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水.熵.复杂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w 张学文的文章,涉及气象、水分、熵、统计、复杂性、一般科学等

博文

​他帮助10多亿人用的汉字搭上信息化的快车!

已有 3497 次阅读 2018-1-14 12:33 |个人分类:一般科技.2.|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他帮助10多亿人用的汉字搭上信息化的快车!

张学文,20180114

我是在上世纪70年代接触到计算机的,记得那时的计算机只可以识别数字,而这些数字要靠在纸带上“打孔”才被识别。80年代与一栋房子相当的计算机,被一个桌子上的微机取代,而且英文可以直接进入和显示。于是所谓信息化的时代来了。

那时汉字如何进入(顺畅,快速,有效…)电脑成为国人(大陆,台湾…)的紧迫的大问题。于是有王永民的五笔字型等很多办法、有微机里的汉字专用集成块等等。经过30年的考验,现在看来,基于汉字拼音字母的方法取胜。汉字拼音为古老的汉字搭上现代化的快车,建立了功勋。它帮助国人可以把洋设备中国化。

而谈及汉语拼音,我们不能越过周有光先生。

我大约在20年前知道周有光先生的事迹。10年前知道他就是我的一个同学的父亲。今天我被知道是周老先生过世1周年。

下面容我转帖一个凤凰台的文章介绍周先生。

中国的大师不多,我也不赞成轻易地把某人推为大师,但是缅怀这些关键人物是应该的。


附录:我个人学习拼音的历史

194X年我在天津读小学。学了注音字母,那里好像包括50多个符号,它们标注在每个汉字旁边。那是学习汉字的得力拐棍。比及汉字都认识了。我也就逐步忘记了它们。

拼音字母在汉字进化中的地位不能抹杀。

解放以后,出现了大量的汉字的偷懒写法。

社会也进入了工农兵、老百姓都来认识汉字的新时代,我母亲不识字,但是解放初期她好像依靠这些拼音字母学会了不少汉字。

后来(60年代?),配合全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出现了现在用的以英文字母为蓝本的汉语拼音,并且在学校中推广。国务院又颁布了简化汉字可能有2000个(即现在我们用的汉字)。--这些好像都是在一个文字改革委员会下推进的。现在的汉语拼音技术好像就是那时的一个成果。

...

后来我忘记了汉字的注音字母,也没有学汉语拼音(没有必要)

再后来,就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在微机大量普及的背景下,我再不能仅用稿纸写文章,而需要打字把文章输入电脑(再打印出来,或者变成所谓电子版)。于是我只得学习汉语拼音。

还好,50多岁的我大概用了半个月就学会了用汉语拼音,把文本输入电脑,不足半年,基本是每个汉字都可以依赖拼音而输入电脑了。而一些同龄人就没有闯过这一关。

1996年我开始把写日记的事转移到电脑上了。一直到现在。2-3年前电脑还提示我,说我的打字速度不错。


--------------

今天谷歌的封面只属于这个中国人!他是拼音之父,穷尽一生让世界认识中国

2018年01月14日 08:56:43
来源:INSIGHT视界

http://h2.ifengimg.com/0f56ee67a4c375c2/2013/1106/indeccode.png

4人参与 4评论

http://p3.ifengimg.com/fck/2018_03/f9c3e421caf4fca_w1280_h1572.jpg

今天,打开google浏览器

你会惊奇地发现,它突然变了个样

在它的页面上,不仅出现了中国人

同时出现的,还有我们独有的汉语拼音

http://p3.ifengimg.com/fck/2018_03/84d8771f27a787c_w619_h471.jpg

而这位荣登google首页的

正是中国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2017年1月14日凌晨3点

周有光去世,享年112岁

今天,为了纪念他

谷歌特意将其页面Logo翻译成拼音

Gǔ Gē

如果不是他

恐怕今天的我们还不能用拼音

在电脑,手机上畅快地聊着天

拼音音译要推迟很久才出现

世界还会将“Beijing”称为“Peking”

“Chongqing”称为“Chungking”

http://p3.ifengimg.com/fck/2018_03/a745fbf5aeabedd_w1000_h400.jpg

http://p3.ifengimg.com/fck/2018_03/f1d5f9d1330ca41_w1000_h400.jpg

正是因为他的出现

为我们推开了

和世界连接的大门

http://p3.ifengimg.com/fck/2018_03/650bbe8e51b214e_w640_h427.jpg

历数他的一生

通晓英、法、日三门外语

经历了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时代

跨越了经济、语言、文化三个领域

他曾和爱因斯坦聊天下大事

溥仪做“饭友”,动不动约饭

还和胡适徐志摩老舍

周恩来陈毅成了亲密的朋友

他的人生堪称厚重

他的经历可谓传奇

他是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

出生于常州青果巷的一户普通人家

除他之外,这条巷子还出了另外两位名人

赵元任和瞿秋白

http://p3.ifengimg.com/fck/2018_03/4b84beb8cf5df5d_w415_h300.jpg

十岁时,他随全家搬迁至苏州

成了第一批走进洋学堂的学生

等到中学毕业后,成绩优异的他

顺利考入中国最早的新式大学

上海圣约翰大学

http://p3.ifengimg.com/fck/2018_03/163e02053a74a80_w451_h342.jpg

这所大学是当时的教会学校

老师大都来自英美

言论、思想、信仰都很自由

在这样的环境中

他按着先前对自己的规划

一步步成长着

入学第一天

校方发给每位同学一张姓名卡片

上面打着每个人姓名的罗马字拼写

那时的学校要求

学生的所有作业和文件

都必须参照这样的拼写打上姓名

http://p3.ifengimg.com/fck/2018_03/9807432bc658c4c_w640_h379.jpg

可中国当时并没有统一拼音

学校只好拿上海话来标注

于是一片怨声载道,大家纷纷抱怨麻烦

可周有光却从中看到了

以字母建档的优势

于是主修经济学的他

毫不犹豫地将语言学选定为副修专业

http://p3.ifengimg.com/fck/2018_03/f4b17034a8169ce_w500_h341.jpg

和母亲及家人在一起(右二为周有光)

那阵子,在英国老师的带领下

学生们天天去图书馆看报

老师告诉他们,读报时要问自己

今天新闻中哪条最重要?

为什么这条新闻最重要?

这条新闻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如果搞不懂,就要去查书

日复一日的阅读训练

不仅扩充了他的知识面

还使他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http://p3.ifengimg.com/fck/2018_03/b3ebc4a52616a1b_w592_h372.jpg

因此,每当有人问起

在圣约翰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呀

他都会这样回答,最大的收获就是:

学会了怎么自学

学问终究是要自己学的

老师只不过要给学生指明道路

满腔热血却遭遇国难

大学毕业后,外语流利的他

本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当外交官

可他却偏偏选择出国留学

由于家境拮据,他选择了远渡日本

学成归国后,本想施展拳脚

不料恰逢抗日战争

小女儿也因盲肠炎无药医治

不幸于重庆医院夭折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先前那个阳光积极的他也无心学术

只能带着妻儿四处逃亡

http://p3.ifengimg.com/fck/2018_03/914d6b0d62d2876_w640_h954.jpg

周有光和妻子张允和

直到抗日的烽火熄灭

上海的银行业要恢复

周有光被派往美国,在华尔街1号工作

那时,他有个叫何廉的朋友

时不时找他聊天,有天他突然说:

爱因斯坦现在没事做

想找个人来陪他聊天,你去不去?”

周有光一听,爱因斯坦啊

当然要去!!

于是他打扮了一番,特地上门拜访

没想到爱因斯坦极其随和

两人就像旧友重逢一样谈古论今

http://p3.ifengimg.com/fck/2018_03/eac5ba42ce7fa1f_w450_h353.jpg

谈话间,爱因斯坦对他说:

人的差别在业余,一个人到60岁

除去吃饭睡觉工作

还有很多业余的时间

如果能够好好利用这些时间

完全可以在一门学科上有所建树

大师的这一番话瞬间点醒周有光

回到住处后的他,开始钻研语言学

发誓不让自己虚度每一天

http://p3.ifengimg.com/fck/2018_03/cc63e7474650962_w586_h800.jpg

1948年在英国剑桥

1949年,新中国成立

经受“五四”文化洗礼的周有光

听说未来将是一个民主国家

毫不犹豫地带着妻儿回到祖国

回国后,他继续在银行上班

并在复旦大学兼职教经济学

由于知识渊博,什么都懂

大家称呼他:周百科

而在他的百科全书里

最感兴趣的要数语言学了

闲来无事,他常常发表一些关于

拼音和文字改革的论文和书籍

不料竟受到了语言学界的重视

http://p3.ifengimg.com/fck/2018_03/6db81a260d3454a_w480_h480.jpg

那时,新中国百废待兴

各项事业都被提到议事日程

汉语拼音作为语言文字最重要的一部分

自然被列入讨论之列,可是

苏联专家的提议不符合我国国情

赵元任创立的变读法又很难掌握

一番思索后,周有光提议

不妨就采用拉丁字母?

没想到,一番争论后,竟通过了

于是,原本担任金融学家和经济学教授的他

凭着先前业余学语言文字打下的的基础

干脆改行从事语言文字学

将兴趣转为专业

踏踏实实从零开始

为证实拼音辅助汉字的可能

他恢复了国内外教授4000多封建议信

并出版相关著作20多本,论文300多篇

带领一批语言学家

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反复推敲

一个字一个字定形,定音

用了整整三年时间

主持编写了今天通用的汉语拼音方案

http://p3.ifengimg.com/fck/2018_03/18699e2cf20d579_w640_h433.jpg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

三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1958年,全国人大通过汉语拼音方案决议

从此,全国小学生入学第一件事

就是学习汉语拼音

它不但能帮助广大国民学说普通话

还将学龄儿童的阅读能力提前了至少两年

仅1958年一年,全国注音读物高达一千万册

为推进国民脱盲、文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接着,他又将目光扩大到世界史

开始研究文化学和人类历史演化规律

百岁后,仍笔耕不辍

100岁时,出版了《百岁新稿》

105岁,出版了《朝闻道集》

106岁,又出版了《拾贝集》

http://p3.ifengimg.com/fck/2018_03/a679d58540f9d84_w400_h266.jpg

怪不得,中国官方学术界这样评价他

为中国语文改革相当大的贡献

汉语拼音之父“

卓越的语言文字学家”

然而,对此评价

周有光却淡然一笑

我不是汉语拼音之父

我是汉语拼音之子“

教育行业,他同样是佼佼者

除了语言文字上的杰出贡献

在教育行业,周有光同样贡献非凡

早先克林顿的教育理念深深影响了他

克林顿曾拿出15亿美元投资教育

让孩子8岁过阅读关

http://p3.ifengimg.com/fck/2018_03/2c1ae27ca017d48_w500_h312.jpg

尤其是看着6岁曾外孙从美国回来时

自己捧着着英文版福尔摩斯看得津津有味

从小受西方教育的周有光

也有了新的启发

每当提起早先接受的教育

周先生总是侃侃而谈

在他看来

通识教育包括两方面内容

第一方面:培养基础知识

只有基础打结实了

才有可能在未来做出成就

http://p3.ifengimg.com/fck/2018_03/95d23ce9b80f139_w640_h454.jpg

周有光和妻子张允和

看着现在的大学生忙得要死

周先生总会回忆道:我们那时候

中学时代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等到毕业,就达到ABE水平了

(Adult BasicEducation,成人基础教育)

大学期间就可以运用基础知识

来获取更高层次的纯知识

因为基础知识,特别是语言知识

不是纯知识,而是获取知识的知识

只是一种工具

http://p3.ifengimg.com/fck/2018_03/38ea145d2b73104_w200_h250.jpg

第二方面

学习逻辑思维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周先生的印象里

那时的圣约翰大学有一本小册子

专门给来访客人参考的

里面专讲本校宗旨:“培养良好品德

为此他专门整理《百年口述史》

只为唤醒现代人对教育的重视

唤醒青年重拾对基础和品德的重视

http://p3.ifengimg.com/fck/2018_03/22b0be955f18cf1_w229_h318.jpg

怪不得《晶报》曾这样评价他

周有光是中国最敢讲真话的知识分子

除此之外,为了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

也为了把最新言论传播给中国的下一代

他专门著述力作

只为架起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http://p3.ifengimg.com/fck/2018_03/e0cef6cb6387b3a_w720_h1015.jpg

谷歌记得他,我们也不会忘记

大半辈子兢兢业业

等到上了100岁

本该养养花逗逗鸟

他却坚持每天读书、看报,了解时世

http://p3.ifengimg.com/fck/2018_03/d6e788ba56b2756_w640_h427.jpg

还开通了博客、微博

时不时关注下最新动态

他最喜欢看的电视剧是《西游记》

还跟年轻人一起追过《芈月传》

真真儿是个老顽童呢

http://p3.ifengimg.com/fck/2018_03/c6caebd95f35b52_w640_h368.jpg

难怪大家都说,从周老身上

看到了中国的知识分子

如何从“传统”过渡到“现代”

而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更值得每个人敬重与学习

http://p3.ifengimg.com/fck/2018_03/8644b0630a27e5a_w550_h366.jpg

至今,主页君都还记得

他之前常念叨的一句话:

上帝太忙,把我给忘了

然而,2017年1月14日3点30分

他却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

他的一生

既有着知识分子的豁达渊博

又有着当代新人的时髦率真

真真儿应了妻子的那句话

他一生有光,有光一生

今天,距离他逝世已经一周年了

谷歌记得他

当然,我们也永远不会忘记

http://p3.ifengimg.com/fck/2018_03/998f697e4337f60_w1280_h341.jpghttp://p2.ifengimg.com/a/2016/0810/204c433878d5cf9size1_w16_h16.png

http://p2.ifengimg.com/a/2017/0922/004eef6211eae24size3529_w498_h214.gif

http://p3.ifengimg.com/a/2017/0822/ef1f8f1ad492125size20_w160_h214.jpg

http://y2.ifengimg.com/ifengimcp/pic/20150902/3677f2773fd79f12b079_size1_w35_h15.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24-1094789.html

上一篇:最近24小时降水量前30名符合幂函数关系(20180114)
下一篇:昨天我国降水增多(20180115)
收藏 IP: 110.152.214.*| 热度|

7 檀成龙 尤明庆 杨正瓴 周少祥 曹俊兴 宁利中 陈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9 2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