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工作者的情绪对科研成效的影响
蒋继平
2011年7月10日
人都有情绪,越是正常的人,越是会有情绪。 科研人员也是人, 只是属于具有特殊知识才能的一群人, 所以,科研工作者也会有情绪。
人的情绪一方面可能会受到本身生理周期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会受到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 因而,人的情绪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这种变化时好时坏,就像江河大海中的波涛,一浪接着一浪, 奔腾不息, 滚滚向前。
不管是男人或者女人, 我们的生理上总是会出现“情绪周期”。 这种情绪周期是由动物的生物节律造成的。 不过这种节律随人而不同,有的人节律明显,有的人不明显。 在这一点上,女人比男人较为明显。一些研究表明, 情绪节律周期大约为28天。
情绪节律周期影响着人们的创造力,理解力和对事物的敏感程度。 情绪高潮期, 人们往往表现得精神焕发,趾高气扬, 心情舒畅;情绪低潮期, 会感到悲观失望,心情郁闷, 脾气暴躁。 据说,女人在月经来潮的前几天, 会出现心情低潮的现象, 会有悲感,懒惰, 诅丧和厌世的感觉。
人的情绪也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首先是周围人文环境的影响,您身边的亲人, 亲戚, 朋友和熟人, 以及办公室, 实验室的上级, 下级和同事的情绪会自然而然地感染您的情绪。 要是您身边的人持有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 那么您就会感觉到生活上积极的一面, 反之, 则反。 环境条件也是一个影响您情绪好坏的重要因素。 在鸟语花香, 清静舒适的环境下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情绪就会好一些; 而在臭气熏天, 酷寒闷热,蚊虫叮咬的恶劣环境下工作,肯定是一种折磨,情绪肯定不会好。
因为情绪影响着人们的创造力,理解力和对事物的敏感程度, 所以, 科研工作者的情绪直接影响到科研的成效。 我想大多数科研人员都有切身体会, 那就是在情绪不好的时候, 比如说, 生病的时候,或者与人吵架很生气的时候, 或者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下, 其工作效率一定低下。 这种低下的工作效率是由草率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导致的。 这是因为人在情绪不佳的情况下通常会心情暴躁,敷衍了事,不会认认真真地去做好应该作的事。 记得有一次在培训一位德国女科学家的时候, 问她对她正在进行的一项实验的感觉时, 她说这完全取决与她本人的情绪, 要是在她情绪好的时候,那些被她用来作实验的植物就幸运一些, 要是碰到她情绪不佳时, 几乎所有的实验材料就跟着倒霉。 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感觉, 所以, 我觉得她说的是实话, 也是经验之谈。
显而易见, 科学家要做好科研工作, 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正常的情绪。 而要有一个正常的情绪, 就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也许这就是一些优秀的科研单位不惜重金营造一个舒适的实验室的主要理由。 这些实验室宽趟明亮, 清静整洁,秩序井然, 在里面工作身心舒畅, 情绪颇佳, 创造性思维活跃, 因而,科研效率倍增。
对于科学工作者本身来说, 我们首先应该尽量学会控制自己情绪的本领,其次要根据自己的情绪周期来安排实验, 在情绪低潮时, 尽量少做实验, 在情绪高潮时, 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中去。 这样做的话,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