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十年代初,美国地质学家迪茨(Dietz,1961)提出了“海底扩张” 的概念。接着,赫斯(Hess,1962)加以深入阐述。其基本理论认为大洋中脊顶部是地幔物质上升的涌出口,上涌的地幔物质冷凝形成新的洋底,并推动先形成的洋底逐渐向两侧对称地扩张;随着热地幔物质源源不绝地上升并形成新的洋底,先成的老洋底不停地向大洋两缘扩张推移,洋底移动扩展的速度大约是每年几个厘米;海沟是地幔对流下降区,洋底在中脊处产生,而在海沟处下沉。大洋在不断的形成、消亡和更新。洋底的扩张是刚性的岩石圈块体驮在软流圈上运动的结果,运动的动力是地幔物质的热对流。如果上升流发生在大陆内部就导致大陆的分裂。
1960年Hess的一份题为“洋盆的演化”的手稿在科学界流传,并于1962年更名为“洋盆的历史”发表。在这篇论文中,赫斯正式提出了海底扩张的假说,这一论文被学术界看作是一次划时代的综合,被誉为地球科学革命的开始。Hess对上面谈到的1930年代以来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的成果,以及有关大陆漂移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总结,以地幔对流机制来解释海底地形地质特征及其演化。他强调地幔物质从洋中脊裂谷处上升形成新海底,在对流体的下降翼又返回深部。Hess设想,整个大洋洋底每3-4亿年就会彻底换过,由新的地幔物质所代替。他提出,洋盆是非永久性的特征,而大陆是永久性的,尽管大陆可被裂解或拼贴,大陆的边部可遭受变形。 他的思想复活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并奠定了导致地学革命的板块构造理论的基础。几年之后,他的假说就为格洛玛号的深海勘探所证实。赫斯本人也因之而成为地学史上的一代宗师。科学没有国界,赫斯的经历同时也印证了中国著名学者胡适的治学诤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轻描淡写的八个字,也许正体现了人类对待科学应有的态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3: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