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sf6 生态管理缔造美丽海洋

博文

[转载]樊春良专栏丨科学精神是什么?——从丁肇中教授的报告说起

已有 1323 次阅读 2019-4-10 06:57 |个人分类:海洋科技|系统分类:观点评述|文章来源:转载

樊春良专栏丨科学精神是什么?——从丁肇中教授的报告说起

来源: 樊春良 三思派 2018-04-08

樊春良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三思派特约专家


丁肇中教授在庆祝中国科学院建院50周年的学术报告会上,做了一场生动的报告,题目为“我所经历的20世纪高能实验物理学”。所经历的事情,就是切身的感受,常常鲜活动人。而一直工作在科学前沿的大科学家所讲述的长期切身体会,更是启人心智。

对我触动很大的是两件事情。一是说到狄拉克方程。丁教授指着投影屏幕上的方程式说,这里有一个m (m即质量),狄拉克就想,m2既可以是m×m,也可以是(—m)×(—m),那么—m是什么意思呢?于是他就提出存在着反物质。说到这里,丁教授开玩笑地对着底下的听众说,你看得诺贝尔奖多容易。底下听众逗笑了。丁教授冲着屏幕想讲什么,马上又转过身来,对着底下的听众又笑着说,你看天才和疯子的距离有多么近!二是说到去年升到太空的阿尔法磁谱仪。丁教授介绍了阿尔法磁谱仪的目的是探测宇宙的暗物质和反物质,但实验结果有许多出乎原来的设想,难以解释。讲完阿尔法磁谱仪实验的目的和结果,丁教授神秘地对大家说,我有一个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底下又是一片笑声。丁教授用投影仪在屏幕上打出了加速器历史,逐一说明了每种重要加速器建造的目的和实验结果,指出每一个发现都和最初设想的目的不一样。那么阿尔法磁谱仪发现的意外结果意味着什么?丁教授说:我不知道。

丁肇中教授的话总在我心中回想。不知当年那些有幸聆听爱因斯坦讲话的人有什么样的感想,我听丁教授的讲话和读爱因斯坦的那些话泛起的感觉一样。它们告诉你的道理是那么简单、那么质朴,让事物的本质一下子就呈现在你眼前:对呀!就是这样。从中我有一个感悟。什么是科学家?科学家就是能告诉你科学是什么的人。我们平日里被那些一知半解的人所说的话弄得越来越糊涂,还是让我们听听和想想科学家所说的话吧。

科学是什么?不错,科学是观察实验、是逻辑推理,但更重要的是,科学是猜想、是想象。科学依赖于明晰、确定的概念,也依赖于思维的自由创造活动。正如H.D.Smyth所说:“研究者时常像一个艺术家那样思考和工作,但他却必须像一个图书保管员一样用事实、图表和思想的逻辑推论来讲话”。论文等写出来的东西只是显露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角,科学探索的长期过程则隐藏在其下。其中,科学想象力引导着科学发现的方向,体现着人类认识自然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本质特点。思维的自由探索和创造,是求真的灵魂。没有思维自由驰骋,人的认识就会因循守旧,无法发现真理。可是,面对着大自然无穷的奥妙,通往真理的道路没有捷径,认识的结果常常是出乎猜想的意料,求真相伴随的常常是错误。但是,科学的巨大生命力恰在于通过解释反常和消灭错误来发现真理。科学精神是什么?科学精神就是求真,因此,也就承认错误和消灭错误。科学是属人的,求真和改错的科学精神是人的精神进步的本质特点。我想,伟大的哲学家卡尔.波普尔之所以受到许多著名学者和科学家的尊重,正是因为他揭示了这一普遍的真理。

科学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福祉。一个文明社会的发展需要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科学。但是,我们要知道,科学知识可以普及,而科学精神却无法普及。道理很简单,科学精神不是脱离具体活动的抽象观念体,科学精神是以科学研究(以及其他求真的具体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离开具体的活动,抽象地谈论科学精神就失去了现实基础,毫无意义。我们只有从科学家实际探索的活动中才能发现和感受到科学精神,这就是思想自由探索和创造,承认无知和错误,去大胆想象,严格求证。

本文原刊于《科技日报》1999 年12月25日,作者授权三思派发布。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

《海洋生态大讲堂》微信公众号

浙江省重点智库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合作微媒平台


海洋在说话,您我来代言!

《海洋生态大讲堂》欢迎您!

投稿邮箱:550931758@qq.com

请您在留言中标注为《海洋生态大讲堂》投稿,

并提供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我们筛选审核后,将以全文刊出!

热烈欢迎广大自愿者合伙参与公众号运营!


                附: 投稿类型与要求

                (1)主题一定是有关海洋生态学内容的稿件;

                (2)原创文章,请配必要的图表;

                (3)好文推荐,直接发来原文,或请注明出处;

                (4)重要会议报道或信息,请附必要图表及其标题说明;

                (5)重大项目科研进展,或重大会议学术报告PPT;

                (6)重点团队介绍,或重要人物专访。


您的赞赏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21-1172394.html

上一篇:[转载]科学:没有止境的边疆——近60年回响的主题
下一篇:[转载]樊春良专栏丨论科学技术发展的伦理环境
收藏 IP: 101.80.1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1: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