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电刺激盆底生物反馈

已有 1975 次阅读 2023-5-5 03:10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电刺激盆底生物反馈

    电刺激(专业版)是最复杂的反馈疗法,旨在恢复盆底肌肉。这类理疗旨在刺激支撑肛门的肌肉。当肌肉受到电脉冲刺激时,肛提肌和膀胱括约肌收缩,而膀胱收缩受到抑制。电刺激可以与反馈疗法一起使用。

    电刺激是治疗压力、冲动和混合性尿失禁以及盆底肌肉衰弱的有效方法。电刺激可以帮助患有急迫性尿失禁的女性放松膀胱,减少逼尿肌(膀胱肌肉)无法控制的收缩程度。

    电刺激对神经源性尿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也非常有效。最大的效果是通过结合电刺激和反馈治疗来实现的。电刺激治疗后症状恢复或改善的患者百分比在54%至77%之间波动;然而,在家里进行了至少四周的强制性连续训练后,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除了电刺激对肌肉系统的直接影响外,它还扩张局部血管,改善组织微循环和细胞营养。肌肉刺激可以:

    增加阴道肌肉张力;

    为分娩调整产道;

    产后完全康复;

    增加性敏感性;

    在出现盆腔脱垂症状时加强阴道壁;

    解决失禁问题。

    电刺激生物反馈设备的工作原理基于使用微电流对盆底肌肉的强制刺激。电脉冲引起肌肉收缩,从而训练肌肉并提高其音调。生物反馈系统为虚弱的肌肉提供额外的电刺激训练。

生物反馈疗法与性生活质量

    发育良好的盆底肌肉是性快感的关键:它们的大小和色调会影响阴部裂闭合的程度,相应地,还会影响性唤起和性高潮的强度。怀孕和分娩后,这些肌肉往往会变弱,失去张力。

    在分娩过程中,当产道被拉伸时,这些“懒惰”的肌肉会更快地拉伸并受到创伤。这可能导致“阴道松弛综合征”或阴道松弛。感染更容易进入广泛开放的阴部裂缝,增加了鹅口疮和阴道炎的可能性。此外,阴道粘膜组织与内衣的紧密接触会导致阴道干燥和部分萎缩。作为性敏感区的粘膜组织的敏感性降低了。此外,在任何性交过程中,伴侣的性器官都不能紧密地嵌入阴道内壁。因此,不仅仅是女人在接触时不再感到快乐;男子也会受到影响,因为勃起的强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松紧程度。

    恢复和谐性生活的有效方法是生物反馈疗法,它允许女性进行专门为亲密肌肉训练而开发的锻炼。当然,这些练习也可以在家里进行;然而,在专家的指导下学习正确的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女性有时会混淆肌肉群并锻炼错误的肌肉群。

    这些运动的结果是,亲密肌肉的大小、力量和耐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它们的放松和伸展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并没有什么神秘或令人惊讶的:就像我们在健身房锻炼肱二头肌的方式一样,阴道底部周围的肌肉(提肌)的大小可以增加两倍(超声成像证明了这一点)。阴部裂闭合并收紧;性敏感区的敏感性得以恢复。

勃起和射精功能障碍的治疗

    勃起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在性唤起过程中,静脉受到挤压,限制了静脉血的流出,而静脉血又充满了海绵状组织,导致勃起。由于多种原因,性交时静脉会自发开放,血液从海绵状组织流回血管,勃起消退。生物反馈疗法通过显著增加球头阔肌的张力来恢复勃起功能。通过这种方式,男性可以显著提高其延迟血液从海绵状组织流出的能力,并在性交期间保持更长的勃起时间。通过恢复大脑对精液反射性射精的抑制机制,射精功能得以正常化。

儿童盆底肌康复

    在小儿泌尿外科:作为所有类型功能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和夜间遗尿(尿床)的首选治疗方法。

    在小儿直肠学中:用于术后恢复括约肌功能(对于受损的括约肌)、自然粪便失禁、功能性粪便失禁和肛门神经痛。

    在小儿妇科:用于在手术矫正生殖器发育缺陷或先天性疾病后,开发和引导盆底肌肉功能的修复。

    建议的疗程包括15-20个半小时疗程。

    对于使用生物反馈系统帮助儿童康复,使用表皮肌电导联。

    盆底肌肉在一个人的生理和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个人的健康和心情取决于这些肌肉的健康。因此,检查并在必要时训练盆底肌肉与照顾自己的健康和拥有满意的爱情生活一样重要。

    及时咨询专家并选择可靠、高质量的家用医疗设备将有助于达到预期效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094-1386811.html

上一篇:为什么训练盆底肌肉很重要?
下一篇:生物反馈盆底训练系统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4 16: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