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水.熵.复杂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w 张学文的文章,涉及气象、水分、熵、统计、复杂性、一般科学等

博文

张家诚院长

已有 4950 次阅读 2022-12-27 15:54 |个人分类:朋友的文章|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张家诚院长

张学文,2022 12 27

我的电脑中存有一个文件,是关于曾经任过我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的张家诚研究员的事迹的。我现在无力进一步核定此稿的背景,仅知道是2010年经过其本人核定的稿子。现在把它贴在下面张学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家诚
    张家诚,男,(湖南省省溆浦县人。生于1927年。中共党员(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留苏副博士)。(曾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第一副院长,主持工作)。中国气象学会气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气象组织气候专业委员会委员。
    张家诚先生1945年考入湖南大学机械系,未入学,后考入昆明美军译员训练班,解散后,进入西南联大先修班,转清华大学电机系学习,后转入气象系,1948年3月到解放区工作,分配在冀察热辽中央分局《群众日报》从事通联工作。1949年回清华,在没有学过俄文的情况下利用课余时间逐字查字典翻译了《综合气候学》,在50年代由农业出版社和财经出版社出版。
    1951年分配在中央气象台工作,曾担任局长秘书兼翻译。见习期间完成塔巴诺夫斯基平流动力学方法的著作与一些苏联论文的翻译,均已专著单独发表或用论文形式在<气象学报>发表.
    1952年5月申请回中央气象台当预报员,1953年担任预报领班。1954年进入北京俄语专科学校学习俄语,1955年9月赴前苏联列宁格勒水文气象学院读研究生,专攻长期预报。除完成学位论文外,根据苏联季风与平流动力学预报方法的一些原理完成专著<大型天气过程分析的几个问题>,由科学出版社于1960年出版.
    回国后,他担任中央气象台中期预报组组长,1958年改任中央气象台长期预报组组长,文化大革命后参加五七干校,从事犁田与后勤等劳动.1972年被任命为中央气象局气象研究所一室负责人,后任主任,1978年在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后改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担任天气气候研究所所长。1985年任第一副院长,主持工作,在党内曾兼任过小组长,支书记等职务。1993年3月从主持院务副院长岗位离休。
    1998年后多次被收录于《国际名人录》,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特邀咨询委员会委员和美国名人传记研究院均颁发“海外研究顾问”聘书。
    张家诚先生刻苦钻研,长期活跃在气象科研界,他担任过长,中,短期预报的基层业务的技术领导工作.文化大革命后,从事研究工作,直至离休,获得两次全国奖与多次部级奖.
    从1973年起,他主持全国历史旱涝变迁研究,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其主要成果《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1982年由地图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外被认为世界年代最长历史气候图集,广泛流传应用。1975年与青海省气象局和南京气象学院联合组织青藏高原科考,后主持青藏高原百年温度预测的探索,为青藏铁路修建设计单位提供近百年温度和冻土趋势参考.主持编写我国第一本气候变化专著《气候变化及其原因》(1976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以上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
    1979年,张家诚先生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在大会上作了《中国气候变化与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大会报告,报告中最有影响力的是中国五百年旱涝研究的成果。在以后的若干年里,该图集在国际气候学术界发挥重要影响。
    1980年,受亚太地区气候会议领导小组的委托,起草会议论文《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可能影响》。论文提出气候变化的数量评估,得到与会者的好评,在1990年第二次世界气候大会召开,主持起草第一部<中国气候计划>,用作国际交流.应邀担任大会报告《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的第二撰稿人,张家诚先生在大会上作了补充发言。在第一、二次世界气候大会上,他是我国唯一的一位大会发言者。
    1982年在华盛顿参加了气候专门委员会,访问了亚利桑那大学的年轮研究室。日本的《科学朝日》约请不同国家的6名气候专家就当前气候变化发表意见,张家诚先生为中国受邀者,在该刊1985年3月号《冰河期再来的讨论》中刊载了有关活动的摘要。
    1974年在杭州召开的全国应用气候会议上张家诚研究员的主题报告突出了应用研究在气候学中的理论意义。认为应用气候学是气候学与技术科学间的边缘科学,其意义不仅推动气候应用,而且也推动气候学与有关学科的理论认识,使理论与应用二者之间产生良性循环。
    20世纪80年代在承德召开的全国能源气候会议上,张家诚研究员作了主题报告《能源气候与气候能源》。报告提出,研究能源开发与应用中的问题属能源气候,研究日光能、风能等问题是气候能源。二者互相联系又各有其内容,是促使气候学与技术科学的双向发展的两个学科的前沿领域。
    1984年在兰州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干旱学术会议,张家诚研究员在主题报告中阐述了三个问题:一是查清西北地区水量及其收支情况是首要问题,二是西北干旱和华北干旱是完全不同的,三是气候工程,如精耕细作保持土壤水分和利用塑料薄膜及以塑料大棚等的农业工厂等问题。
    1988年由河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社了张家诚研究员著《气候与人类》一书,书中对气候学开始向人文科学领域发展的丰富内容首次作了系统性阐述。
   由于上世纪50年代老一代气候学家卢鋈、朱炳海等出版了第一代中国气候专著。到1980年,国家已经完成了全国台站30年气候资料的整编,所以已经具备了出版第二代中国气候专著的条件。张家诚先生和林之光先生合作,于1985年出版了第二代《中国气候》.该书根据建国后丰富的气候资料,不仅对中国气候现象进行了如实的描述,而且突出了不同时间尺度层次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很多体现当代研究水平的气候总结。其中张家诚先生担任气候学的定义,意义,发展历史,季风理论与大气环流,资源与灾害评价,气候变迁等新问题的阐述.台湾、美国先后出版了此书。该书在国内外至今仍是有广泛影响,尚无新一代中国气候问世。
   张家诚先生认为中国气候最大的特点是受东亚季风的影响。而东亚季风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大面积的副热带季风,它以极地气团与热带气团之间的极锋为其界面与降水带,因而根本不同于印度或南海的以赤道辐合带为两种季风的界面与降水带。特别是在季节的转换上,东亚的夏季首先受到印度春季的暖中心的影响,随着它的加强与扩大,沿西风气流向东影响东亚从冬季向夏季的变化过程。由夏向冬的变化是从北亚大陆开始,并以冷空气活动的形式向南推进.
    1982年受世界气象组织的邀请,张家诚先生参加了讨论厄尔尼诺的学术会议,会上发表了著作《1982—1983冬季东亚的若干气候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作了战略性的评估。他提出人类对气候的影响,是一个无限发展对有限环境的问题,人类发展应科学规划,否则迟早必将超越环境承受能力。因此,即使全球增温的论据有误,但全球增温的提出也提醒了人类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气候的变化。
    以后,张先生在全国各大区组织了“全国与区域气候研究”,其成果写成了中国第一部十卷本的《中国气候丛书》,张家诚先生是丛书的主持人与总论卷的执笔人之一。
    张家诚先生在1993年离休后,继续进行气候问题的研究。比如在干旱与山区问题上,纠正了人们的误解。他指出,对陆地而言,雨水是水分的唯一来源,但雨水并不等于水资源。由于雨水有很大的阵性,两次降水之间可以长期无雨,而人与生态系统对水资源的需求是连续的,因此把阵性的雨变成稳定水资源的唯一途径就是把汛期雨水储存起来,使之处于随时备用的状态。不同的储水方式产生不同的水资源。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土壤水,而在传统的水资源的统计值中恰恰没有包括土壤水,这就造成水资源概念的混乱。可是群众的实践经验又集中在土壤水分的开发利用上。1990年,中国水利学会创办了全国性学报《水科学进展》,张家诚先生担任编委,离休后在此刊物上发表了众多的文章,后来汇集在《季风与水》这本文集里。
    1992年张家诚先生曾向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环境危机中的人类与自然界”国际研讨会递交了题为《中国社会经济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论文,后发表在会议文集上。这次会议给他产生了极深的影响,由于会议并没有讨论环境科学的具体问题,而是讨论走出环境危机的指导思想,与会者竟然一致肯定中国古代以儒家为代表的学术思想正是人类走出环境危机的指导思想。这就使他充满活力地去探索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与科学的关系。从中发现在中国古代确实存在一个广无垠、深无底的知识海洋,而且已经结合成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伸向所有的知识领域。为表述自己对中国古代哲学与伦理思想的科学内涵的领悟,他连续出版了《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等一系列著作。
    张家诚先生重视气象科普工作。他认为任何科学问题的核心道理都是简单的,但通常都有着复杂的名词术语、公式和技术包装,使得科学给人以深奥难懂的印象。科普工作的任务就是绕过这些包装,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和事例以及生动活泼的语言直指问题的本质。科普除了对儿童及外行人进行科学教育外,更是科学家了解兄弟学科动向与核心内容的重要信息来源。科普的价值在于学科间发挥相互沟通和凝聚的重要作用。所以张家诚先生对待科普作品十分严肃,每文必有新的观点,要求文字简练、逻辑清晰。正因为这样,20世纪90年代初,他更系统在《气象知识》、《中国气象报》上发表气象科普文章。在此后的20年内,投稿超过150篇。他曾多次获得全国科普创作一、二等奖。曾担任过中国气象局局长的秦大河先生多次在各种会议上谈及他科普文章中的科学哲理。
    张家诚先生的科普文章一般先有科学想法,并依据个人广博的知识和逻辑联想,联系具体实践的最新动态,而无需太多的数据与科学词汇,适于在离退休生活中进行。有趣的是,一次张家诚先生看到一则消息报道说,以色列以高于海水淡化的价格从土耳其进口淡水,评价后,他发现海水淡化的成本已经满足了商业生产的条件,加上他早已形成的关于海水提炼厂的想法,于是在《中国气象报》上发表了两篇文章,并寄给了有关人员,不久就收到海洋局的回信,告知国内海水淡化已经实现了低于自来水生产成本。这对水资源危机而言无疑是令人鼓舞的成就。
    张家诚先生重视人才问题,1983年曾在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人才问题初探》一书。书中论述了人才的定义,素养与成长,选拔诸问题。他在气象科学院任职期间,为了培养科研人才,解决当时在工资和职称评定中的重重矛盾,重点办了两件事情。一是提出创立科技人员的业绩考核制度的计分方案,为各项评定工作提供客观的定量参考指标,率先建立了论文作者署名制,进而建立一个以个人责任与成果为基础的业绩考核评分制度,这样就能实现业绩的定量考核标准,同时也解决了双肩挑的科技干部的多劳多得的问题;二是建立气象科学研究院自己的经济收入渠道,当时气象科学院拥有一个相对先进的工厂,还有各种实验室和计算机,这在当时尚属社会上比较珍贵的资源,都是可以对外开放从而创造收入的。这想法曾得到中国气象局党组的肯定并作为试点单位。
    张家诚先生在职期间曾培养十余名硕士研究生,在离休时,中国气象局正式建立博士生制度正在蕴酿,未带博士生前既已离休.

 

       主要著作
   张家诚先生是位气象科技界的高产作者,可惜的是,他过去没有保留和登记自己文章的习惯,所以曾经发表过多少文章,已无法统计。目前能够找到的有:《中国大百科全书》、《当代中国气象学》、《大型天气过程分析的几个》、《长期天气预报方法论概要》、《人才问题初探》、《季风》、《气候与人类》、《气候变化四问》、《我们赖以生存的气候资源》、《再见,厄尔尼诺》、《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东方的智慧》、《孔子与科学》、《智慧的宝藏》、《科学与日俱进》、《挑战与机遇―论科学与时俱进》等。
    由张家诚先生主编兼主要作者的著作有:《气候变迁及其原因》、《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中国气候》、《地学基本数据手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1991--2000年中国国家气候计划纲要》、《中国气候总论》、《中国自然丛书》、《中国气象洪涝海洋灾害》等。共约30余部.
    还有用日、俄、英文在国外发表的论文约十余篇。

 

又,我(张学文)曾经为他写过一个博客

勤于笔耕的院长--张家诚

张学文2011.1.2(是我补充到百度百科中的张家诚条目的文字)

张家诚研究员,气象学家。湖南溆浦人(1927.7-)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气象系。1958年获苏联列宁各勒水文气象学院地理学副博士学位。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所长,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写有论文、科学条目、科普文章多篇。

他少年时代就开始自学,善于思考,笔耕勤奋。我与他接触不多,但其朴实、勤奋给我深刻印象。他与林之光合著的中国气候一书,对我帮助很大。退休后发表的著作很多,也是他一大点。

张家诚个人著作有:

1.      大型天气过程分析的几个问题,科学出版社,1961

2.      长期天气预报方法论概要,农业出版社,1981

3.      人才问题初探,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4.      季风,气象出版社,1984

5.      气候与人类,河南科技出版社,1988

6.      我们赖以生存的气候资源,气象出版社,1998

7.      气候变化四问,气象出版社,1999

8.      再见厄尔尼诺,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

9.      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地震出版社,1999

10.  东方的智慧,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

11.  孔子与科学--21世纪科学新模式报价,气象出版社,2007

12.  智慧的宝藏,金城出版社,2008

13.  挑战与机遇,气象出版社,2009

14.  季风与水,气象出版社,2010

作为主编或者主要作者的著作:

1.       气候变迁及其原因,科学出版社,1976

2.       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地图出版社,1981

3.       中国气候,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 (林之光是第二作者)

4.       地学基本数据手册,海洋出版社,1986

5.       1991-2000中国国家气候计划纲要,气象出版社,1990

6.       中国气候总论,气象出版社,1991

7.       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气候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8.       中国气象洪涝海洋灾害,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24-40020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24-1369376.html

上一篇:通用的量纲—个
下一篇:应当由中国创立盆地气象学
收藏 IP: 110.152.166.*| 热度|

15 檀成龙 尤明庆 周少祥 崔锦华 张晓良 孙颉 杨正瓴 杨学祥 周忠浩 刘钢 胡泽春 谢钢 武夷山 宁利中 王成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3: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