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对于读书,如何选择文学读物,怎么汲取书中的精华和营养,我没有太多系统的概念。只能从读了这25年的书,从自己的一些切身体会来聊聊,这也正好应景了我在学院发起的读书分享会活动。
记得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一直没有买过什么所谓的“名著”和“课外读物”。直到初一,当时学校要求大家买“汉语大辞典”,我老爸才给我花了好像40大洋,买了我的第一本“课外读物”。好贵啊!当时真的是十分激动,我用透明胶、书皮把汉语大辞典包了好几层,生怕弄脏了。现在想来总觉得少时的很多举动真的是可爱,其实想想,那样确实没有必要,:)不过一番保护举措总是能让自己心安。也罢~毕竟这个结论是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现在时光倒流,估计我还是会“里三层外三层”吧。
读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讲“书,非借不能读也”,叽里呱啦讲了一通,似懂非懂,但是明确的一点是我一直都是借别人的书读的,每次都读的很积极、主动,还没有体会过自己买了书,然后束之高阁的感觉。所以,彼时的我,对于书是没有所谓主动选择的,因为我的同学和同学的家长买书的时候,已经过滤过一次了,我是在高度过滤的基础上二次选择的。因此,读到的书都是比较精华的,印象中最深的就是郑渊洁的童话故事《皮皮鲁和鲁西西》,《贝克和舒塔》等等。童话大王的很多经典语录现在都还记得,如“距离产生美”等。
高中,对我而言,是我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大家都说大学是第一个人生转折点,其实对我而言高中更重要!因为,高中的时候我困惑于“人为什么活着”,困惑于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后来我问了很多的师长,看了很多的书,终于找到了答案“人活着,其实是一个过程”!那时候读书是一种内在动力和需求,无需别人监督,无需完成什么阅读任务,就是想去浩瀚地、充满智慧的书籍中寻找答案。
到了大学,从家乡走出来,第一次来到省会城市,那种感觉就好像一下子看到了整个外面的世界。其实世界很大,当然也很小。当时的我就觉得我要开始自己新的人生和生活了,我需要独自面对很多生活中的问题,需要面对很多人和事…与人打交道,学会做人和做事,与高中时的只读书,概念是完全不同的。我已经记不清,我是怎么接触到卡耐基的,只知道大学阶段我读了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全集》、《人性的优点全集》等,同时,好像02、03年的时候痞子蔡之类的网络作家很火,我还稀里糊涂的读过《安妮宝贝》。Anyway,不管读了哪些书,我似乎有个优点,那就是总是把书里面积极、正面的东西给记住了,负面的或者消极的就忘记了。这一点其实我觉得不是学来的,以至于现在很多我的学生问“晓瑜老师,我们如何做到读书的时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都微笑,不知道如何解释。针对于这一点,这几年我也在思考,总结一下,似乎还是要有一个强大的、乐观的内心,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哈哈,这样一说似乎是唱高调,但是细细品味,也确实如此。
年轻的时候就是可以疯狂、可以任性、可以尝试,那时的我曾经还做过一件与阅读有关的事情,那就是锻炼“一目十行”!我从小记忆力比较好,上初中的时候就被大家送外号“机关枪”。因为,初中时候上政治课,老师总是会板书满满一黑板,然后为了写新的内容就再擦掉,我们很多同学就会跟着疯狂的记笔记,因为大部分的内容大家都背不下来。而我一般都是先聚精会神的听,我也不知道如何做到的,我每次都能把内容当堂就全部记住,课下我再根据记忆整理笔记。有趣的是,我们政治课老师,每次下课前都会让我把很多问题的答案再重新背一遍,以帮助大家补充笔记。我快速的记忆和快速的背诵,就好像打“机关枪”一样不间断。因此,也获得这个绰号。在锻炼一目十行的时候,我挑战了《穆斯林的葬礼》,用了2天的时间,全部扫完,然后和读过此书的同学,讨论内容。事实证明,我似乎做到了。其实,我就是强迫自己精力十分集中,然后快速搜索每页的关键词。不过现在想想,这种事情还是很费脑细胞的。我们这种一目十行,肯定是无法和毛主席的一目十行相提并论!不过,想想年轻时的事情也觉得十分美好。
本科毕业基本上就到了我人生的一个分水岭,至于研究生阶段的阅读生活,改天再细细道来。这里只简单提一下开复老师的《一往情深》《世界因你不同》等等。
尽管不系统,还是简单总结一下吧。虽然我读的书不是很多,但是我一直觉得“知行合一”才是王道!书读得太多,却缺乏实践,则会出现“纸上谈兵”;实践颇丰,书读得少、感悟少,则会“盲人摸象”,对一些问题的分析缺乏高屋建瓴的把握。简单说来,涉及阅读无非有以下几个点:
1、读书的动机:主动还是被动,为什么读书?
2、读书的收获:死记硬背,为了炫耀;还是不断思考感悟,化为自身智慧的魅力?
3、书目的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人生观,学会筛选优质的书籍;扩大交际圈,广结天下良师益友,从他们推荐的书目中学会二次选择。
4、读书的方法:精读和泛读。
希望我的这些故事,能对大家有所启示。Have A Nice Day!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