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苏州大学的邀请,我们一行4人如期进行了拜访。(2007年4月10-12日拍摄)
水是苏州的灵魂。2500年来,从唐人诗境到意大利游子笔记,苏州的灵性,化作无数美丽吟咏,远播四海;独特的东方水城魅力,名扬八方。“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二百九十桥”,成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不可替代的个性。这种独特的文化个性符号,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用“人水和谐”四个字形容东方水城苏州真是恰到好处。
2002年,苏州投资四十亿元启动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2003年7月该工程一期工程竣工。在这条由“吴门夜月”、“觅渡揽月”等二十个景点串连而成的风景带上,大桥长虹卧波,亭台楼阁掩映护城河,亲水驳岸尽显东方水城风韵。
华灯初上,水逐船行。听着温软的苏州评弹,品着上好的碧螺春,欣赏着岸边优美的景色,这样的意境,这样的惬意,不在梦里,不在戏里,就在苏州环城河内,当海内外游客乘坐具有园林特色的仿古的官船浏览环古城风貌时,就可以充分体会到江南水乡水上游的意境。
“太湖风光美,一半在姑苏”,但上个世纪由于发展的盲目无序曾对太湖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大量的重复建设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再加上近年来,由于含磷的生活污染和面源污染等污水大量侵入太湖湖体,造成磷含量的急剧上升,太湖曾变得很可怕。
但苏州很快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步步地纠正着以往的偏差。从“零点行动”到修建太湖大堤,再到“禁止开山采石条例”的出台,直至去年,在扩大了区划范围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区内160平方公里的区域编制概念性规划,确立规划在太湖开发建设中的主导地位,正式宣告太湖旅游开发进入“全图时代”。
苏州自古以来就有“水城”之称,境内河湖星罗棋布,街河相临。然而,市区的河道水质基本上常年处于“劣五类”水状态,为还水城本来面目,苏州市在水环境治理上已投入这三十亿元。在调整产业布局,把相关企业搬迁出城,减少工业污染的,并注重对生活污水污染和农业污染的控制,通过实施旧城改造,完善生活设施,以及推广绿色生态农业和无公害水产养殖,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6: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