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常见古生物(五)
——虫孔遗迹化石
生物活动一般能够留下痕迹,不同生物在地质历史时期遗留在沉积物表面或沉积物内部的各种生命活动的形迹构造,形成的化石,即为遗迹化石(trace fossil)。遗迹化石不包括由生物体变成的实体化石,更不包括各种自然应力形成的无机沉积构造。
遗迹化石亦称“痕迹化石”。其遗迹主要有:足迹、行迹、移迹、爬痕、潜穴、钻孔等。从沉积学角度来看遗迹化石是各种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以及生物侵蚀构造。
遗迹化石在各时代地层中均有发现,最早出现于前寒武纪。遗迹化石的研究可以为古生物学、地层学、古生态和沉积环境提供许多有用的资料。
遗迹化石可以补充古生物实体化石在地层分布和保存上的不足。现代生物群落中,只有那些具有硬体的生物才能保存成实体化石,软躯生物很难保存成实体化石,但软躯生物却可以形成遗迹化石,补充化石群落的多样性。
应用遗迹化石组合确定古环境最典型和广泛流行的是赛拉赫1967年提出的遗迹化石深度分带。他区分出六个按深度划分的遗迹相。代表从岸上到潮间带、滨海、浅海、半深海、深海等六种沉积环境。
如今,专门研究遗迹化石的古遗迹学与研究现代生物遗迹的新遗迹学正在方兴未艾,遗迹学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期湖盆,也有大量的生物遗迹化石。尤其以虫孔遗迹化石最普遍,几乎在延长组各层段都能发现虫孔遗迹化石,有垂直虫孔、斜虫孔、水平虫孔,还有其它生物遗迹,其中,垂直虫孔最常见。垂直虫孔密集区一般在湖岸线附近,所以,根据垂直虫孔遗迹化石分布情况,判断湖岸线位置。
对照赛拉赫提出的六种遗迹相,在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期湖盆,也可以划分出六种遗迹化石组合。同济大学傅强等,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遗迹化石组合与古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六种遗迹化石组合(包括鱼类游泳迹)。根据本人多年大量岩心观察,最常见的遗迹化石有三种,主要为虫孔遗迹化石,尤其以垂直居住迹化石居多,其特征分别如下:
(1)垂直居住迹
以Skolithos和Cylindricum 为代表,无论在钻井岩芯还是在露头剖面上,此类遗迹化石均大量分布.它是动物生存并永久居住的场所,在形态上往往呈密集群体出现的垂直管状体,管的大小与密集程度均有较大变化.绝大多数为泥质基底,管中充填物大多为上覆地层的砂质物,颜色及成分上可与基质区分,发育于高能浅水环境(傅强等,2018),特别是靠近湖边最为发育。
(2)U形管迹
以Arenicolites为代表,在形态上呈U字型,多与层面倾斜或垂直。居住在U形潜穴内的动物随着个体不断增长或当沉积速率以及侵蚀速率加剧时,U形管道不断迁移变化,其留下的痕迹称为横蹼构造,属于浅水环境下产物(傅强等,2018)。
(3)水平迹
以Protopaleodictyon为代表,属底栖生物在泥质基底上沿层面觅食爬行留下的遗迹,主要代表半深湖或浊流沉积的远端缺氧环境下的遗迹类型,有网状、线型的形态(傅强等,2018)。
根据傅强等人的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遗迹化石组合,在延长组湖盆水体由浅到深的变化上,发育有不同的古生物遗迹化石组合系列,主要有:湖盆边缘的洪泛平原沼泽相发育的植物根迹;湖盆浅水高能环境下发育的垂直觅食迹、垂直居住迹、U型管迹;浅水低能条件下发育的潜穴迹、水平迹;半深水环境下的逃逸迹;深水环境的游泳迹。
我们在野外剖面和钻井岩心观察时,常见虫孔等遗迹化石。这些遗迹化石对确定湖岸线,判断湖水深浅,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虫孔等遗迹化石可以判断古地理环境及沉积特征,因此,分析研究虫孔等遗迹化石及其分布,对油气地质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3.06.23编写
参考文献:
傅强,徐铮,姚泾利,李璟.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遗迹化石组合与古环境[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6( 5) : 695~700.
杨式溥.遗迹相及其古环境的意义[J].地球科学,1986,11(5):455.
杨式溥.遗迹化石及其对古环境分析的意义[J].沉积学报,1984,2(4):8~20.
龚一鸣,胡斌,卢宗盛,齐永安,张国成.中国遗迹化石研究80年[J].古生物学报,2009,48(3):321~337.
生物教科书,互联网
X255,延长组长9,垂直钻孔,Skolithos ,
Skolithos遗迹相,代表近岸有强水流影响环境
H159,延长组长4+5,垂直钻孔,Skolithos ,
Skolithos遗迹相,代表近岸有强水流影响环境
H142,延长组长4+5,U型管迹(两端点),
Arenicolitesichnosp沙蠋迹未定种,代表浅湖低能环境
X259,延长组长6,网状水平迹化石1,
Paleodictyonichnosp古网迹未定种,代表较深水安静环境
X259,延长组长6,网状水平迹化石2
Paleodictyonichnosp古网迹未定种,代表较深水安静环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8 0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