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sf6 生态管理缔造美丽海洋

博文

[转载]豆瓣9.7,《切尔诺贝利》回放着谎言的代价

已有 3201 次阅读 2019-5-23 05:32 |个人分类:海洋灾害|系统分类:人物纪事|文章来源:转载

豆瓣9.7,《切尔诺贝利》回放着谎言的代价

来源: 李邑兰 南方周末 2019-05-22



  2019年4月26日凌晨,在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的斯拉武季奇,人们参加悼念核事故遇难者活动。 (新华社/路透/图)


全文共2398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 “谎言的代价是什么,不是我们错把谎言当成真相,真正的危险在于,如果我们听信了太多谎言,就难以辨别真相了。那时候,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抛弃对真相的追求,反而以故事麻痹自己,除此之外,还剩下什么呢?”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 南方周末记者 李邑兰

责任编辑 | 宋宇


“切尔诺贝利”几个字,本身就足以提供一部恐怖片需要的全部元素。


1986年4月26日凌晨,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反应堆破裂,酿成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至少31人直接死于这场灾难。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有116000人从现场撤离,此后又有23万人离开高污染区域,重新安置。对长期影响的估算存在多种口径,其后15年可能有6万到8万人死亡与这次事故有关,另有13.4万人遭受各种程度的辐射疾病折磨。


事故连续爆炸释放的辐射线剂量是“二战”时期广岛原子弹爆炸的400倍以上,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美元。切尔诺贝利方圆30公里的11.5万民众被迫疏散,485座村庄变成“鬼城”。至今仍有500多万人生活在受辐射物质污染的区域,其中70万儿童,该地区癌症、智力残疾、神经紊乱的比率都显著提高。


“我们所知道的有关惊悚与恐惧的一切,大都与战争有关。比如古拉格与奥斯维辛。在切尔诺贝利,我似乎看到所有战争的特点:士兵被派遣、居民被疏散、房屋被遗弃、生活的进程被阻断。”在历时20年调查采写而成的口述实录《切尔诺贝利的祭祷》中,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白俄罗斯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写道。


2019年5月6日,五集周播迷你剧集《切尔诺贝利》开播。剧集由HBO电视网与天空电视台联合制作,《绝命毒师》导演乔韩·瑞克执导。第二集播出后,其豆瓣评分由9.6分进一步升至9.7分。


1

“我们想知道谁是罪魁祸首”


《切尔诺贝利》第一集中,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技术灾难完全展现在镜头里。寻常午夜,切尔诺贝利附近的普里皮亚季市,一对准备入睡的年轻夫妇被嘈杂声惊动。他们隔窗张望,远处电站升起冲天的浓烟和火光。他们面色平静,那似乎只是一场普通事故。


随后一小时,灾难的狰狞面目慢慢显露。消防员们整晚与灾难搏斗,懵然不知自己正遭受辐射侵害,直到身体逐渐溃烂。化装师丹尼尔·帕克在采访中提到:“我为这部剧做了非常细致的调查工作,严重辐射中毒可能是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死亡方式,人的身体会由内向外溶解,然后从外向内腐烂。”


爆炸事故在第一集讲完,恐怖继续弥散。编剧兼监制克雷格·麦辛解释:“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本身已经足够令人震撼,我们觉得没有必要不断烘托铺垫,把爆炸放到最后一集震惊观众。我们希望观众直接就能看到,事故就是这么发生的,这个人要死了,核反应堆要爆炸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部分并不是我们这部剧最有趣的。”


“在这些故事里,谁是英雄并不重要,我们想知道谁是罪魁祸首。”麦辛说。


剧集开场,苏联核能专家瓦列里·勒加索夫出现在镜头前,听着录音中自己的口述:“谎言的代价是什么,不是我们错把谎言当成真相,真正的危险在于,如果我们听信了太多谎言,就难以辨别真相了。那时候,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抛弃对真相的追求,反而以故事麻痹自己,除此之外,还剩下什么呢?”


核事故发生后三小时,一群本地官员召开紧急会议。核电站站长布留哈诺夫总在轻描淡写,诸如“只是出了点事故”“轻度辐射而已”“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不会带来任何负面影响”。他受到质疑:外面有人呕吐,有人烧伤,天空都在发光了……那名与会者要求立即疏散民众。


这时,原本坐在一旁列席旁听的老人用拐杖反复敲击地板,制止争执。他站起来,走到前面。警卫预备搀扶他起立,他大手一挥,拒绝帮忙。两个动作细节,使一个独断的领导形象就凸显出来。


“有谁知道,切尔诺贝利真正的名字是什么吗?”


“弗拉基米尔·I·列宁核电站。”


“是的,真正的名字是弗拉基米尔·I·列宁核电站。”老人重复一遍名字,然后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命令,“封锁这座城市,不准任何人离开,切断电话线路,防止错误信息传播。”他随即鼓动:“我们今晚在这里所做的一切都会受到嘉奖,这是我们的荣耀时刻。国家需要我们遏制恐慌蔓延,那就照做。”布留哈诺夫等人立刻敲击桌面表示拥护。


2

“真相不再是可以被掩藏的”


“在那样的时刻,你会看见谎言大获全胜,政府拒绝承认发生的事实,而且完全封锁真相。”编剧麦辛接受采访时说。


麦辛创作剧本时显然受到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影响。第一集那对年轻夫妇的反应,与《切尔诺贝利的祭祷》一书中失去消防员丈夫的年轻女人的回忆场景相似。阿列克谢耶维奇奔波二十余年寻找事故幸存者采访,正是希望挖掘出被隐藏的真相。


“报纸上关于切尔诺贝利的消息中,通篇都是军事词汇:原子弹、爆炸、英雄们……很难理解我们正处于新的历史之中,灾难史开始了,但人类却不愿思考这个问题,因为他们从来没思考过这个问题,它隐身于人类熟悉的事物背后,隐藏在往事的背后。就连切尔诺贝利英雄纪念碑都像军人的纪念碑……”阿列克谢耶维奇写道。


“你能切断电话线路,遏制信息传播,却不能遏制辐射蔓延。真相不再是可以被掩藏的。”麦辛说。


瑞典、联邦德国等欧洲国家很快检测到不正常的放射线含量,苏联政府起初对外界询问一概否认。事故发生近三天,直到星期一晚间,他们才发表四句话的简短声明,承认事故发生,强调正采取措施。事故发生一周都不再有新消息披露,当时民用原子能设施的安全性仍未能完全令公众信服,不透明的处置手段给恐慌火上浇油。


“我们正经历的危险,是既无法看见,又无法用其他感官感觉的,这是人们惊慌失措的原因。”当时,挪威灾难研究专家阿尔·霍连向《时代》周刊形容。


周末,莫斯科市委书记鲍里斯·叶利钦才提供了一些新消息:电厂周围辐射量过高,附近水库也遭到污染,当地居民不宜返回。1996年,他授予直言的勒加索夫俄罗斯联邦英雄奖章。但这位拯救无数生命的英雄,已经在切尔诺贝利两周年纪念日自杀身亡。那是剧集开始时的悲怆一幕。


第二集中出现了星星点点的英雄主义行为,他们有如飞蛾扑火,尝试做出微弱的挽救。在这个封闭的体系内,所有人都受着折磨,那些英雄是珍贵的亮色。


许多观众将观看《切尔诺贝利》称为“窒息式观影”体验。事故发生后,微尘飞扬,不知情的民众驻足,赞叹远处夜空中的辐射火光,孩子们在核尘里舞蹈。他们不知道自己正身处炼狱。导演也异常节制,让背景音乐隐忍地发出声响。这是一场看不见的,人类从未经历过的巨大灾难。


-----------------------------------------------------------------------

《海洋生态大讲堂》微信公众号

浙江省重点智库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合作微媒平台


海洋在说话,您我来代言!

《海洋生态大讲堂》欢迎您!

投稿邮箱:550931758@qq.com

请您在留言中标注为《海洋生态大讲堂》投稿,

并提供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我们筛选审核后,将以全文刊出!

热烈欢迎广大自愿者合伙参与公众号运营!


                附: 投稿类型与要求

                (1)主题一定是有关海洋生态学内容的稿件;

                (2)原创文章,请配必要的图表;

                (3)好文推荐,直接发来原文,或请注明出处;

                (4)重要会议报道或信息,请附必要图表及其标题说明;

                (5)重大项目科研进展,或重大会议学术报告PPT;

                (6)重点团队介绍,或重要人物专访。


您的赞赏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21-1180600.html

上一篇:[转载]关于征集2019年度自然资源标准制修订工作计划建议的函
下一篇:【新闻】|日前“生态环境部太湖流域东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挂牌成立!
收藏 IP: 180.164.3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0: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