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MR

博文

当应急碰上拥挤———试论地铁不明气体的应对 精选

已有 3991 次阅读 2014-10-7 05:05 |个人分类:危机评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8月25号下午4点左右,有网友发微博称,北京地铁望京西站15号线到13号线换乘处,上百名乘客突然接连咳嗽,打起喷嚏,疑闻到无色无味的刺激性气体。15号线望京西站工作人员随后表示,事发后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并未闻到不明气体。随后经地铁官方消息称,经查,有异味的地方在15号线换乘13号线通道内。这个通道紧邻京承高速,且处于下风口,通道上部有百叶窗通风,不密封。初步判断与高速上经过的有异味的车有关。昨天有风,异味被风吹进通道,除通道外其他地方没有异味。后通过警方公交总队了解到,是因为望京西站正在装修,所以有刺激性气体把乘客呛到了。
  一点小事都容易让民众绑紧神经,还好是虚惊一场。但这就不得不让人联想到1995年日本东京的地铁沙林毒气事件,与此类似的还有英国地铁爆炸事件等等的诸如此类的发生在地铁内的突发事件。交通类突发事件或者各种事故在日常生活中频发,但是这样发生在地铁这个交通工具的突发事件,却能够带来大规模的人员恐慌。分析主要原因可以看出,地铁载客数量庞大,流动性强,空间狭小,一个小型的事件在地铁内部就会引发成为大规模的事件,也正是基于此,使得人们对这样事件的恐惧徒增。
  这样的地铁事件,面临的最严峻问题,除了事件本身的杀伤力,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人员众多加上恐慌造成的拥挤踩踏事件。在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过程中,大多数都会有遇到人员拥挤现象,甚至最后衍生出拥挤踩踏事件的也有。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其实,在处置突发事件中,规范秩序应该成为第一目标。
  遇上这样的突发事件,群众难免出现非理性行为,恐慌、束手无策或者无秩序,都会暴露出来。人们的这种行为,一方面是由于事件本身的影响力巨大,人们难以消除恐慌。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逃生路线的无知不熟悉。应急处置管理者应该做的就是能够帮助人群找到消除恐慌的方式,引导群众,确定井然有序的秩序环境,从而为有效的开展应急提供条件。
  地铁通道繁多,一般人群对地铁环境并不熟悉,因此,在规范秩序中,极醒目的标志以及广播引导是秩序形成的主要方式。
  真正的地铁恐怖事件的杀伤力是极大的,处置也很复杂。但是在这种虚惊一场的事件中,以假乱真,也会造成恐慌引发人员拥挤,衍生出突发事件。其实,这样也许能够成为检验应急的一种途径和方式。

 
(任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42678-833524.html

上一篇:“康师傅的悲伤”——兼论企业的危机沟通
下一篇:大数据技术在突发事件应对及预防中的两个应用
收藏 IP: 144.64.24.*| 热度|

5 黄永义 李宇斌 代恒伟 赵美娣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9: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