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篇博文是接着我上个月那篇《“搬砖”两个月心得》而来,主要是想谈谈组会以及近来“搬砖”的一些想法。之所以对“第一次”用了双引号,是因为其实这次是比较正式的一次组会,而在这次之前实际上lab已经集体见了一次。我们中国人比较注重和谐,有所谓的“九九归一”一说,正好组会开完是“搬砖”第81天,那么索性就将近来的一些心得一并交付出来。本来应该是在第一次见面会的时候就该及时总结一下,因为见面会时导师说了很多经验。由于开学一来接了四个班(专业)的班长兼党支部书记,恰好赶上学校开第三次党代会,杂事较多所以一再搁置,现在决心已定必须要总结一下了。
导师布置了开学一来得在组会上报告暑假的文献阅读情况,所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这是检验暑期自己学习的情况,同时也是作为自己在lab成员面前的第一次正式的presentation。我所考虑的问题是,暑期每周汇报六篇左右的文献,每天其实看得更多,那么一个暑期下来几十篇文献应该怎么才能比较好地向导师和同门介绍呢?我觉得还是提炼出一个主题,然后在这个主题的基础上将这个问题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方法运用和适用范围理清楚,最后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同时对未来的研究做出展望。当时在看负面身体自我(Negative Physical Self)这个领域的研究时就是顺着这个思路展开,现在慢慢文献看多了会发现其实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相互借鉴并取长补短。原本在制作组会汇报ppt时想再看一些新的论文以便充实和完善,导师及时告诫我“不要看新的文献了,这个时候应该要总结了,把已经看过的文献再看看肯定会有新的发现,因为文献看多了不及时总结就会忘记”。导师就是导师,他火眼金睛地发现了我存在骄躁的情绪,总是喜欢好高骛远,结果多是做了无用功。按照导师的建议,我把暑假看过的文章又看了一遍,最后我确定了组会第一次汇报的主题就是面孔识别加工(Facial Recognition Processing)。其实无论对于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领域的一些比较基础的研究,国外的成果还是比国内突出。我总是觉得国外的研究更注重挖掘的问题本身的内在机制,国内可能更倾向于将这样基础的结果运用于实践。所以想要理清一个问题就必须得大量阅读相关的外文文献,没开始“搬砖”的时候看到CAS心理所的一位研究员要求其lab的研究生在读期间的英文阅读量不得少于500篇觉得很不可思议。后来渐渐发现如果每天能静下心来看五篇,一周至少三十篇,一个月至少就一百篇了。微博上认识一位从某211保研至某985的工科男,他在暑假之前就已经在某校的八层化学楼上每天不停歇地八篇文献开始刷了。所以当你懈怠的时候,先不考虑智商这个问题(因为这是先天的不能后天人为去改变),应该要做的是对比自己和别人的习惯。既然自己已经是研究生了,要是整天还是想着玩耍那还是停留在本科生甚至是中学生的阶段。当然,玩要玩好,学也要学好,这两件事情原本就不冲突。
下面说说这第一次组会汇报的事情,第一个汇报的是我同门和我同寝室的研一学生。他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他只汇报了两篇文献且将这两篇相近的文献融合在一起进行了讲解。他汇报完之后,导师以及同门开始评点。首先他汇报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他的条理很情绪,而且结论也突出,并且他也谈了自己的idea。不过导师也一针见血地指出“看文献、做汇报不能仅仅只是针对结论,要弄清楚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前研究者是如何思考的,并且对于基本的实验设计绝对不能弄错”。另外,他在汇报时提到了有调节的中介效应(moderated mediation)这个概念,但是可能他没看完全此类的文献所以他在汇报的时候对于数据处理解释得不是很清楚。其实在我上两篇博文以及微博上,我对于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第三个汇报的是我同门专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女生,她汇报的是目前国内心理学界顶尖级A1级别期刊《心理学报》(ActaPsychologica Sinica)上的两篇文章。该女生汇报的特点是她会将文章很多处融合进自己的idea然后再呈现给受众,导师点评她这种汇报方式很好。不过她汇报的不足也很明显,她基本省略了过程,在讲中介效应之时甚至没有呈现相应的图表,而且结论也很空泛。导师认为“在汇报文章特别是测量类的文章时,至少应该将路径图或模型图和相应的表格一一呈现,受众不是仅仅想知道研究的结论,至少应该知道整个研究的脉络是如何展开的”,师兄们说“汇报时将概念讲清楚很重要,关键是自己也要思考这些概念之间存在什么内在联系”。其实能发表在《心理学报》上已经很难得了,因为该期刊一般人是没办法发表的因为学术水平实在太高。那么我们如果要汇报此类文章就更应该多思考,思考别人的研究是如何开展然后看看能否把这一思路优化以便开展自己的研究。
我是第二个上台汇报,汇报之前我已经做好了被骂的准备了,果不其然。我汇报的是面孔识别(Facial Recognition)这个主题,内容和框架借鉴了很多中英文期刊和学术论著。定稿的ppt做了120多张,不过根据师姐们的意见我缩减了很多内容最终汇报版是68张。我按照负面身体自我(NegativePhysical Self)专题的制作,仔细整理了面孔识别的理论基础、研究脉络以及方法学基础。其实这是一次心里特别没底的汇报,因为我把ppt做完后自己翻翻看了好久都不知道自己想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在汇报的过程中,导师和大师兄问了我很多问题,基本上我都没有回答出来,很简单我真不知道,我只是将结论照搬照抄下来然后呈现给了同门。导师点评说“做人、做学问不能太浮躁,你现在完全就是浮在天上没有接地气。你在汇报的时候包括你自己做的汇报ppt,你至少要明白你做的是什么,你要确保的是你做的内容能够对受众去解释,不能一问三不知。比如你ppt上的脑机制相关内容,你不能只有个结论,你要说清楚脑电的成分和脑电波幅都是什么。我们做学问注重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看的多不一定好,忘了而不去总结那就是在做无用功。做研究思考自己的idea不能只是对已有研究打补丁,搞不好你辛辛苦苦把补丁打好别的研究者已经写成paper发出去了……”,大师兄说“文章一定要看透,看了一大堆文章只是看了而不去思考那还不如不看”。最后我结合暑期阅读的心得简单介绍了自己的idea,我想进行的研究比较难开展,因为研究的是特殊群体所以直接面临的问题就是被试的选取问题。目前国内在开展此类研究的团队只有西南大学和中南大学两个点,的确我过于理想化把事情想得很简单没有考虑到被试选取的难度。导师说“idea多很好,但是你要知道你能想到这个问题别人可能也想到了,但是你要思考为什么别人没去做,不是因为别人比你笨而是别人可能仔细斟酌了研究开展的风险和收益”,同门说“首先你得解决被试的问题,你要是找了特殊群体那么你就等于是改变了别人的生活方式,你靠区区被试费就想把他们招进lab,现实吗?做特殊群体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会有收益,但是这种收益也是基于社会的认可和接纳之上,你做的特殊群体分布那样隐秘你就确定能找寻到吗?”导师和同门的评点是中肯的,的确都是我所没有考虑到的。尽管也有师姐事后鼓励我,不过我真的要开始思考这个研究的可行性了。人有热情固然是好事,不过还是得踏踏实实地做研究。
整个八月我在导师的指导下仔细阅读了多篇面孔识别(Facial Recognition)的文献,不能说已经掌握了这个领域的精髓,但至少可以说初步能够理清研究这个主题的方法和思路。说起面孔识别,起初真的不是很有兴趣。我们都知道,只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能最大地激发起内在动机和驱动力。早在复试的时候师姐就说了如果能进来做基础研究,那么可能就是沿着惯例做面孔。师姐暑假的时候给我发了一些有关面孔的资料,可能是这些资料比较基础以及国外的学者更注重的是研究问题的内在机制和原理,所以晦涩难懂以及充斥着物理和数学公式的面孔识别计算模型当即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所以一开始对于面孔识别的确有抵触的情绪,每周的一次文献阅读报告就像是在应付一样。我想如果这样下去吃亏的只能是自己,我得改变这种状况。我一直记得导师当初告诫我的原话“做基础心理学的研究需要的是踏实、认真和坚持,是急不来的。做好知识的积累是很关键的,当然也需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你想好了吗?”,很多时候我都会扪心自问“我真的想好了吗?”、“我能坚持下来吗?”。很多人会说走学术这条路是条不归路,可是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还是觉得凡事首先得有兴趣,想要把学术做得好一定要改变观念和心态,要从内心深处把学术作为自己的职业甚至是一项事业来辛勤耕耘。记得复试面试的时候导师组问我的兴趣是什么,我很直接地说“我喜欢待在实验室,我喜欢看文献然后写论文”,我觉得这种生活没什么不好。虽然我一直很平庸,不过我觉得人必须得有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哪怕这种追求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会给你立竿见影的回报。有的时候我不能理解一些人的想法,比如作为一个研究生入学还没几天就开始抱怨研究生的生活是多么枯燥多么无聊,甚至还有人会说自己整天都不知道要干嘛就会待在寝室。导师后来在lab第一次见面会的时候向我们详细地梳理了他从本科到博士后以来这么多年的研究脉络,从最初的什么什么到后来的什么什么再到现在的什么什么。他还细致地讲解了目前lab做的几个课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以往师兄师姐的一些成果。导师强调做研究不能以方法为导向,因为方法只是一种工具,想要运用的时候知道怎么用就行了。就拿我上两篇博文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研究为例,我们在做此类研究时大多只是要知道怎么用即可,很少会有人关注方法论的挖掘。就像你想写文章然后发表一样,我想你更愿意写的是实证类文章而不是综述类文章,为什么?因为实证类的文章比较容易发,而综述类的文章基本上都是主编约稿别的稿件基本都不会录用的。
我目前所在的学校虽然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不过对于研究生毕业的条件却和与其同省的国内某所老牌985学校是一样的,即学生必须在答辩之前发表一篇一作且第一单位为该校的C类论文。其实同比别的好一点的学校,这样的条件实际上已经很宽松了,别的学校硕士的毕业条件是至少一篇一作的SCI,博士是至少两篇一作的SCI。该校的核心期刊中罗列了一大堆C类的国内期刊,平时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期刊也赫然在列。其实要求学生发SCI还好一些,毕竟国外的期刊把关相对严谨一些而且一般不容易能够发出去。但是国内这种要求一篇C类论文的限制活生生将C类论文变成了引导学生的一根指挥棒,很多学生读研三年可能就是为了追求这样一篇C类论文。结果可想而知,大家都知道这样产出的论文的质量也就不敢恭维了。我上述的这些话并不是抨击这种要求不好,我反而觉得很好,因为研究生连一篇C类的期刊都发不出来还能做研究生吗?导师见面会的时候有导师诠释了他看来“研究生”的定义,所谓“研究生”就是做研究的学生,形象一点就是解决how to do这样的一个问题(相对而言,本科生就是知道what即可)。开学典礼的时候,从领导到研究老生代表都在强调读研要将科研作为第一位的头等大事,作为新生代表的我在发言的时候着重说了三点我自己三年读研的规划:第一,研究生要以研究为先;第二,我们在做好研究的同时要有健康的身心;第三,要注重社会实践。读书读了这些年,我真正真正能够体会到人生如果要总结可以归为三件事情:做人、做事、做学问。很多人都会说这三样,但是真正能够做到这三样的人不多。可能的确有人做到了这三样,但是顺序可能反了。之所以要将“做人”摆在第一位是因为如果研究生连做人都不会做还怎么能够期望他会做事和做学问,同时将事情和学问做好了才能更加彰显自己做人是如何成功。
已经是9月份了,其实时间过得很快,以后做科研还是要脚踏实地,看完文献后多问几个为什么。还是引用我第一篇博文结尾的那句话,“你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别人还在努力,而且这里说的“别人”本来就已经甩你N条街了,那么继续加油吧”。
刘燊
2014年9月19日星期五于甬江湖畔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 23: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