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旧迎新:在澜沧江峡谷徒步考察“世界第一野生古茶树群落”
2018年12月29日到2019年1月1日,我和中国科协沈爱民、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队友李渤生、王方辰,以及国家林业局陈建伟等作为科学顾问,探访了位于云南双江县境内的“世界第一野生古茶树群落”,为地方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考察区域位于双江县勐库大雪山。从云南省地图可见,勐库大雪山在澜沧江支流南滚河谷的上游,应该属于澜沧江水汽通道影响的地区。
根据我们在1985年的观测研究,澜沧江水汽通道是青藏高原东南部三大水汽通道之一,其水汽输送量仅次于雅鲁藏布江下游和怒江水汽通道,约达300克/平方厘米·秒。
据王方辰介绍,考察区域的海拔高度在2000到3000米之间,往返约40千米,只能步行或骑马。我想,既然可以骑马,那要比1998年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条件好些。我打算尽可能步行,虽然累,但一是安全,二是好拍照。
12月31日,九点许,首先,我们乘坐越野车在坎坷不平的土路上爬山。
雨过天晴,朝霞笑脸欢应我们。
10点左右,我们进入山谷,但见山谷中水汽蒸腾,云海茫茫,山峰时隐时现,好朦胧美!不过,山区老乡随意焚烧,于峡谷空气不利啊!
照片1朝霞欢迎我们来勐库雪山考察
照片2雨过天晴山谷云海茫茫
照片3云雾缭绕山谷时隐时现
沿着南滚河溯江而上,20多人的考察队伍在崎岖的羊肠小道上缓缓爬行。我们五位老者骑马而行。
说真的,我还真不善于骑马。在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时马不能够进入,步行完成穿越。在其它地区大气科学考察时,基本上是建站观测,也不用骑马。将近20千米路程的骑马,几乎都是坎坷不平的羊肠小道,时而上坡,时而下坡。难的是下坡,尤其是下陡坡。此时,马不愿意走,主人一边吆喝,一边紧拉牵马绳,我必须紧蹲马鞍,后仰,才能够保持平衡。
照片4我们时而骑马
照片5我们时而钻过倒塌的大树
11点半,在“2号古茶树”下,我们下马,参观,拍照。植物学家李渤生向我们介绍2号古茶树周围的自然环境,认为是非常古老的林区,好些树木年龄都超过七八十年,而这颗古茶树如此高大,依赖于这古老林区环境。我从植被状况看,降水量应该在2000毫米左右,是澜沧江水汽输送的结果。从自然环境来看,与我们当年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环境非常接近。
照片6我们来到“2号古茶树”下
照片7我和沈爱民与2号古茶树合影
照片8李渤生介绍古茶树群落的生态环境
据说,已经不远了。我们步行前往。
在距离“一号古茶树”大约有2百米距离的地方,我们都有点累了。
照片9艰难地走向一号古茶树
照片10虽然行走困难但队友之间还要找点乐趣
照片11这就是我们探访的地方
照片12与一号古茶树合影是此次徒步探访的重要目的之一
这最后的200米仿佛远远不止200米,走得筋疲力尽,终于来到一号古茶树下。抬头仰望,大树参天,好气派!古树下,散落一些茶花,后来被女士们拾起,或放在手心,或手指夹起,拍照留念。
照片13仰望参天的大古茶树,肃然起敬
照片14散落在地上的古茶花
照片15捧着古茶树落下的芳香花朵喜笑开颜合影留念
照片16小心地捏着一朵古茶树花朵开心地留影
照片17她在一号古茶树下兴高采烈地为队友拍照留念
在一号古茶树下,记录了我们一路考察的感受。
我认为,双江县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有两大特点,其一,她正好位于我国“大香格里拉”和“三江并流”区域,是我国瑰宝中的瑰宝,应该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应该让我国甚至世界人民了解;其二,她是澜沧江水汽通道作用的珍贵产物。因此,要让这片野生古茶树群落得到保护,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建立“国家深林公园”。
李渤生、陈建伟和沈爱民专家更提出了许多关于建立“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性建议,一一记录在案。
照片18沈爱民即兴记录考察的感受
照片19在一号古茶树下王方辰当一把主持人采访李渤生
在一号古茶树下,我们简单野餐。
大约13点二十分,我们沿来路返回。沈爱民、李渤生全程步行,我约百分之八十里程步行 。大家一边走,一边欣赏,一边拍照,完全融入这片野生而古老的森林之中。
那寄生在高大乔木上的野生植物在绿叶丛中红色绽放,那珍稀的“十大功劳”与雅鲁藏布大峡谷分布的非常类似......
照片20
照片21
照片22
照片23
照片24
照片25一边徒步穿越一边记录穿越过程
照片26
照片27
照片28
照片29“十大功劳”比比皆是,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的一样
15点许,我们全部安全返回。
回忆这一天,难忘。1998年12月,我们安全圆满完成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几乎整整20年后,我们凑巧又来到澜沧江峡谷徒步,是巧合,是天意,也是天人合一。
触景生情,浮想联翩。习作《采桑子》一首。
采桑子
徒步穿越
(2019年元旦)
人生易老天难老,当年穿越。今又穿越,千年茶树世界王。
一生一世风雨伴,不似洗礼。胜似洗礼,神州大地遍金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7: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