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Apple2014 关注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和社会计算领域的创新,关注科学人文和社会文化的传播

博文

石涛书画

已有 3139 次阅读 2015-11-1 15:44 |个人分类:中国文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种闲亭上花如字,种闲主人日多事。

多事如花日渐多,如字之花太游戏。

客来恰是种闲时,雨雪春寒花放迟。

满空晴雪不经意,砌根朵朵谁为之。

主人学书爱种花,花意知人字字嘉。

我向花间献一字,众花齐咲日西斜。


人说梨花白雪香,我爱梨花似月光。

明月梨花浑似水,不知何处是他乡。


紫薇花放庭前树,花放紫薇郎正来。

却羡繁红今日好,始知草木爱仙才。


兴来写菊似涂鸦,误作枯藤缠数花。

笔落一时收不住,石棱留得一拳斜。


何必秋风想会莼,菜根无乃是灵根,

写来澹墨清泉里,留与肥甘作孟邻。


游人若宿祥符寺,先去汤池一洗之。

百劫尘根都洗尽,好登峰顶细吟诗。


太极精灵随地涌,泼泼云海练江横。

游人但说黄山好,未向黄山冷处行。

三十六峰权作主,万千奇峭壮难名。

劲庵有句看山眼,到处搜罗短杖轻。

昨日黄山归为伴,至今灵幻梦中生。

不经意处已成绝,险过峦生冷地惊。

昔谓吾言有欺妄,五年今始信生平。

几峰云气都成水,几石苔深软似绒。

可是山禽能作乐,绝非花气怪天呈。

石心有路松能引,空外无声泉何争。

君言别我一千日,今日正当千日程。

人生离别等闲情,愧余老病心凄清。

有杯在手何辞醉,有语能倾那不倾。

堂辞客生平盟,雄谈气宇何峥嵘。

 

 

 


石涛(1642一约1707),清代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靖江王朱守谦十世孙,法名原济,一作元济。本姓朱,名若极。字石涛,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陈人等。广西全州人,晚年定居扬州。明靖江王后裔,南明元宗朱亨嘉之子。幼年遭变后出家为僧,半世云游,以卖画为业。早年山水师法宋元诸家,画风疏秀明洁,晚年用笔纵肆,墨法淋漓,格法多变,尤精册页小品;花卉潇洒隽朗,天真烂漫,清气袭人;人物生拙古朴,别具一格。工书法,能诗文。存世作品有《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山水清音图》《竹石图》等。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名言有“”一画论‘、“搜尽奇峰打草稿”,‘笔墨当随时代’等。

 石涛《画语录》立志既幽深窈渺, 造语又玄奥晦涩, 传画家不传之秘。《画语录》开篇即云:“太古无法, 太朴不散; 太朴一散, 而法立矣。法于何立? 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 万象之根; 见用于神, 藏用于人, 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 乃自我立。”这就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著名的“一画论”。


石涛《画语录》立志既幽深窈渺,

 

造语又玄奥晦涩,

 

传画家不传之秘。

《画语录》开

篇即云:

太古

无法,

 

太朴不散;

 

太朴一散,

 

而法立矣。

法于何立?

 

立于一画。

一画者,

 

众有之本,

 

万象之根;

 

见用于神,

 

藏用于人,

 

而世人不知。

所以一画之法,

 

乃自我立。

这就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著名的“一画论”。

石涛《画语录》立志既幽深窈渺,

 

造语又玄奥晦涩,

 

传画家不传之秘。

《画语录》开

篇即云:

太古

无法,

 

太朴不散;

 

太朴一散,

 

而法立矣。

法于何立?

 

立于一画。

一画者,

 

众有之本,

 

万象之根;

 

见用于神,

 

藏用于人,

 

而世人不知。

所以一画之法,

 

乃自我立。

这就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著名的“一画论”。


石涛《画语录》立志既幽深窈渺,

 

造语又玄奥晦涩,

 

传画家不传之秘。

《画语录》开

篇即云:

太古

无法,

 

太朴不散;

 

太朴一散,

 

而法立矣。

法于何立?

 

立于一画。

一画者,

 

众有之本,

 

万象之根;

 

见用于神,

 

藏用于人,

 

而世人不知。

所以一画之法,

 

乃自我立。

这就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著名的“一画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25851-932568.html

上一篇:秋菊有佳色
下一篇:新书推荐:《计算复杂性:现代方法》(中文版)
收藏 IP: 114.91.183.*| 热度|

10 张忆文 李竞 杨正瓴 徐长庆 侯成亚 谢平 康建 余昕 dulizhi95 biofans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04: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