 陈珍珠 王家冰 张晓良 李方和 yunmu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5: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