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上经常看到未成年人充值玩手机游戏,没有想到自己孩子也会发生这种事情。
放寒假了,小学生们开始用微信建立联系,我也给孩子配备了手机。过年时为了讨个喜气,除夕给孩子转了1000元钱,同时也是想尝试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大年初三,带孩子去买爆竹。我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手机去支付,他却死活也不干,这让我觉得很奇怪。后来无意中发现他的微信帐户没有钱,再仔细一看,从除夕晚上到初一,孩子玩微信小程序——咸鱼之王,24小时竟然把钱都充值了(见图1)。
图1 游戏消费记录
当时气的我热血上涌,恨不得立即把孩子抓过来打一顿。但是在父母家里,这种事情又不想让老人家烦心;孩子也在惴惴不安中过完了年。回到自己家里之后,我强压怒火详细询问孩子玩游戏的情况。孩子去爷爷家没有事干,我又陪着父母说话,他无聊时就玩起了微信小游戏。
我也打开了微信小游戏。这个游戏设计的非常缺德,充值之后特效系统全开。一般的小孩子没有数字金钱意识,又抵制不住诱惑,别说是1000元,就是几万元,几十万元,几天就能都花出去。所以网上看到的新闻一点都不让人奇怪。
我认真地批评教育了孩子,解释钱该如何去花。在那段时间,这个事情成了孩子的心结,晚上睡觉有时也说梦话。看着他痛苦的样子,我又好好地安慰他,以免这个事情在他心里留下太大的阴影。
我认真看了未成年人消费处理方法,游戏开发公司是有义务退回一部分的。这些钱虽然不多,但也我们辛苦赚来的,不是大风刮来的。我又带着孩子申请退款,积极提交身份信息、交易情况等各种材料,为了让他受到教育,了解这个事情处理起来是多么的不容易。
游戏开发公司态度则一直非常明确,坚决不退。图(2)是事情处理进度截图。
图2 未成年人支付处理进度通知
从1月25日到3月13日,腾讯回复是钱不是它们收的,不能处理。事实上,游戏是从微信小游戏中进入的,又是从微信中支付的(图3是腾讯回复的部分短信)。
图3 腾讯回复短信
我还咨询了律师朋友,问如何能把钱要回来。他微微一笑,说我想得太多了。这类事情他知道的太多了,处理起来有多么得不容易。互联网之所以不退钱,是因为这些公司也很清楚国家的法律和处理流程,是不可能让普通人要回钱的。
当国外努力地开发GPT人工智能时,国内互联网公司却在积极为未成年人构建消费陷阱而奋斗。我们的后代面临着什么样的社会环境,想想就令人生气。
非常庆幸的是这个事情我发现的早,孩子也能积极地看待这个事情,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和生活上,没有造成影响。可是,有那么多的孩子,花了更多的钱,背负更多的沉罪感,他们又过得怎么样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