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第一次把登山天气预报与科学考察结合
4.第一次接受国家登山天气预报任务
到达珠峰大本营的第六天,即3月25日,登山队气象组组长彭光汉(照片8)与登山队队长许竞同志来到科考队队部,希望借用我参加气象组的登山天气预报工作。队党委冷冰书记立即找我淡话,转告了登山队的希望,主张尽可能地支持登山气象组工作;为慎重起见,冷书记让我尽快向我所在的研究所汇报,听取所领导的意见。当天,我按冷书记意见向地球物理所有关领导请示;第二天下午,队部收到我所电报,同意我参加登山天气预报工作。 照片8. 作者与彭光汉(右)50年后重逢
科考队冰川气象组有两名气象学科研人员,我被登山队气象组邀请去作登山天气预报,自然欣慰。但欣慰之余,不免有点压力,因为这是我一生第一次“真刀真抢”地作天气预报,尤其是作难度很大的珠峰登山天气预报。
我从1963年大学毕业至今已近3年,在研究室前辈的指导下,每周都要在“天气实习室”分析天气形势图,制作和会商当周的天气形势预报,并由顾震潮(照片9)、陶诗言、叶笃正、杨鉴初、朱抱真等前辈点评,获益非浅。
在现在参加珠峰科学考察的条件下,应该是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的最好实践场所。
照片9.1945年顾震潮在西南联大学习,师从赵九章
在那个年代,世界天气预报的水平不高,3~5天的天气形势预报还算有理论依据,那就是美国著名气象学家Rossby的大气长波动力学理论;但3~5天的天气要素(如,风力,降水,气温等)预报就很困难了。
珠峰登山天气预报从登山实际需要出发,要求首先制作提前7~10天的登山好天气时段预报之后,每天要作海拔7000、8000和9000米高度的风向风速及降水等要素预报。
为把登山天气预报作好,我得到科学考察队和登山气象组同意后,于3月24日从绒布寺中搬到登山队气象组帐篷内住宿。第二天,组长彭光汉宣布我为登山气象组副组长。从此,我身兼二职,既是科学考察队冰川气象组成员,又是国家登山队气象组副组长;我有两个就餐的食堂,一个是科学考察队食堂,一个是国家登山队汉族食堂。
当天,我和登山气象组的四位预报员彭光汉、李忠(照片10)、燕子杰、小戴在一起商量登山天气预报工作,发现珠峰及其邻近地区的天气历史资料一点也没有,这可是作天气预报之大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我提议应尽快到定日气象站去获取地面和高空气象的历史资料,以制作登山天气预告的工具。组长光汉同意,并派我和燕子杰去完成。
照片10.我国优秀登山天气预报专家李忠高级工程师(左)与作者在拉萨
5.第一次制作攀登珠峰天气预报的教训
根据登山天气预报组的分工,我主要负责高空风预报,即珠峰7000、8000、9000m高度上的风向风速预报。为此,我根据在研究所里天气预报实习的体会,制作了4个预报工具:1.在300百帕等压面上沿东经75度和东经90度的风向风速时间剖面图,2.在300百帕等压面上沿东经75度和90度的高度值时间剖面图,3.在300百帕等压面上沿北纬40度和30度的高度值时间剖面图,4.在300百帕等压面上沿北纬40度和30度的风向风速时间剖面图。前两个工具的用途是监视高空天气系统自西向东移动的情况,后两个工具则是用于监视高空天气系统自北向南移动的情况。预报时,综合使用上述4个工具来判断是否有西风带上的天气系统自西北向东南移动,从而制作珠峰北侧7~9千米高度上风向风速的1~2天预报。
1966年春,利用上述工具作了三次珠峰地区7000~9000m高度的高空风预报,1~2天的风速变化趋势(即风速增加或减小)基本可信,但风速的定量预报不准,也曾带来沉痛的教训。
1966年4月21~22日,上述后两个预报工具中显示,北支西风急流迅速南下,948位势什米等高线从北纬35度南下到北纬25度,另外,上述前两个预报工具中也显示,一个25米/秒以上的大风中心自西北向东南移动。据此,在4月22日的天气会商中,我预报4月23日风速要加大,但风速加大多少,大风维持多少时间,我没有把握。讨论中,没有得到组内预报员的支持,我的预报没有列入气象组的预报结论中。
其时,中国登山队副队长张俊岩(照片12)同志正率领第二分队到达7600m营地,突然遇到大风袭击,在没有得到气象组预报的情况下率队下撤,在大风中通过7600~7400m的“狭管效应”地区,有4位队员的登山包被大风吹下山谷中,12位队员有不同程度的冻伤。
照片12.张俊岩(1966年中国登山队副队长)参加1990年热气球飘飞珠峰活动
当我和彭光汉组长一道去看望这些冻伤的队员们时,看着他们当中有人要被截去手指、脚趾,内心既悲痛又惭愧。我希望他们能批评我们,但他们都默默无言。当我和组长快离开时,一位受伤的老队员说话了:“我只担心明年的登顶任务能不能完成。”短短一句话,也许是对他的身体的担忧,也许是对我们气象预报组水平的担忧!
“登山天气预报的确重要,的确与登山队员性命忧关啊!”我心里沉思,我立志要把登山天气预报水平提高!
从1966年到1984年,我先后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从事登山天气预报多次,先后发表了有关登山天气预报的论文有三篇:1.攀登珠峰的气象条件,2.攀登珠峰的气象条件和预告,3..攀登南迦巴瓦峰的气象条件和预告。美国登山队和日本登山队在攀登珠峰和南迦巴瓦峰前曾向我讨要这些论文的复印件,作为登山中的天气预告参考文章。与此相应,我在1975、1980、1983和1984年在喜马拉雅山区所作的登山天气预告水平也逐渐提高,曾被我国登山界誉为“西藏气象的眼睛”,“登山天气预报的诸葛亮”。
说真话,我国登山界朋友对我的鼓励只能作为鞭策我前进的动力。要认识喜马拉雅山区的天气变化规律并进一步准确预报它的变化,为登山者服务,确实需要长期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所谓“登山天气预报的诸葛亮”即使存在也是暂时的,有条件的;若不进一步认识不断变化的天气气候状态,进一步掌握其变化规律,所谓“诸葛亮”也会变为“臭皮匠”了。
6.第一次立据“赶超世界山地气象水平”
1966年5月16~18日,根据科考队党委布置,我向科考队党委和地球物理所党委写了一分学习中国科学院党委扩大会议精神,立志赶超世界山地气象水平的“思想小结”。
现在摘录如下。
第一,把国家登山天气预告任务作为珠峰气象考察研究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登山天气预告中,虚心向登山气象组内的预报员学习。带着深厚的阶级感情,为保障我国登山队攀登珠峰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从实际出发,利用本本,考验本本,力争有所发现。目前,关于中期天气形势预告及高空风预告问题,国内外都认为是一个大难题,地球物理研究所内正投入较大力量研究,但并没有发布天气预告,仅仅停留在研究阶段。在珠峰登山天气预告中,中期天气形势预告和高空风预告是主要矛盾,迫切需要把这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拿来应用,检验,修正。在反覆利用、检验、修正的天气预告过程中,寻找有效的天气预告方法,有所发现。
第二,积累珠峰山区的单站天气预告经验,不断总结提高,提出低纬度中期天气形势预告及高空风预告方法。从珠峰山区单站预告的特殊矛盾中提出一些有关低纬度天气形势预告和高空风预告的普遍规律来,再到其它低纬度地区的天气预告中去检验,不断总结,提高,最后得到低纬度地区的中期天气形势预告和高空风预告的基本方法。
第三,尽可能地多多积累珠峰山区及其它低纬度地区的气象资料,为进一步了解低纬度地区的天气和天气系统,为更好地服务于国防和生产建设,为尽快赶超世界山地气象研究水平而努力奋斗。
这份“思想小结”前后用了三天时间,在完成登山天气预报工作的前提下,在海拔5000米处写成,还是有相当难度的。
事后得知,科考队队长刘东生和党委书记冷冰同志看了我的“小结”后,批示推荐到中科院的《科学报》上部分刊登了,然而,说真话,如何赶超世界山地气象研究水平,当时的我并不清楚,只是有决心罢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7 16: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