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我对上帝的科学认知

已有 5301 次阅读 2012-9-2 02:17 |个人分类:个人学术观点|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上帝, 火星人, 宇宙文明

我对上帝的科学认知

蒋继平

2012年9月2日




我本人是一位科学家,原来是一位无神论者,现在是一位科学有神论者。出现这种认知上的转变,是由于人类在科学方面取得的进展给我的启示。不过,实事求是地说,我对上帝和神的理解可能不同于绝大多数基督教徒。换句话说,我是一位科学的圣经信徒。

现在我来谈谈我对上帝的科学认知。首先,不管在哪一本英文圣经中,上帝的英文表达总是一样的,那就是:GOD。同样,不管在哪一本中文圣经里,上帝的中文表达就是上帝。然后,我通过对圣经其他部分内容的研究,发现GOD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代表,而是一个集团的简称,也就是一个英文的缩写词。这个缩写词的全称应该是:Group Of Developed。翻译成中文应该是先进集团,或者发达集团,或者精英集团。而上帝的中文意思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群体,可以理解为天上的帝国,或者上苍的帝国

GOD不是一个个体的代表,而是一个集团的代表的证据在哪里呢?

The Holy Bible Containing the Old and New Testaments published by 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er-day Saints (King James Version, 1992) had the following content:

And God said: let us make man in our image, after our likeness Genesis 1: 26)”

由香港圣经公会印发的新旧约全书是这样翻译这段话的:

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

以上圣经上的陈述清楚地表明了上帝是一个复数,而不是一个单数。

我的进一步理解是,圣经的原始版本可能用的都是大写字体,所以,其缩写词和一般的词不易分辨,而GOD在宇宙的另一个文明中心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代号,不需要特别的标明。正如今天在地球上的USA一样,代表着美国的意思,大家都知道这个缩写词的意义。

在科学知识还很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充分理解上帝的真实意思,因为宇宙先进文明的科技程度比我们人类目前的科技程度要高级的多,所以, 我们人类目前的认知程度和科技水平还不能做到这一点。可幸的是,最近几年来的科学进展,尤其是空间技术上的进展,为我们在科学上进一步理解上帝提供了途径。

我结合当代科学的所有信息,认为上帝(GOD)是一个客观宇宙存在。这个上帝就是宇宙中的一个高级文明的社会组分。是这个高级文明开发了地球。

我的理解是,上帝实际上是一个天上的帝国,也就是另一个具有高级智慧生物的星球的物种。这个天上的帝国很可能是火星。这是因为火星比地球可以更早地具有孕育生命的条件,它比地球离太阳远,因而冷却的快,在地球还很热的时候,它就具有适当的大气温度条件供生物生长了。当然,火星的宇宙文明可能来自于其他更早的星球。

当火星人的社会发展到一定的文明后,产生了一个发达集团,就像今天地球上的G7集团一样。当时,火星的自然资源已经快要用尽,而且火星的环境已经非常恶化,这个发达集团开始对地球的探索和开发。这个集团有好几个不同的代表组成,就像今天的地球上一样,可能有黑人,美洲人,印度人,日本人,中国人,和白种人等。所以,当这个集团已经完成对地球的改造,认为地球已经适合高级智慧生物生存的时候,他们就派各自的代表到地球上来(按照我们的形象造人)。今天地球上的太空活动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一些科技发达的国家计划把自己的宇航员送到火星去(回娘家?)。

所以,对于地球人来说,火星人也许就是上帝。

当地球人在将来迫于环境条件的恶化,必须离开地球去开发金星时,地球人本身就成为上帝了。因为对于未来的金星人来说,地球上来的人就是上帝。而在那个时候,由于运载工具的容量非常有限,只能在每个民族中选上一些代表到金星去(按照各自的形象在金星造人)。

因而,我对上帝的理解是,上帝是一个宇宙客观存在,是宇宙中智慧生物的一个总称,是在宇宙中循环往复的,是从一个星球到另一个星球不断地迁徒的,具有创造一切的能力,因而,是永远也不会灭亡和终止的。这也是圣经上说的上帝是万能的,是永恒的,是一切的一切的科学道理。

所以,在我看来,目前的地球人是上帝的孩子,还没有充分成熟。上帝是父,人类是子。人类在充分成熟后,本身就成为上帝的一部分了,也就是可以成为父了,不过,这个父是对于下一个被人类开发的星球生物而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3132-608303.html

上一篇:中国人在美国感到的十大不爽
下一篇:中国应该把空间探测的注意力放在火卫二上
收藏 IP: 98.208.235.*| 热度|

8 武夷山 齐伟 何宏 吴云鹏 崔全顺 陈飞 kexuenuli pingy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21: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