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无人员可以获得诺奖?!
张学文注,今天无意间看到王德奎的一文结尾,谈及没有学术头衔的人(我国对他们尊称“民科”)在国外居然也可以获得“诺奖”。这确实让人吃惊...
下面是王德奎的文字(红色是我加颜色)
最后来谈一点感受:一生选择钻研纯科学难题的人并不多,终生坚持的更少;获得成功的人除专业科学家之外,科学圈之外几乎微乎其微。即选择钻研纯科学难题,纯粹是个别人的爱好;当然创新型人才所必需的最重要特质,不应只是单纯的“兴趣”,而应是“使命+兴趣”。但因生存的困难很大,而并不是绝大多数人的兴趣,也对。
所以我们赞同类似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教授说的话:“年轻作家们把自己的眼光,跳出自己生活有限的范围,看到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同时,现实一点,尽量不要专职写科幻。‘不然你的生活可能会面临巨大的困难。现在的科幻市场,也能养活作家,但可能让你生活变得吃力。这样反而会把你的创作热情会熄灭。最好作为一种业余爱好,等你发展到一定程度,能维持自己生活,再变成专业’”。
2023年10月18日世界科幻2023大会在成都开幕,刘慈欣教授接受媒体专访。由此我们看到《中国科学报》10月18日,发表记者杨晨采访文章《刘慈欣:中国科幻发展的最大机遇就是中国发展本身》,也就有此类似联想。而复杂超过功利、现实,还因数学政治,并不全如世界著名数学力学家石根华教授所说:“科研中什么最难?创新最难,而灵感是创新的一把钥匙。要找出自己学过的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这样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活的知识,才能灵活运用”。
石根华教授,1939年生,河北唐山乐亭县人。1963年毕业于北大数学本科,1968年毕业于北大数学硕士研究生。1980年赴美国留学,1988年毕业于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伯克利大学教授。他在数学上的成功成果,仍是兑现到工程实数对象上的。
2023年10月22日《中国科学报》,发表同济大学教授樊秀娣主任的文章《得诺奖的“三无”人员,在国内能拿到科学大奖吗?》,说得很好。她说:国庆期间,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正式揭晓。获奖人之一、美国科学家考里科引起了很多人关注。主要因如考里科这样“无单位推荐、无职称、无科研团队”的“三无”人员,在国内可能被授予科学大奖吗?该问题背后,反映希望科研成果评价,不唯成果主人的年龄、性别、职务职称、学术头衔、学历资历、“帽子”和“门派”等因素,而唯成果质量和贡献本身的心声。
樊秀娣教授说,更糟糕的是,由各种人才计划项目而来的“帽子”,人才被“概念偷换”,成为优质、拔尖人才的代表,并在客观上几乎通吃了各种学术资源和奖项。说白了能否借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提名制评价方式,由评奖主办方组织权威专家筛选并最终确定获奖人员?这样既可免去申报人为准备材料而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又能让各种虚假包装以及因评选而起的拉帮结派、行贿受贿等伎俩无用武之地,还可以强化评价主体的责任意识,选拔出已产生重大影响并获得同行广泛认可的研究成果,为优秀科研成果和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樊秀娣教授的说法是可行的,但“各种人才计划项目”评奖,仍是以兑现到工程实数对象上的成功成果为主的。诺贝尔科学奖项目也如此。“磁力线”这类像“虚数物质”的东西,国内外学者,至今有人发文承认它是“物质”吗?当然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也授予过89岁的英国数学家彭罗斯,是因他“由于发现黑洞的形成是广义相对论的一个有力预测”而被授予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这是一件众望所归的大喜事----彭罗斯研究过量子里奇张量引力效应的作用线,也类似“磁力线”这类像“虚数物质”的东西;并且彭罗斯说大尺度圆周旋转运动中,里奇张量引力速度有分为“光速”和虚数“超光速”两部分的,分别对应旋转物体映射不动星球的对面和背面。
彭罗斯作为一个数学家,能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并不奇怪。虽然他是1965年1月在爱因斯坦去世10年后,为了证明黑洞的形成是一个稳定的过程,彭罗斯用数学“奇点”证明了黑洞确实可以形成,指出广义相对论导致了黑洞的形成,并进行详细描述----这篇开创性的文章至今被视作爱因斯坦之后对广义相对论的最重要贡献,而且他也称为新脑洞物理学的开创人物之一,但这种人在全世界是极少数。
把对写作科幻小说的爱好,类比选择钻研纯科学难题的人爱好,虽然科幻中也包含有许多类似虚数的事物,但这类“虚数的事物”不懂高深科学理论知识的普通人,仍然是容易懂得的。而钻研纯科学难题所作出的基础理论推导,普通人几乎听不懂,也不感兴趣。而且成功解答难题,不是几天、几月的功夫,而是数年、数十年的功夫。其次科技圈外人很难在单位和国家立项,没有科研资金来源,出差考察、买书订杂志、写作实验等花费,要个人想法。
因为我们钻研自旋与非自旋产生正反粒子不对称性难题的兴趣,是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的,60多年来的坚持,深切感受创新发展科学的机遇,并不取决于纯科学难题本身,也不取决于有兴趣的人、出版人、出版方;第三极基础理论建模发展的最大机遇,是中国发展本身;发展到现在,需要有一些重大的变革,才能恢复它自己的活力。
至于这种变革是什么样的?正如刘慈欣教授说说:“我觉得只能等时代来回答,我真的不知道”。第三极基础理论建模不像人工智能题材,有国家、种族、文化、信仰的区分。尽管它也有这些因素,但总的来说,第三极基础理论建模里,人类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
钻研纯科学难题的人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我们都是一个整体,都生活在这个尘埃上的。但第三极基础理论建模是最能够引起不同文化、不同种族、国家的人们共鸣的一种人类命运共同体题材,因为它所描写的类似“柯猜”----是1904年庞加莱提出被列为七大“数学世纪难题”之一庞加莱猜想的“庞加莱外猜想”:与空心圆球内外表面所包围的时空映射点内和点外,共形循环翻转,对映“科学是生产力”是一种不“撕破”翻转,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描写的噩梦、危机也是人类要共同面对的噩梦和危机,而成为连接全世界不同文化的桥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