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评博导或者教授关我什么事儿?
2011.03.05
前几天清华博导改制的新闻引起了一些评论。在我看来,清华大学的教授博导爱聘谁聘谁,完全不关我什么事儿。
不过,如果他们有的系科心血来潮把资格材料送到我这里来评审,那就关我的事儿了。
过去十年,也帮助一些研究所和大学做过一点晋升教授或者博导的职称评审。我评审的原则很简单:
1. 如果该单位事先告诉我他们对被评人的标准和期望,我原则上会尊重人家单位的考虑。不过这种事情记忆中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
2. 我自己的评审原则是从严,并且讲求合情合理。
所谓从严,就是真正从被评人的水平和潜力出发。所谓合情合理,就是根据国内不同单位的实际人才情况与被评审人的水平和未来发展的预期来提供推荐意见。
任何一个人要幸福愉快,最重要的是要在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能力发挥的环境,所得到的东西与他的能力和贡献相当。所以,我从不认为支持某人升职对这个人一定是件好事。这对单位来说是如此,对个人来讲也是如此。
有的人在一个单位明显没有长远发展的潜力,明显换个单位或者出国几年更好,这种时候如果同意其升职事实上只是给他留在原地的鸡肋选择增加一点分量,给他所在的单位制造一份负担。如果不同意他升职,他应该会真正考虑换一个更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这对于年轻人来讲,因为他们还有很多可以发展和改变的机会,不让他们在一个地方轻易地升职,实际上可以逼迫他们在年轻的时候不是小富即安,对他们是一个很好事情。尽管这种事情当事人一开始并一定理解,好在评审是匿名的,我也不用费神去向人解释。所以,对于年轻人,评审从严事实上是最重要。不过,如果一个年轻人很适合在该地发展,也有相当的能力和潜力,当然是应该大力支持和进行正面评价。
本着这种原则提供评审意见,有些地方人家可能就不再来找我了,但有些地方的确仍然会连续多年请我提供评审意见。在我看来,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再找我我落得清闲,继续找我说明我这样做还是有一定的市场。
我从来不敢保证自己的评审意见一定恰如其分。不过,我也会观察那些我同意和不同意的人在那以后几年的作为与发展。值得欣慰的是,大多数情况下没有看走眼。如果发现自己当初的评审意见有些过失,判断不准确,我会找适当机会做一些弥补。比如在开会或者访问的时候向被评审人单位有关负责人表示自己当初可能评价有过,支持了不太应该支持的人,或者没有支持应该支持的人。
我的一位博士生,毕业的时候说想到北师大去工作。我就问一位来自北师大的研究生究竟他自己是否觉得这位学生将来像是个北师大的教授。这个学生说不好说。我就告诉这个学生:
Shoot! 连我都关心北师大的教授质量如何,你自己是北师大毕业,在这么容易判断的事情上,却对北师大教师应该是啥样没个意见,如果你们学校的领导和校友都这样,北师大还会有什么希望?
他吃惊地看着我,然后说:哦!是这样啊?那也许是不行吧。
我说:什么叫做”也许是不行吧“?根本就不行。事实上他到北师大去将来也混不出个名堂来,干吗要去那里?如果是我,连想都不会想。
清华大学如果请我帮他们评估副教授升职,大部分情况下我是会否的。清华大学的很多副教授,换个一般学校完全可以去做资深教授。为什么不能早点下决心离开,纵然有万般才能有待发挥,却非要在清华大学做个鸡屁股呢?
也许很多人自己当时看不到这一点。
那对不起,他的命运就只能由像我这样的或者其它种类的恶人来决定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6-418836.html
上一篇:
文科博士不能熟练掌握两门外语的都应该斩首下一篇:
上大学就是去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