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水.熵.复杂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w 张学文的文章,涉及气象、水分、熵、统计、复杂性、一般科学等

博文

冻雨是合格的科学名词吗?

已有 5875 次阅读 2011-1-3 21:50 |个人分类:气象|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冻雨, 科学名词, 雨凇

冻雨是合格的科学名词吗?

张学文,2011.1.3

据报道,2011年伊始就是“冻雨”出现在贵州、湖南,它严重影响着高速公路的通行和电力、通讯电缆的安全

我要请教的问题是“冻雨”是个合格的科学名词吗?

一个科学名词应当有相当的确切性,一种大众认可的自然现象应当是可观察,最好还是可测量的。可“冻雨”这个所谓的“天气现象”,究竟是什么,它可观察、可测量吗?

查百度和气象网站上对冻雨的解释,说冻雨是“过冷却水滴与物体碰撞后立即冻结的液态降水”,并且说这是“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

现在问冻雨可观察、可测量吗?它是合格的科学名词吗?

1.         大家知道降雨是可以看得见的,这包括降落中的雨点是可见的以及落地的雨水厚度是可以度量的,它就是所谓降水量,以毫米计量。现在的问题是所谓“冻雨”过冷却水滴,看得见吗?它会落到地面上吗,它也有降水量?情况是报道冻雨的严重性的新闻很多,但是我们用眼睛看不到过冷却水滴,用手也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地面也自然也测量不了它的降水量。气象学家所谓的冻雨自然现象本身是大家都看不到的对象!

2.         人们会说冻雨形成了电线结冰严重危及了输电线的安全,我说是的。结到物体上的冰壳后果很严重。但是这些冰壳一般称为“雨凇”。所以应当把它称为雨凇(结在物体上)而不是冻雨(没有雨滴和降水量)。要明确,危害我们的是结在电线等物体上的雨凇,而不是眼睛看不到的水滴(气象学家说是过冷却的水滴)。

3.         有人会说电视不是也有向公路上撒盐,避免打滑的镜头吗?这说明地面也结了冰!在此需要说明,根据我的经验,下了雨时如果地面温度在零度以下,就会结冰,这是十分危险的自然现象,它使汽车,行人几乎都不敢行动。但是这时下的是雨,它是看得见,可以测量降水量的降水。而这时我们不需要使用“冻雨”一词(那些水滴是否为过冷却的是无所谓的,也是一般测量不到的。所以不宜随便戴上“冻雨”的帽子)。请不要把降落到低温公路上的雨水说成是冻雨。冻不冻并不简单地由雨滴温度所决定。

4.         根据我的经验,电线、树枝结冰多出现于冷雾(而不是高层的云里掉下来的水滴)里,那里的雾滴遇上更冷的物体而凝结就形成了雨凇。结在电线,物体突出部分的冰壳的数量固然与雾滴有关,但是也与该物体的温度比一般物体更低有关,而且与风有关。这时地面可以湿滑一点,但是地面结的冰远没有树枝、电线多。暴露的小轿车顶上的温度比地面低,车顶可以结上冰壳,而地面则难。雨下到冷地面结成冰,与电线结冰是两个有区别的自然现象,它们并不同时出现。前者后果严重,出现机会少,但是我们不需要用冻雨一词来描述它,后者形成于雾中,也不需要冻雨这个词来描述,直接说出现了雨凇就可以了。

5.         降雪会影响公路交通,降雨落到温度低的公路上形成结冰会影响交通,电线、树枝、以致汽车车体上形成结冰会影响电力、交通这些都是对的。但是冻雨不能代表它们中的任何一个现象。而冻雨是一个内容含糊的词,在我看,它不是科学名词。在天气预报中使用这个词不妥当。

6.         是的,按照冻雨定义,它是“过冷却水滴与物体碰撞后立即冻结的液态降水”,那么冻雨究竟是冻结前看不见的“水滴”,还是冻结后的“冰”?“冻雨”具体指认的对象是什么,它如何观测、测量?“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承认的这个定义是否存在概念不清问题?不用这个含义不清楚的词,气象科学、天气预报就难以推进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24-400694.html

上一篇:勤于笔耕的院长--张家诚
下一篇:这里真冷—新疆.乌鲁木齐
收藏 IP: .*| 热度|

3 周少祥 许培扬 姚俊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9: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