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0年是《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创刊70周年,特别策划了“我与《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系列访谈,邀请曾经关心指导或亲身参与“两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管理者、科学家、作者和读者等回顾期刊发展历史,同时展望未来,提出期望和要求。
使命历久弥坚,同心砥砺前行,“两刊”将以70年作为新起点,继往开来,实现更大飞跃。
王东明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欧洲科学院院士
2008年早春,一个风和日丽的周一,李未老师约我到北航培训餐厅共进工作午餐。在餐厅刚刚落座,李老师就道出了他给我带来的三件美差,这其中之一就是请我出任《中国科学:信息科学》中英文版的常务副主编。对这件美差,我稍加思索就欣然应诺了:这个简单应诺让我之后十年与《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相伴同行、一日难分,让我有机会目睹、亲历中国信息科学的发展奇迹,让我有幸在信息科学圈结识诸多高人雅士、良师益友,也让我在期刊琐碎的编务中每日享受阅读的快乐。
(一) 本世纪初,中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基础设施、学科与人才队伍、科研基地与研发平台开始大规模拓展扩建,它们为我国科研成果的大量产出酝酿了蓄势待发的巨大潜能。大量潜在的科研成果将以何种形式在何种刊物和载体上发表传播对我国未来的科技发展格局,科技成果的归属转化,以及我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界的主导地位等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在当时国内学术期刊成长乏力的关键时刻,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果断决策,坚定支持以《中国科学》系列期刊为代表的重要本土学术期刊的振兴和发展。也就在那个时候,李未院士被任命为《中国科学:信息科学》中英文版主编,为该刊的崛起腾飞领航把舵、聚能发力。 李未院士时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国家大飞机专项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学部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等诸多重要职务。如今又要担任《中国科学:信息科学》主编这个他义不容辞而又耗时费力的学术要职,他需要一位勤奋努力、认真敬业而且具有一定编审经验和中英文语言能力的学者来协助他处理期刊的日常编务。当时李老师可能一下子没有想到合适的人选,就拿我充数了。后来笔者还特地问过李老师,为什么想到了又低调又朴实的我。他回答道,看上的就是你低调朴实,还有认真。这话让我感到踏实,能得到李老师的赞许、器重和提携是我莫大的荣幸。李老师早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计算机科学的豪门子弟。之后他又在德国和法国的顶级科研机构工作,对欧洲的科学文化、人文历史都十分了解。李老师曾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系,其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计算机科学,而我也是数学系毕业,又在欧洲游学多年,在符号计算和自动推理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和李老师的背景有相近之处。这很可能是他对我为人处事的风格与方式能够理解和认同的部分原因。在办刊理念和思路上,李主编与我认识相当一致,我们之间的沟通交流非常顺畅,配合也很默契。 2008年前后,《中国科学》的英文名称悄悄发生了变化。李未主编极力主张将介词in从Science
in China中删除。这一字之删不仅扩大了期刊的覆盖范围,而且彰显了李主编办刊的国际化思想,即要将Science
China办成以“中国”命名的国际科学大刊,而不是区域性期刊,只发表在中国取得的科研成果。李主编上任后,随即召集各位副主编,开会商讨《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新的定位、宗旨、学科范围、发展战略和新一届编委会的编委人选等。李主编点兵布阵、集思广益,他将归纳推理、修正演算、过程模式等有关形式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思想用于构建期刊管理、建设和发展模式,以期提高期刊的影响力、科学品质和运行效率。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涵盖六个一级学科,跨越很多研究领域,是通用可读型综合类期刊,主要致力于报道创新性强、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科研成果和重大科学发现,聚焦热点问题的突破性进展。在确立了期刊的总体发展方向之后,正副主编推荐选拔了一批活跃在科研第一线、认真负责、努力奉献的国内外杰出学者,组建了期刊的新一届编委会。这届编委会包括院士12人,长江学者和国家杰青16人,海外编委11人,是一支由51名资深学者和年富力强的科研骨干构成的精锐编审队伍。这支队伍为《中国科学:信息科学》之后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1年《中国科学:信息科学》全体编委会议合影 (二) 在《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新的定位、宗旨、学科范围和编委会确定之后,我负责起草了新的编委会章程、期刊编审工作细则、审稿工作流程等文件,并获得全体编委会会议通过。我在欧洲工作多年,做过多份期刊丛书的编委,并主导创办过国际学术期刊,有一定的编审工作经验。借鉴国外优秀学术期刊的管理模式、学术论文的评审标准和稿件的处理流程,结合国内的具体情况,我在编委会章程和编审工作细则中明确了编委的责任、义务和需要遵守的学术道德规范,给出了正副主编、编委、编辑在稿件初筛、初审、送审、修改、审批、录用过程中的分工、应该遵守的规则和具体操作的框架流程,制定了各个环节的通信模板等。这种基于网络平台的稿件处理模式,虽然刚开始使用时有些困难,但很快就被编委、编辑、作者和审稿人广泛接受了。稿件的处理很快进入正轨,送审和审稿周期逐渐缩短,审稿意见越来越公正、合理、专业,而且越来越具有建设性。我个人提倡的学术论文审稿理念是:稿件评审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作者认定论文的总体质量以及文中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判断文中主要结果的正确性,为作者修改论文提出具体建议,以便作者改进论文中的结果,最终完成并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实际上,我自己的不少论文,特别是早期的论文,都是在期刊编委和审稿人的指导下反复修改完善、最终正式发表的。期刊不只是发表论文的载体,也是支撑科学研究、建设学术梯队的平台。 学术期刊承载着学术文化,其品质和层次的提升需要广大学者的共同努力。建立纯粹优雅、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需要每一位科学工作者为之亲力亲为、身体力行,需要学者们不断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品味与境界。在我着力推进稿件评审录用规范化的过程中,也曾听说,有人对我初筛终审严格把关、全流程监控的做法有些微词,但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未曾有一位编委或作者对我直接或间接表示过不满。我维护稿件处理过程公正合理的努力得到了编委和作者们的认同、理解和支持,对此我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敬意。有一次,李主编向我打听一篇他应该回避的稿件的评审情况。也不知道他是有意考验我,还是没记住那些繁琐的回避规则,我笑了笑对他说,这个不能告诉您。主编慈善地看着我,意味深长地举起了大拇指,给我连连点赞。 学术期刊的建设和发展,从目标范围到内容形式,从征稿审稿到排版制作,从宣传策划到出版营销,涉及众多方面,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刊载文章的内容、质量和学术水平是决定期刊科学价值和学术影响力的核心要素。李未主编领导的期刊编委会审时度势、齐心协力,把握机遇,积极争取、利用各种经费与人力资源,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加速期刊的支撑平台建设,拓展获取优质稿源的渠道,组织举办学术论坛,编辑出版专题专刊,改进、增设栏目,缩短审稿周期,等等。与此同时,期刊社也加大支持力度,编辑部更是通力协作,大编小编们收集数据、更新软件、约稿催审、编排校读,电话不停、微信不断,夜以继日,忙得不亦乐乎。《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的超越发展就是在这个高速运转的信息化、网络化、模式化的工作流程中实现的,它使用了最先进的信息科学手段,它凝聚着编委编辑、审稿人和作者的艰辛努力和他们共同倾注的大量心血。在《中国科学:信息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可圈可点的人和事,有很多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有不少沮丧和无奈。当编委为一篇稿件尝试第19位审稿人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影响因子过1的时候,当我们漫步海边,沉思《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未来发展而默默无语的时候……
我们不会忘记李主编发起创办多媒体开放在线论文栏目、并组织我们具体实施的点点滴滴,不会忘记策划多媒体论文的编委编辑和从论文里可以读出的许多感人肺腑的科研探索故事,不会忘记栏目的成功带给我们的兴奋和喜悦。 (三) 近二十年来,随着整体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国家财政逐步加大了科研投入,各种级别的科研与人才项目层出不穷,科研成果也如期而至、学术论文大量涌现。作为报道科研成果、发表学术论文的媒介,期刊的建设和发展愈加重要,论文的影响力与期刊的影响力相互影响,交互作用。在经费投入剧增,论文产出翻倍的大好形势之下,如何公证、合理、高效地评估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的水平、质量和论文的长短期影响就成了十分棘手的难题。这个难题更是难上加难如果论文评估的结果再与绩效奖赏、职称评定、项目申报等其他与名利有关的因素直接挂钩。问题和需求驱动创新,基于统计论文引用次数的期刊与论文影响度量体系应运而生,并很快被越来越多的科研单位和科研行政管理机构所使用。最著名的度量体系当数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创造的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它将数据库中收录期刊前两年刊发的文章在本年度被同一数据库中文章所引用的总次数与该刊前两年刊发文章总数的比率作为度量期刊总体影响的影响因子。 SCI影响因子是用期刊论文发表后的相对即时引用量来界定期刊内容的短期影响,这个影响因子所反映的主要是期刊所发论文的热门程度,而不一定是论文的(现时或潜在)科学意义与学术价值。SCI影响因子对期刊的定量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要是简单地认为,发表在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上文章的水平就高,那就完全曲解了影响因子,用期刊的影响因子来衡量单篇文章的质量和水平也是误用。有很多优质原创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不高的期刊上,它们的意义和价值可能在几十年后才充分显现,这样的例子很多,不胜枚举。 然而,当SCI影响因子被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广泛用于各种名目的评估考核时,我们就处在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我个人一直坚持淡化SCI影响因子在期刊建设中的作用,对提升影响因子的各种努力大多消极支持——我也没法不去支持,因为我们有许多同事和学生都需要有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用于科研项目申请、绩效与职称评定、学位论文答辩等等!因为影响因子上不去,我们的期刊就会断了稿源。 SCI影响因子是每次编委会会议说不完的话题,我们也一直被其困扰,但它对《中国科学:信息科学》快速发展的进程没有太大影响。《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刊发论文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期刊的编委编辑、文章的作者审稿人,其专业素养和职业责任感也都随之加强。《中国科学:信息科学》已经拥有一支强大的编审队伍和优秀忠诚的作者群体,三十年前我们心中国之大刊的神圣形象仿佛又依稀可见。 2010年作者协助李未主编组织举办"信息科学发展论坛",庆祝《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创刊60周年 (四) 虽然每日忙碌,但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连上《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的网络化稿件处理平台,及时处理等在那里的待筛、待审稿件。我知道,我的稿件录用通知晚到一天,可能就会让某位博士生错过期末的论文答辩。在我处理数以万计稿件的同时,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就是五年,到了编委会换届的时候。常态化的稿件处理大大增加了我使用屏幕和键盘的频次与时长,五年下来,我的手指和眼睛都不如以前那样管用了。我答应李主编留在编委会,继续为期刊服务一段时间,但希望所处理的编务能避免我过于频繁地操作鼠标和键盘。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新一届编委会组建后,赵沁平老师担任中文版常务副主编,梅宏老师和我共同担任英文版常务副主编。有这两位老师扛起了期刊再创佳绩的重任,我得以大大减负,一下子轻松了不少。两位新常务有太强的号召力和太多的管理经验,他们与李主编一样高瞻远瞩,善于运筹决策,行事务实高效,都是引领科技发展的高手。与他们一起谋划期刊的发展,我陡增见识、非常开心。《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经他们定向给力,加速阔步前行,很快就今非昔比。之后几年,我就满足于执行、实施他们和李主编共同决策制定的发展方案,每日处理一些编务琐事而已。当然,有些特殊个案的处理还是非常费力的,这样的个案包括论文剽窃和有关论文成果归属的争端等。 2018年初,梅宏院士出任《中国科学:信息科学》中英文版主编。梅主编担起国之大任,他主编的不是一份普通的刊物,而是我国信息科学的旗舰——《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我们心目中神圣的大国重舰,她载满信息科学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和信息科学家日积月累的智慧,再度扬帆起航,破浪前行,驶向世界、驶向未来。 在这里我要为梅宏主编点赞:他不仅让《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的影响力如鲲鹏展翅,扶摇直上,而且足智多谋,让《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的影响因子也大幅提升,很快闯过1、2、3!我还要借此机会感谢两位主编和《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的所有副主编、编委和编辑们对我服务工作的长期理解与支持。他们尽心尽责、忘我奉献、乐观进取的职业精神,他们对科学事业和学术人生的执着追求,连同他们的睿智豁达、宽厚包容、笑颜倦意,积淀成《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沉甸甸的科学文化,是我十年潜心编审、甘愿劳作的动力和源泉。特别感谢宋扉主任,十年同舟济沧海,三月初见若故知。 不唯SCI,那又如何有效评估庞杂繁多的学术期刊和会议文集及其刊载的大量论文的学术质量和学术水平呢?这个问题的破解涉及到很多方面,恐怕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人是学术评价的第一要素,学者们应该都知道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观,是它们决定了学者的学术品味、学术评价能力和评价的公正性。如果每位学者评估他人的工作,都如同评估自己的工作一样,用同样的标准和尺度,那么评估的结果,即使有所偏颇,也会更加接近公正合理。在现实世界里,人们难免被各种私心杂念、名利偏好所左右,很难做到公正不阿,不偏不倚。既然已经是学者了,无论是自己选择的还是被选择的,我们都算是向往象牙塔上的净土,那么我们也不妨试试,追求理想王国里学术的单纯! 单纯,单纯的学术,单纯的追求。
本文来自科学出版社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252060.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6 07: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