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本博客与微信公众号《林墨》同步更新,所有内容均为原创,可授权转载。请扫码关注《林墨》公众号。
摘要
如果提到学术不端,你脑海里出现的只是抄袭检测(剽窃)、期刊撤稿(数据造假),你应该接受今天这篇文章的科普了。
李江 / 浙江大学
注:图片来源于中金网
如果提到学术不端,你脑海里出现的只是抄袭检测(剽窃)、期刊撤稿(数据造假),你应该接受今天这篇文章的科普了。
小编今天分享的论文是一项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论文发表在《Research Policy》上。调查对象是欧洲经济学会(EEA)的2520个来自欧洲及其他国家的会员(均为经济学家)。你可能会问,问卷调查经济学家的学术不端行为,应该没人响应吧?是的,所以问卷在设计与操作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措施以保证有效性。第一,问卷由欧洲经济学会发放;第二,保障问卷的私密性及受访者的个人隐私;第三,大量的问题是关于受访者的同事与同行。共回收631份问卷,其中426份答题完整。
你认为哪些行为算学术不端?
所有受访者一致选择“抄袭而不标注引用”;
97%选择“编造数据”;
96%选择“人为提高统计检验中的t值、R2值”
93%选择“挂名”
此外,策略性的学术行为也不被接受,例如
64%的受访者不能接受“一篇论文拆成多篇投稿”
61%的受访者不能接受“遵从错误的审稿人意见”
你有过学术不端行为吗?
1-3.5%的受访者有过编造数据、挂名、抄袭的经历
7%有过人为提高统计检验中的t值、R2值的经历
3%为了挂名、晋升、获得数据而行贿受贿
1-2%涉及性贿赂或金钱贿赂
1%涉及一稿多投
此外,
20%的受访者曾经“故意不引用对自己研究不利的文献,或将一篇论文拆成多篇投稿”
24%的受访者曾经自抄袭
32-38%的受访者曾经在数据分析过程中不尊重事实
39%的受访者曾经遵从错误的审稿人的意见
59%的受访者曾经策略性引用,以便提高发表的概率
你的同事有过学术不端行为吗?
50%的受访者认为同事至少有一次学术不端行为
18%的受访者认为同事至少有两次学术不端行为
6%的受访者认为同事至少有三次学术不端行为
22%的受访者认为同事至少有三次以上的学术不端行为
此外,
18%的受访者观察到同事剽窃他人的idea
14%的受访者观察到同事不恰当地使用实证方法(有主观故意)
12%的受访者观察到同事不恰当地呈现研究结果(有主观故意)
4%的受访者观察到同事编造数据
5%的受访者观察到同事挂名
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的同事中,
50%是教授
12%是副教授
20%是助理教授或讲师
10%是博士后
27是博士生
看完这些调查数据,小编倒吸一口凉气。以上行为在经济学家眼里都是学术不端的话,小编好像已经很难从周围找到一个干净的人了。
所有这些带有主观故意的学术不端行为的根源是什么?紧接着,作者做了一项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压力与学术不端行为有正向关系(尚未证明是因果关系)。从逻辑上讲,当前学术圈的Publish or Perish的规则是学术不端行为的诱因。
参考文献
Necker, S. (2014). Scientific misbehavior in economics. Research Policy, 43(10), 1747-1759.
文字编辑:李江/ 浙江大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0: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