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振兴农村的道路在何方?

已有 3138 次阅读 2018-2-7 08:07 |个人分类:中国农业|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农村, 农业, 农民, 社会保障体系, 中央一号文件

振兴农村的道路在何方?

蒋继平

2018年2月6日


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出来了。 正如我的意料之中, 今年的一号文件仍然是关于农村的话题。 今年的一号文件的题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全文一万六千多字。 普遍认为是全面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

文件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业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文件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基本形成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有的目标。

文件分成若干部分和层次描绘了乡村建设的方略蓝图。

一。 促进农村散户和现代化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 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化服务,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

  • 帮助小农户对接市场。

  • 发展多样化的联合和合作, 提升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

  • 发展生态农业, 设施农业,体验农业, 和定制农业。

  • 改善小农民的生产设施条件, 提升抗风险能力。

  • 研究制定扶持小农生产的政策意见。

二。提倡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建立家庭工场, 手工作坊, 乡村车间, 鼓励在乡村地区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

三。 拓展农业的生态功能。

把发展森林草原旅游, 河湖湿地观光, 冰雪海上运动, 野生动物驯养观赏等产业和观光农业, 旅游度假,健康养生, 生态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农业的第二产业链。

四。鼓励工商资本下乡扶农。

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战略行动, 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 配套设施建设补助, 税费减免, 用地优惠等政策。

五。 保护好农民利益。

六。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读了这个文件, 联想到最近十几年来中央的所有一号文件都是有关农业和三农问题的话题。实事求是地说,也是我的真心话, 我觉得现在的中国高层确实有为民办事的意愿和决心, 真心实意地为广大群众谋利益。

但是, 不知怎么搞的, 十几年来对农业的重视却好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而且在我的印象中, 现在的农村和城市相比, 差距显得更加悬殊。

每当夜深人静,我难以入梦乡的时候, 我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中国农村的境况和农民的生活状态。我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会有这种想法。

大概是因为我自小生在农村, 长在农村的缘故。现在除了我和夫人, 两个孩子在美国外, 我的所有至亲都在中国的农村, 包括接近90高龄的老妈和已经都在退休年龄的四个兄弟们。思乡是漂泊异乡的人的一种共病。

作为一个一生奋战在农业战线的科学家, 我对农村, 农民和农业有着非常深刻的情感。 我倾尽毕生精力为改善农作物的性状而奋斗不息。

我想美国几乎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村了, 大型农场的生产几乎都是属于工业化了。中国何时才能走到这一步。 当然中国的情况很特殊, 人多地少, 几千年来养成了分散经营的自给自足的生产习惯, 很难一下子改变这种习惯。

在这样的深思熟虑中, 我觉得中央高层的方略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虽然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强调加强农村工作, 帮助农民改善生活,几乎事无巨细地考虑到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但是, 却忘了与农民利益至关重要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现在中国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对广大农民十分不公平。现行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几乎将农民排斥在外。这样一来, 农民到了年迈体弱的年龄还得依靠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存。

正是这个体制的不公平, 几乎所有农村人都想尽办法逃离农村而进入城市有社会福利保障的体系。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得依靠人来执行和完成。 如果农村有能力从事农事运作的人都离开了乡村, 谁来担当农事运作的重任?

所以, 要是我是中央高层的决策者之一的话, 我一定会极力提倡修改现行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使整个国家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适用于每一个合法公民。 这样的话, 农民也就会得到老有所养的依靠。只有在这种公平的体系下, 才能使农民能够安心在乡村从事繁重的农事运作。 要不然, 任凭国家的口号喊得最响, 也不能从根本上解除农民的疾苦和贫穷。

从最基本的公平原则来说, 农民也是国家的公民,应该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而且, 当国家需要的时候, 总是农民向国家提供他们的优秀儿女去当兵护疆卫国。 国家难道没有责任让他们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3132-1098767.html

上一篇:只有两类家庭把孩子送课外辅导班或者请家教
下一篇:为什么生物的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不如理化
收藏 IP: 71.208.135.*| 热度|

3 韦恒叶 庞晓明 张士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5: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