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水.熵.复杂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w 张学文的文章,涉及气象、水分、熵、统计、复杂性、一般科学等

博文

地州气象机构--新疆气象手册(57)第3篇第11章第12-16节

已有 2898 次阅读 2020-4-11 09:44 |个人分类:新疆气象手册|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地州气象机构--新疆气象手册(57)第3篇第11章第12-16节

 2020 04 11

《新疆气象手册》一书(2006,气象出版社)的序,前言 ,提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1208089.html  

此手册的总目录: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1208203.html

11 各地、州、市的气象局

12 巴音郭楞气象

121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概况

“巴音郭楞”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的流域”,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地处新疆东南部。全州面积48.26×104km2,占新疆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治州。辖8县一市,库尔勒市是州府所在地。境内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师部及所属的17个团场、三个工程团以及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等中央驻州单位。巴州是以蒙古族为自治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区,有蒙古族、汉族、维吾尔族、回族等37个民族。

巴州分属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东部以及昆仑山、阿尔金山等3个地貌区,山地占全州面积48.9%;平原占21%;戈壁沙漠占30%。巴州有大小河流53条,年径流量106×108m3。按河流的发源地可分为天山水系统和东昆仑山水系。天山水系有开都河、黄水沟、清水河、迪那河、库尔楚河等;爱毗仑山阿尔金山水系有车臣河、喀拉为兰河、莫勒切河、米兰河、塔什赛依河、瓦石峡河等。

境内有大小湖泊69个,总面积2398km2。主要湖泊有博斯腾湖、罗布淖尔湖、台特玛湖、鲸鱼湖等。位于焉耆盆地东南部的博斯腾湖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巴州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前景广阔,塔里木盆地是我国石油资源储量超过100×108t的三大盆地之一约二分之一的面积在巴州境内

主要的旅游景点有博斯腾湖、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铁门关、楼兰古城、锡克沁千佛洞、米兰遗址、巴仑台黄庙、满汗王府等。

122 气候概况

巴州气候呈带状分布,北部天山的高山山区属半干旱半湿润高寒山地气候,南部昆仑山、阿尔金山区属青藏高原北缘干旱、半干旱高寒气候。平原北部的焉耆盆地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属暖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和绿洲气候。

巴州农区≥0℃的年积温为39094779·d,≥10℃的年积温为34814357·d,库尔勒到若羌最多,焉耆盆地最少。巴音布鲁克牧区≥0℃的年积温1260.2·d,≥10℃的年积温仅267.7·d

巴州气象灾害有,干旱:巴州农业区干旱是第一大气象灾害。土壤干旱每年46月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称春旱;寒潮: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几乎每年35月都有12次春寒或倒春寒,出现冷害和冻害。大风、沙尘暴:大风、沙尘暴灾害巴州每年都有多次发生,尤以春季次数多。

123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气象局

焉耆农场测侯所1939年设立,焉耆气象站1951年建立,2004年巴州局下属12个气象局、站,有库尔勒、若羌两个探空站。巴州局台站管理面宽、点多、任务重、难度大。

巴州局始终把提供准确、及时的决策服务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确保组织领导到位岗位责任到位技术装备到位安全保障到位预报服务到位,并充分发挥已经建成的气象现代化系统的总体效益,为当地经济发展做贡献。2004年,巴州遭遇历史罕见旱情,农牧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巴州局通过增加作业点,扩大作业面,延长作业时间,加大了人工增雨作业强度。仅58月,全州就实施人工增雨作业88次,作业面积达14000km2,在抗旱减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科技服务与科技产业稳步增长防雷静电检测在塔里木石油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继续做强、做大影视广告;进一步规范彩球服务;气象手机短信服务已经起步。

巴州局已建成“自治区级文明单位”。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气象台站迁移一览表

台站名

站址迁移

巴仑台气象站

迁站3次。其中, 199511由老巴仑台迁至巴仑台镇兵站院内。

巴音布鲁克气象站

2002821日,向北搬迁值班室,水银气压表高度由2458.9m变更为2459.9m。观测场向东南搬迁80m

和静县气象局

迁站3次。其中,于1999630从和静镇开泽路迁至县城文化路,距原址直线距离3000m。于20031231日从县城文化路迁回和静镇开泽路。

轮台县气象局

迁站1次。于1958101日迁至该县城区,距原址直线距离300m

尉犁县气象局

迁站1次。建站时间19599月,于19611031日迁至该县城北郊,距原址直线距离1000m

博湖县气象局

迁站2次。于19998月从大河口迁至乌兰乡蒙古小学;于20028月从乌兰乡蒙古小学迁至乌兰乡牧业队。

若羌县气象局

迁站1次。于19561130日迁至若羌县镇东3.5km郊区邻“牙合·斯堂”,距原址2000m

且末县气象局

迁站2次。195681日由且末县东北胜利路1号城区迁至且末县城东郊区;200081日且末县城东郊区迁至且末县城文化东路6

 

13 阿克苏气象

131 阿克苏地区概况

阿克苏地区位于新疆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西北同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地区辖8个县和阿克苏、阿拉尔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所属16个团场分布在地区境内。总人口220×104人,其中维吾尔族占74.6%,汉族占24.1%,是36个民族聚居的地区。

阿克苏地区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素有塞外江南瓜果之乡歌舞之乡的美誉已成为全疆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

阿克苏境内有冰川1298条,面积为4098km2、储水量约2154×108m3。区内主要有阿克苏河、渭干河、塔里木河三大水系及16条河流和60多条泉流。地表水年径流量129.4×108m3

矿产是这里的优势资源之一,它是塔里木油气开发的主战场西气东输主气源地是南疆最大的煤炭资源地地区境内已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气及凝析油储量分别占塔里木已探明储量的88.58%93%以上。其中拜城克拉2#油气井探明储量2840.86×108m3,是我国目前最大、丰度最高的整装气田,“西气东输”一期工程气源的96.32%在阿克苏地区境内。地区境内煤炭的储量非常丰富,总储量109.6×108t,占南疆地区已探明储量的90%以上。其它矿产己发现79种,产地294处,储量可观。丰度较高的金属矿有铝、铁、铜、锰、锌、镁等,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磷矿、岩盐矿、石灰岩矿、石膏、麦饭石、红柱石、重晶石矿等。耐火粘土、陶土、石英砂、玄武岩、花岗岩、大理石等建筑材料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

阿克苏地区野生动植物较多,境内有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

阿克苏地区历史悠久,是古龟兹、姑墨、温宿、尉头诸国故地,拥有以龟兹文化为主题、龟兹石窟为代表的众多文物古迹,拥有以“一峰(托木尔峰)、一河(塔里木河)、一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一水(大、小龙池)、一谷(天山神秘大峡谷)、一山(燕子山)、一泉(铁热克温泉)、一园(天山神木园)、一林(塔里木河沿岸原始胡杨林)”为标志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克孜尔千佛洞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为国家一类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7公里的木扎提河北岸崖壁上,是我国修建最早规模较大位置最西的一座石窟寺群以绚丽多彩的壁画闻名于世

天山神木园位于温宿县天山托木尔峰南侧前山区,园内有一百多棵存活千年以上的古树,并有60多座古墓葬、讲经堂、清真寺等历史遗迹。20022月获得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称号。

132 气候概况

阿克苏地区具有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特征,降水少、降水量年季变化大,年降水量53.2120.6mm(在南疆相对较多);晴天多、日照长、年日照时数26703022h,太阳的总辐射量为53406220MJ/m2,光照充足,光热资源较丰富,气温年较差及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全年为168225d,年平均气温在7.913.7

阿克苏市90年代年平均气温较60年代增高0.830年平均年降水量增加现象明显

阿克苏地区是一个气象灾害频发地区,大风、沙尘暴、寒潮、降温和局地冰雹、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133 阿克苏地区气象局

阿克苏测侯所1945年建立,阿克苏气象站1953年建立。2004年阿克苏地区气象局下辖10个气象局(站)、人影雷达一、二站,承担全地区(以农牧业生产为主)的决策气象服务工作。依托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建成以PCVSAT气象卫星广域网为主、地面网络为辅的气象信息网络系统;以数值天气预报产品为基础、综合应用天气动力学,以及雷达、卫星气象学方法,建成制作和发布天气预报的防灾减灾天气预警系统。

地区局基本业务系统精干高效、科技服务持续快速增长、科技产业健康发展、气象服务效益显著、防灾减灾成绩突出。19962004年多次荣获国家人事部、中国气象局及自治区人事厅、自治区气象局的联合表彰;多次获区局重大气象服务一、二等奖;1998年获“自治区文明单位”称号;1999年被地委、行署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地区人工影响局部天气办公室承担着全地区的灾害性天气监测,人工防雹、人工降水作业指挥和计划、协管等项工作,地区有116门高炮、49具火箭发射装置,1994年建成全国第一个用于防雹指挥的沙雅多普勒雷达站2001年又建成西北地区第一部C波段阿克苏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站为地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区局向社会提供天气预报、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生活和环境指数、旅游景点、农业气象、气象资料等项气象服务;开通了“12121”天气预报自动答询系统和天气预报短信服务;为黄金时段的电视天气预报栏目提供广告服务;负责全地区防雷装置的设计、施工、检测工作;提供一流的氢气彩球广告服务;负责气象仪器的供应、计量、检定。

 

阿克苏地区气象台站迁移一览表

台站名

站址迁移

乌什县气象局

迁站2次。195981日在乌什县火箭公社苏盖提管理区建立乌什县气象站;19661226日迁至阿克托海公社四大队一小队;19671115日向东迁移700m

阿克苏气象局

迁站2次。1954111日由阿克苏县南门外卡坡迁往阿克苏西门外飞机场。1959111日由飞机场迁至阿克苏西郊区古鲁巴克村扩建为气象台

温宿县气象局

迁站1次。196621日在温宿县城西面郊区建立温宿县气象站;200411日将气象站向西南迁至250m

新和气象局

迁站2次。195961日在新和县塔什力克公社南面建立新和县气象站;1960820日站址迁移三km1970111日因建房站址迁移900m

沙雅气象局

迁站1次。195981日在沙雅县古力巴克公社管理区建立沙雅县气候站;1963917日因原址土地盐碱大,房屋倒塌,将气象站迁至1km

库车县气象局

迁站3次。195061在库车县新城东飞机场内建立库车县气象站;其中,195743向原址东南350m处迁移气象站;因原址地表为戈壁,代表性不强,196511日迁至马扎甫塘村

阿瓦提县气象局

迁站1次。195991日在阿瓦提镇南门外建立阿瓦提县气象站;19621130日迁移2km

 

14 喀什地区气象局

141 喀什地区概况

喀什是维吾尔语“喀什噶尔”的简称,“喀什”一词为“玉石”,“噶尔”则是“区域”“地区”的意思。“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散之地”。喀什地处祖国西部边陲,位于新疆西南部。总面积16.2×104km2,其中,绿洲面积2.74×104km2。喀什周边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印度五国接壤,有红其拉甫、吐尔尕特、伊尔克什坦、卡拉苏四个口岸对外开放。全区辖有111县,喀什市是喀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新疆唯一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喀什境内还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第三师所辖16个团场。喀什地区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其中维吾尔族占90%。

喀什地区三面环山,一面敞开,地形宛若簸箕,北有天山,西有帕米尔高原,南部是绵亘东西的喀喇昆仑山,东部为一望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喀什地区的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昆仑山上,都有永久性冰川分布,在帕米尔东部山地,冰川面积达2200km2以上。

公元前60年,汉朝在新疆设西域都护府,喀什正式列入祖国版图。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贾云集的国际商埠和东西方文化交流荟萃之地。

全区大小河流有10条。其中较大河流有叶尔羌河、提孜那甫河、克孜勒河、盖孜河、库山河等五条。年均地表径流量可达117×108m3,地下水动储量达50×108m3/a;现有耕地600万亩,后备耕地资源1500万亩,农业开发潜力巨大。

旅游景点有阿帕克霍加墓(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班超纪念公园、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叶尔羌汗国遗址、穆罕默德·喀什噶里墓、高台民居、莫尔佛塔、唐王城、石头城等历史遗址。

142 塔什库尔干自治县

塔什库尔干自治县位于帕米尔高原,素以中亚陆路通向西亚的“古丝道”闻名中外。平均海拔高度4000m,边境线长888.5km。古丝绸之路横贯全境,中巴红其拉甫口岸中塔卡拉苏口岸和待开放的中阿口岸成为通往中西亚的桥头堡

县境内冰山耸峙,峪谷纵横,南有海拔8611m的世界第二高峰乔弋里峰,北有海拔7546米的世界“冰山之父”慕什塔格峰。有500010000年的古文化遗址,景点有丝绸古道、石头城堡、古驿站、新石器时代的香宝宝古墓、盛唐建筑物公主堡,每年都吸引世界各地和国内游客、学者前来观光、游览这神奇的地方。

塔什库尔干气象站19571月建站,多年来,这个高原气象站,不仅积累了大量宝贵的资料,而且为当地经济建设、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气象服务。

143 气候概况

喀什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带。气候特点是:① 平原区作物生长季光热资源丰富;② 冬季无严寒,但低温期长;③ 夏季有害高温天气少,酷暑期短,光、热资源充沛;④、开春早,春季多大风,沙暴、浮尘天气。

喀什光照充足,无霜期220d左右,年有效积温可达4200·d,昼夜温差大,适于粮、棉、瓜、果和其它经济作物生长;可分为5个气候区:① 喀什平原气候区。包括喀什北部、中部广大冲积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14℃~117℃。② 沙漠荒漠气候区。包括巴楚南部、麦盖提东部和叶城东北部,属塔克拉玛干沙漠荒漠区。大陆性气候极显著,年平均气温在11℃以上,年降水量在40mm以下。③ 山地丘陵气候区。包括叶城中部,巴楚和伽师北部,疏附、英吉沙和莎车西部海拔15003000m的山区丘陵地带。年平均气温在11℃以下,年降水量在70mm以上。④ 帕米尔高原气候区。主要是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年平均气温在5℃以下。⑤ 昆仑山气候区。主要包括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南部和叶城县南部。年平均气温在5℃以下,山峰终年积雪,气候严寒,全年可分为冷暖两季。

144 喀什地区气象局

喀什(疏附)测侯站于1942年设立,喀什气象站1951年建立。2004年喀什地区气象局有11个气象局(),其中喀什市气象局为国家基准站。

气象业务有:大气探测(地面、高空、日射);农业气象观测及试验研究;天气预报;气象服务(公益服务、决策服务、专业服务等);通讯网络传输;人工影响局部天气(人工增水、人工防雹等);气象计量检定。

多年来气象服务为喀什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依托气象部门技术优势,面向社会开展“121”气象服务信息自动电话答询系统、庆典彩球、电视天气预报栏目广告、避雷设施安装与检测等项气象科技服务项目,效益显著。

喀什局多次被喀什市评为“民族团结模范单位”,2001年被命名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

 

喀什地区气象局台站迁移一览表

台站名

站址迁移

喀什市气象局

迁站2次。195411日由喀什疏勒县南郊“机场内”迁至疏勒县好汉庄,1957625日迁至喀什市西南郊克孜勒特

巴楚县气象局

迁站2次。19531228日由巴楚县城“西郊”迁至距城1km处,19551015日迁至县城“东郊”距城中心2km处,1957121日观测场向东移动30m

岳普湖县气象局

迁站6次。其中,195810月迁至良种场。196010月迁至色也克乡,196210月迁至县团结路南侧,199110月迁至县团结路北侧

英吉沙县气象局

迁站2次。1960101日迁至县城北郊。1963111日迁至色提力路

塔什库尔干县气象局

迁站1次。于20031231日迁至该县城区东侧,距原址直线距离700m

莎车县气象局

迁站1次。于195511月由莎车县回城东关外旧机场(郊)迁至县城北外郊

叶城县气象局

迁站3次。19601222日迁至县城西南衣提木孔,19631129日迁至县城西北拉依瓦克。196811日迁至县城东南牙瓦克

泽普县气象局

迁站3次。其中,19649月由泽普县城东南郊外迁至泽普县坡其坎,1981318迁至苏盖提艾日克村三小队

吐尔尕特气象站

迁站1次。于196771-712日观测场向西北方迁移450m

 

15 克孜勒苏气象

151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概况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地跨天山山脉西南部。自治州北部和西部分别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两个国家接壤。总面积约7.09×104km2,山地占全州总面积的90%以上。自治州辖13县和1个县级国营牧场种羊场,自治州首府设在阿图什市。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是中国唯一的以柯尔克孜族为自治民族的多民族自治州。有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汉族,塔吉克族等民族。全州共有常住人口45.8×104人。

全州有耕地63.61万亩,农村人均耕地3.84亩,低于新疆平均水平,多为低产田。全州有可开垦利用荒地资源170万亩。

境内有7条河流,拥有地表径流80×108m3/a,人均2.53×104m3,高于全疆,全国水平。州内引用地表水15×108m3/a

克州农区属暖温带干旱气候,年降水量60120mm,气候干旱,光热资源丰富,全年日照时数27003000h,阿图什是南疆最热的地方,≥10℃的年积温为4600·d,平原年平均气温13.2℃~12.9℃,气温日较差大。阿图什平原年无霜期243d为全疆最长,阿克陶平原210230d,山区160180d,北部高寒山区不足100d

克州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有:汉代佛窟三仙洞及其他佛教遗址、喀喇汗王朝王宫遗址、苏里唐洒图克布格拉汗麻扎(喀喇汗王朝墓葬群)、苏温古城遗址、古丝绸之路驿站遗址、阿合奇县古岩画、石人像等,其中阿图什市库木萨克村境内的“莫尔佛塔”,是我国最西部最古老的佛塔。

旅游景区有:包揽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塔里木盆地等4个自然景观区;沿中巴公路一线有两大风景区:① 奥依塔克旅游区。这里有雪山、林海、冰川、雪山瀑布、水帘冰洞,是夏季避暑旅游的胜地;② 喀拉库勒湖旅游区。湖面海拔3600m多,是名副其实的“天池”。站在湖畔仰首四顾,可一览慕士塔格、公格尔、公格尔九别峰的雄姿;俯首湖中,可见这三座雪峰的倒影,巍然壮观。

“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m公格尔峰海拔7719m是自治州最高点

152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气象局

克州最早建站的乌恰县气象站于195510月建成,克州气象局于1974年成立(前身是阿图什县气象站)。2004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气象局下属阿图什市气象局和3个县气象局。其中乌恰县、阿合奇县气象局分别是国家二类、三类艰苦站。

克州气象局始终牢固树立“气象服务是气象工作永恒的主题”的思想,把灾害性天气的气象服务作为首要任务,为党政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决策服务信息;为地方重大活动(如:20001231日送走最后一缕阳光大型纪念活动、自治州大型庆典等重大活动的气象服务工作)做好气象保障服务;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军事安全提供全方位的气象保障服务;为山区人工增水作业实验做好气象保障服务。

气象现代化建设进展迅速:19999210工程正式投入业务运行;依托9210工程,于1999年建成了州局计算机局域网和州县计算机远程网;2003年完善了州局的计算机局域网和互联网代理服务,在阿合奇、乌恰、阿克陶县局建成了计算机虚拟网(VPN)。

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高明显的提升了克州局的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科技服务与产业稳定、有序的发展。特别是2002年开始的“计算机服务”不断地扩大业务领域:建成了局大院INTRANET,完成了智能化小区建设,并向周边单位延伸;取得了自治区人事厅在州授权的培训资格,由计算机中级上岗证培训向职称计算机培训、公务员及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培训方向发展;20048月取得了自治区公安厅授权的网络安全员培训资格

克州气象局1990年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1991年被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先进集体”;2000年被自治区文明委评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克州气象部门2003年全部建成州级以上文明单位,创建了“州级文明行业”。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气象局台站迁移一览表

台站名

站址迁移

阿克陶县气象局

迁站1次。195941日在阿克陶县玉麦乡建成阿克陶气象站,1964年由阿克陶县玉麦乡迁至县城南侧的阿克陶镇玉麦乡卡其艾勒克。

乌恰县气象局

迁站2次。195511月建站,195711月迁站1000m19891月,地震灾后迁站6000m

 

16 和田气象

161 和田地区概况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西南以喀喇昆仑山为界和克什米尔接壤。

和田南依昆仑山脉,北临塔里木盆地,北低南高,并由西向东缓倾。昆仑山脉高峰一般海拔为6000m左右,最高达7000m以上。在昆仑与喀喇昆仑的地理分界处断裂形成林齐塘洼地,发育着现代盐湖与盐碱沼泽,形成高山湖泊。自山麓向北,戈壁横布,各河流冲积扇上分布着平原绿洲,扇缘连接塔克拉玛干沙漠。昆仑山脉的冰川主要集中分布于喀拉喀什河到克里雅河之间约400km的山区,它属大陆性山岳冰川,雪线高、规模大、融化速度缓慢,是我国最大的冰川山区之一。全地区冰川面积11447km2,占全疆冰川面积的43.9%。冰川水资源储量11400×108m3,年补给地表水约14×108m3,占年径流量的20%。和田地区从东到西分布着安迪尔河、尼雅河、克里雅河、策勒河、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桑株河、皮山河等发源于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的大小河流36条,年径流量为73.342×108m3

和田地区面积24.78×104km2,绿洲面积9730km2,耕地面积为16.137×104hm2,占绿洲面积的17.95%。历史上,和田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著名的于阗国所在地,成为中国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镇。

和田地区辖71市,境内驻有兵团十四师。全区共有维吾尔、汉、回、塔吉克等24个民族。

和田佛文化遗址和出土文物较多:尼雅遗址、阿克斯皮力古城、买力克阿瓦提古城、喀拉墩古城、安迪尔古城、阿西、阿萨古城堡以及约特干遗址、热瓦克佛塔、库克玛日木石窟等都是世界知名的古遗址。

162 气候概况

和田是中国光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太阳总辐射量大,平原区年总辐射量为138.16427MJ/m2,仅次于青藏高原,全地区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在58%60%之间,最高可达84%

气候特点是:① 光热资源较丰富,冬季无严寒,时间短,温度较高,一月份平均气温是新疆最高的地区;② 开春早;③ 少雨干燥,平原区年降水量为13.148.2mm,风沙多(浮尘、扬沙、沙尘暴天气多)。

和田是新疆最温暖的地区之一。平原区年平均温度13.6,在农作物成长的旺季69月,≥10的积温为4200·d,无霜期长。这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光合产物的累积,可增加瓜果的含糖量和棉铃重,同品种的果树、蔬菜,果实在本地区着色浓、色艳,品质一般超过原产地。

163 和田地区气象局

1941年设立和阗蚕丝试验场设立测侯所,1953年建立和田气象站。2004年和田地区气象局下属7个气象局(),和田市气象局、民丰县气象局、于田县气象局、策勒县气象局、洛浦县气象局、墨玉县气象局、皮山县气象局。和田局针对大风、沙尘暴、浮尘、春旱和阶段性低温冷害等灾害性天气的特点,为农牧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气象保障。

针对和田地区降水天气过程较少,和田局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抓住宝贵的有利天气时机主动开展山区人工增雨(雪)工作。2004年开展了五次人工增水作业,不仅缓解了山区草场的旱情,也增加了河水的流量。和田局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开展气象科技服务工作。拓宽影视声像广告、防雷检测和气象短信的服务领域。为2004年和田首届玉石旅游文化节、和田市建市20周年等大型庆典活动提供气象服务,效益明显。

2004年,地区局建成“地区级文明单位”,民丰局荣获“自治区级文明单位”。

 

 和田地区气象局台站迁移一览表

台站名

站址迁移

皮山县气象局

迁站1次。196781日迁至新站点;皮山县气象局创建于195911

策勒县气象局

迁站1次。196781日测站向南迁移约500m;策勒县气象局创建于195961

于田县气象局

迁站1次。19831031日向原址西北方约1km处迁站。于田气象局创建于19551015

 

(本章由孙祥彬和宾建华、杨喜雄、尤锦标、晋录生、周永刚、马建菊、李新东、王文香、盛东风、梁新旗、党军、葛炳坤、杨志国、张俊兰、毕京生、龚宗跃、张天太完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24-1227798.html

上一篇:对新疆准格尔盆地冬季气温分布结构(图)的说明
下一篇:空气湿度的多种表达指标:空中水文学名词(22)
收藏 IP: 110.152.219.*| 热度|

2 檀成龙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5: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