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差不多平均每周收到一次SCI审稿请求,根据个人的时间情况和对题材的熟悉程度,我大约同意一半左右,进行审稿。
我发现,这些稿件绝大多数(90%以上)都在写作上存在明显的缺陷,包括语言表达和逻辑结构。这倒不论中外作者,普遍如此。
稿件常见的写作缺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语法错误。我自己中学时代写英语作文就没有语法错误,所以对此十分不解。
2. 结构缺陷,逻辑不顺。比如Introduction里面先罗列了一堆前人工作,后突然来一句“因此这项研究很重要”。这样的因果关系不明显。
3. 表述吃力,不够简练明晰,拖泥带水,可读性差。啰啰嗦嗦半天,但就是讲不清某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对于写作上明显有较大缺陷的稿件,我一般直接拒稿,不给修改机会,不论其内容如何。原因有几点:
1. 写作水平不过关,这是个基本功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短时间不可能有大的转变。
2. 针对写作上的问题,我很难具体给出修改意见。
3. 对学术价值上的评判,往往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主观性,需要备加审慎。而写作水平不过关,则是明摆着的客观事实,一目了然,连外行都看得出来。
大量稿件都是堆砌一些公式,显得很涣散。没有明确的提出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的稿件很难引起读者的兴趣。但是,这样的稿件太多,期刊总要办下去,所以很多这样的稿子最后也都录用发表了。可是,我觉得这不是个好的风气。
对于第一作者像是博士生的稿件,我评审时格外小心、慎重、纠结。一方面怕一不留神耽误了人家毕业,导致延期;同时,也怕作者下的功夫还不够,轻易放过去会导致年轻人把获得学位和发表文章看得太容易;另外一方面,新手我比较信不过,还担心在分析论证方面容易有问题。
很多学生投上来的稿件,简直一塌糊涂,一点科学规范性方面的常识都没有。对于此种情况,我感到十分不解,也因此对作者排名在后面的老师有了极为不好的印象。
Elsevier是明确鼓励审稿者人肉搜索作者的背景情况以供决策参考的。我也会在审稿前尽量搜索一下作者的背景情况。评审稿件的时候,不单单以文本本身作为依据,同时也要考虑稿件背后的作者是不是足够靠谱的研究人员。第一作者是博士生,要透过稿件,判断他是否大致达到了博士毕业的学术水平。对于挂了某位名家的,或者年轻轻就获得了一堆荣誉头衔的,或者挂了五六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号的,我的评审标准都会提高。你年轻轻三十几岁就成为某985的教授博导,啥啥青年学者。我当然要从严要求,提高标准。
最后说一下。很多朋友说我重形式轻内容,有“买椟还珠”的嫌疑了。他们认为写作技巧上的问题是个小问题,好办。其实,我们本质上并无分歧,只是层次定位不同而已。你们定位于发现天才。而我则比较现实,定位于一个较低的层次,我只为杂志把底线关,确保录用论文的水准下限,足矣,不指望能推介重要成就。其实大量的稿件内容上基本都比较平庸,作者自身就并未致力于革命性的、推动性的原创工作。偶有矫矫不群的亮眼之作,请相信我绝不会遗珠。可是,论文写作水平可以反映出一个科学工作者的基本功。写好论文不需要文采,不需要文学天分,只需要足够多的写作经验。很难想象,一个理论水平很高的科学家会写不好论文,一个连写作基本功都不过关的人会做出开创性、突破性的学术成果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