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yuezhi00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yuezhi007

博文

忆我大学毕业论文,知理工科方法论差异 精选

已有 8252 次阅读 2014-10-26 07:54 |个人分类:研究方法|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化工, 数学, 实验, 理科, 工科

题记:前几天做饭问室友如何研究他们的问题。我说你们用什么模型来研究你们的相变现象,他的回答让我震惊,也让我顿悟,他说:我们不用什么模型,就是做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到结论。

有时候一直徘徊在一个领域却永远体会不到这个领域的精髓。
大学四年的化工专业我根本没有意识到化工是什么,毕业设计时,当大家都天天泡在实验室做实验时,我从不踏进实验室大门,反而在图书馆的帮助下建了一个饱和器的数学物理模型,引入一些假设公理,然后找一些别人试验工作数据矫正。然后就是公式推导总共一个月得到了最后的设计方案。论文长达120页。交给指导老师看,他说看上去可以,然后我就自由无事可做,几个月时间读遍了武侠小说。但学校要求我们化工不能超过50页。我还以为学校不公平。把这个超长的本科毕业论文加5张A1,A2纸制成的巨幅设计图附在论文之后,厚厚一大本像一本大书一样,心中不免几分骄傲。 答辩时,老师们都不懂我的东西,只有物理化学老师问我一个问题:“你只是用理论推导这些?没有任何实验?”我答是,然后老师们只是相视而笑,再无半点提问。我的本科答辩就在这个荒唐的自我报告下结束,只有报告,没有答辩。现在我才明白,作为一篇工科的毕业设计论文,我根本没有达到要求,我这根本不是一篇工科论文。

为什么我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我现在才意识到数年前就该明白的问题?原因在于,现在我希望将工程的研究方法结合入数学物理的研究中,希望能将方法论作一些结合,互相促进。但是当我回想我的化工时期都作了什么时,却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化工是什么。我的印象中大学我只做了两件事:第一,实验室中找个凳子坐在旁边发愣想问题,把所有的实验操作交给同组的几位同学,因为分组按学号,因此我的组始终是河南山东高考高分落榜调剂的好同学,有他们在,我基本不用操心任何事,最后一抄实验报告万事大吉。第二,无休止的逃课自学,将书上所有理论题全做完,给同学替我上课交作业,另外你们可以随意抄,只要你们愿意,我不管。然后剩下大半个学期做自己想做的——思考宇宙起源(那时候的思考根本不叫物理,倒像是哲学!)。转眼间,我行我素的四年结束了,有的老师恨我入骨,甚至让学校将我开除。有的老师把我当成好友,说我是教过最好的学生。头脑冷静后才发现,恨我的老师是偏实验的,赞我的老师是偏理论的。大学四年就是快速自学理论,混过实验。我错过了工科的精髓——实验。

但是当数学物理研究更深时,我发现数学也要做实验,是不用实验室计算机的理论思想的试验。是实验,因为我们要将复杂问题简化,简化就是一个设计实验过程,还有很多思考都要像工程一样的在大脑实验室中进行。因为我们研究的问题日渐复杂,要了解复杂的现象,无论工科理科,都是离不开实验,虽然实验设备依托不同,一个要实体实验室,一个只要大脑实验室。但是设计实验的方法确实相似的。

好在我现在同住的室友还有学化工材料的,我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了设计实验的精髓,虽然不具体,但是很精髓,他们也说不清。但我终于得到了我需要的核心的灵魂。前几天做饭问室友如何研究他们的问题。我说你们用什么模型来研究你们的相变现象,他的回答让我震惊,也让我顿悟,他说:我们不用什么模型,就是做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到结论。确实理论走在根基处,很多不能直接应用,而直接从实验中得到的东西,才有可能直接应用。他们是偏向应用的实验。物理、化学等专业的实验偏向理论。实验的目的也不同,工科实验侧重马上应用,理科实验侧重理论猜想,而我现在数学思想实验室中的实验帮助我找到大问题的证明思路。原来实验也有这么多种。

四年的化工,我隔离在自己的世界,没有向老师学习,而是自学,因为我觉得老师们讲的东西太不准确,很多证明都不严格,现在意识到,不是不严格,是我们的目的不同,动机不同。 我在一开始就站在理科公理化证明的观点来学习化工,当然永远是格格不入的。

立足点的选错是永远
不能让你真正进入一个领域的。现在我明白一旦你想进入一个新领域,首先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立足点,读一些相关材料,询问这个领域的人:“你们领域的研究的方法论是什么?”搞清这一点你才能顺着这条路走下去。这样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会放弃化工,走上数学物理的道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08509-838604.html

上一篇:闲扯未来
下一篇:回到未来
收藏 IP: 130.194.162.*| 热度|

10 陈楷翰 郑小康 马永亮 刘淼 黄永义 曹聪 李桂顺 李宇斌 shenlu guoyanghuaw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