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水.熵.复杂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w 张学文的文章,涉及气象、水分、熵、统计、复杂性、一般科学等

博文

增加新疆水资源的简单方法—不妨试试看

已有 3832 次阅读 2022-5-17 11:07 |个人分类:水资源|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增加新疆水资源的简单方法不妨试试看

张学文,2022 05 13-17

最近考虑到搞一点水分蒸发-凝结实验以致水分循环实验的问题。向深盆地一次性调水,可以让盆地多年降水量加大是个思路、例子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24&do=blog&id=1337263 

另外记得我也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如果真的向新疆调水,那么你让这些调来的水在低处蒸发(农田)还是在高处(农田)蒸发?

 

为什么提这个问题?低处可是热量多,作物容易生长的地方呀!

考虑这个问题因为我注意到新疆的高处的空中水循环速度的远比低处要快。即你让调来的水分在山区(农田中)多蒸发,它可能进一步使得降水量增加,而你在低处让水分蒸发(农田中),它可能仅仅有一次性的好处—-当年的农田得以灌溉。而在促进降水方面无能为力。

现在我提出的水分循环实验的预期是:在高处截留山里的河水(即无需你从远处调水),让这些水分就在山区(山麓)蒸发,其结果可以(我预期)增加山区的降水量,即其结果反而是让山区降水进一步增加,从而使得流出山区的河水加大

你有数据支持已经理论分析吗?

可以说有!

 

我曾经计算、公布过一个全国的全年水分循环次数图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24-927104.html 在哪里全国水分循环最快的地方是我国东部、南部。哪里水汽大约1年循环40次。  而新疆的广大地区则是一年循环10次的水平。但是在新疆的一些山区,其每年平均的水分循环次数与我国东部差不多甚至更快

下面的表来自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24-923054.html   它一方面说明新疆一般的地方水分循环很慢,蒸发的水分都跑到远处去了,但是在海拔高的山区(小渠子,大西沟),水分循环确实比多雨的南方不差,甚至更快。更快的含义是蒸发的水分几乎是就地变成降水再返回地面。


天山剖面






气象站号

气象站

年降水量/mm/a

水汽压力/hPa

含水量/mm

水循环周期天数/day

海拔/m

51365

蔡家湖

141

6.5

11.3373

29.36843138

441

51463

乌鲁木齐

286.3

6.1

10.63962

13.57359834

935

51465

小渠子

541.5

5.1

8.89542

6.000096316

1871

51468

大西沟

441.8

2.7

4.70934

3.893359971

3539

 

记得我曾经住在山上,早晨看着山下有云形成,到了下午则它发育为午后的积云,转眼间它就是一阵降水落地!--即水分在山前的循环几乎的可见的。

在这些分析、情况的启发下,如果我们把山上的降水截留一些让它们不急于下山,而是在本地蒸发,那么山区的空中水汽就更多一些,而它形成的降水(山区以及附近)也会更多一些。从而形成良性的水分循环。其结果是截留了流下山的河水,反而增加了山区降水与河水流量。

而这并不需要我们搞长距离的跨流域调水!而是就地推进水分循环的速度!就地增加降水量!

我们不妨搞一下这种水分循环实验!

 

写到这里也让我想到这些年新疆降水量之所以增加的一个可能原因:我们人类无意中在山区扩大耕地,这使得山区的蒸发量增加,而这又推进了降水量的增加。--所以多开发山区农业,这不是在与盆地农田抢水,而是为了盆地农业增水。

这样不需要长途调水爱解决新疆的干旱问题。而是就地拦截山水让它们就地多蒸发(以增加山区降水)。

一个增加新疆水资源的简单方法不妨实验实验,同时,它也需要我们在讨论中完善其理性分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24-1338929.html

上一篇:我的剽窃很成功!----(量子)就是(个体)!
下一篇:山区的降水日数多也是引水到山区蒸发好处多的旁证
收藏 IP: 110.152.218.*| 热度|

19 周少祥 冯兆东 尤明庆 葛维亚 杨正瓴 高建国 杨学祥 宁利中 余高奇 张晓良 彭振华 雒运强 陆仲绩 谢钢 于锋 刘炜 魏焱明 樊晓英 崔锦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0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