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官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osci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博文

“今生如此灿烂,来世更加艳丽”——怀念“布鞋院士”李小文 精选

已有 5093 次阅读 2015-1-12 11:17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今生如此灿烂,来世更加艳丽”
——怀念“布鞋院士”李小文

 

李小文 李粗摄

■崔雪芹

2015年1月9日上午,突然晕倒在家;次日13时05分,在解放军306医院医治无效、驾鹤仙逝,享年67 岁。

“布鞋院士”、科学界的“扫地僧”、著名遥感学家和地理学家李小文,永远离开了我们。

遵照先生遗愿,由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电子科技大学组成的治丧委员会宣布,李小文先生的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会。李小文的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15 年1 月16 日上午10:00 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一语成谶 未有归期

再也听不到他用极慢的语速娓娓道来对中国科学界的谏言。“太突然、太可惜了。”北师大宣传部长方增泉对记者表达了自己的哀痛。

1月7日,第六届“感动师大”新闻人物颁奖典礼在学生活动中心举行。“布鞋院士”李小文等7人入选,但他因为身体原因未能出席。

就在李小文生病住院当天,本报记者曾就“如何在国家最高奖中体现中青年的成果”的话题邮件采访他,收到了李小文夫人的回信:“今晨小文突然发病住院。您的问题相信小文是关心的,但待小文病缓再说?”

去年7月8日,李小文在执行一个为期约两个月的任务前夕,曾就此次大别山之行与记者交流。聊完记者关心的问题后,关于他的行程何时告一段落,他在短信中回复:“未有归期。”没想到半年后,竟然一语成谶。

李小文和媒界亦师亦友,并多有学术之外的人生交流。谈及此生,他曾对记者笑言:“今生已经如此灿烂,来世只会更加艳丽。”

很多快乐来自学生

美国波士顿大学地理系主任Strahler教授曾评价,作为领域内最顶尖的几位科学家之一,李小文的快乐更多来自他的学生。

有人曾问李小文喜欢带什么样的学生,李小文的观点是“有教无类”,“只要愿意跟我念书的,我都愿意带”。

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地遥学院)2012级博士生张虎可能是陪伴李小文时间最多的学生之一。1月10日晚9点半,在离地遥学院不远的一座大楼的大厅,这位博三的学生坐在记者对面,依然沉浸在悲痛之中。

“我因为参加国家留学基金委访问学者项目,在美国麻省州立大学学习一年,去年9月20日回国去看他,感觉他精神特别好。那天我刚坐下来,他就甩给我一张报纸,让我看完后谈谈看法。这是一篇遥感数据应用的文章,提及的‘尺度效应’正是李小文的研究方向。”

只要是涉及自己的研究领域,这位学术奇才便神采飞扬。张虎曾因出国求学的问题征求老师意见。李小文不吝点拨,这让张虎在麻省州立大学发奋学习,并接触到自己研究领域的最前沿内容。李小文为此很是满意。

李小文的两个女儿都在国外,他对待学生就如自己的孩子。每年总有几次,李小文会把学生们凑到一起吃饭、聊天。有一次聚会,兴致来了,他与夫人合唱四川民歌《康定情歌》,歌声融进大家的欢声笑语之中,至今仍令当事人感念唏嘘。

生前两大心愿

他创建了“李小文-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硕士论文被列入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他和团队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定量遥感研究的发展,让我国在多角度遥感领域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

还有很多事等着他去做。

李小文的妻子说,他生前有两大心愿:一是作“大数据时代的大地图”研究,二是好好编一本教材。

从去年开始,“李小文”作为关键词,迅速排在了搜索引擎的前几位;他在科学网开设的博客,也是热门博客之一。他在科学网博客留下的最后足迹是在1月5日,他回答一位博主有关“逊克农场人口”的提问。不久前,他还评论了“上海踩踏事件”。

在网络世界里,他不是“高大上”的院士,而是一个名为“老邪”的博主,平等地与同仁交流、辩论、打赌。

一名科学网博友说,李小文有魏晋文人的风骨,而这种风骨,就是现在学术界缺少的真性情,是学者本分的回归和做学问应有的心态。

逝者如斯。先生千古。

 

《中国科学报》 (2015-01-12 第1版 要闻)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exuebao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腾讯微博http://t.qq.com/kexueshibao-2008?preview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请在公众号中搜索【中国科学报社】,微信号:china_sci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858690.html

上一篇:基因折纸有乾坤
下一篇:另辟蹊径修复镉污染土壤
收藏 IP: 124.16.128.*| 热度|

30 刘洋 蔡小宁 苗元华 罗帆 鲍得海 韦玉程 彭真明 王德华 王明明 蒋永华 戴德昌 王海辉 孙育平 许立信 何小舟 程娟 杨志强 黄鸿新 孙友甫 申恒伦 李土荣 陆雅莉 李学宽 檀成龙 李海军 xqhuang physicism dchlin zjzhaokeqin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