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官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osci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博文

虚拟世界“身份证”遭遇推广难题

已有 2382 次阅读 2014-12-9 08:03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虚拟世界“身份证”遭遇推广难题

 

■本报见习记者 倪思洁

“嘀——”严则明把带有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的银行卡贴在手机背面,只一秒钟就完成了手机上某APP应用软件的个人身份认证流程,该APP里个人历年的航程信息列示得一清二楚。作为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网络身份技术事业部书记,他成了我国第一批使用eID的人。

如今,美国、欧盟等地区已在推广电子身份认证技术,而我国eID还停留在科研推广试点层面,大规模推广面临着应用系统不健全、法律政策待完善等多方面问题。

另一张身份证

日前,公安部第三研究所透露,历时5年技术攻关,我国已研发出网络身份证识别技术,并建立全国唯一的“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

“对比现实社会中的身份证,eID就是公众在网络虚拟社会活动的另一张‘身份证’。”严则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无论是哪种体制的社会,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础都是身份。

如今,大多数网站的注册都要求公众填写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而网站存储的这些个人隐私信息面临着黑客的攻击和内部人的偷盗,网站泄露个人隐私信息的情况越发严重。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吴旭说,eID会将个人信息通过加密算法进行编写,前端是一个虚拟身份,而后端会在公安部的人口库进行实名登记。

“加密算法在理论上是不可破解的,即使被读出来,也只是没有意义的字符串,这样我们进行网络信息注册或网上商业行为时,就不需要明确的个人信息,出示eID即可。”吴旭说。

实名制的助手

互联网的普及,使匿名性成了侵权隐患,“网络实名制”呼声渐起,但是公众对网络实名制的认识并不统一,至今“网络实名制”仍缺乏完整定义。

2007年,韩国成为全球最早正式推行“网络实名制”的国家。但以保护隐私为初衷的“网络实名制”,最终导致了用户隐私的大规模泄露。

严则明说,我国身份证的编码规则与韩国相似,网络身份识别也普遍依赖于第二代身份证的身份信息。

今年5月初,美国的网络身份证已经悄然在宾夕法尼亚州和密歇根州上线测试;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爱沙尼亚和奥地利6个国家已经普及了eID。

推广难须谨慎

在吴旭看来,我国的eID探索还停留在科研项目层面,离真正的推广应用还有距离。“推广应用要下的气力,不亚于技术突破。”吴旭说。

2012年,北京邮电大学创建了高校第一个eID示范应用试点,向全校师生发放了近3万个eID USBkey,但这样的试点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严则明表示,目前,eID已在全国试点发行超过了600万张,但发行eID的银行网点、开通eID功能的用户和接入的互联网服务机构还很少。

“下一阶段试点的重点是,一方面与更多的银行卡、社保卡发行机构合作扩大eID发行规模;另一方面,与更多的网络身份服务机构、互联网安全增值服务机构合作,接入更多互联网应用机构,拓展eID的应用范围。”严则明说。

不过,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晓明看来,公安部要推行eID,还需要明确的法律许可。

“我们现在法制不健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涉及社会安全的措施里,很多是没有经过人大授权、立法的,eID这种基础性的设施,以后与商业性的技术体系都会挂钩,因此更要经过人大的讨论、授权才能广泛推广。”张晓明表示,尽管目前网络诈骗等不法行为和互联网漏洞严重,但还是需要以更加谨慎的态度推广eID技术,避免出现更大的漏洞。

《中国科学报》 (2014-12-09 第1版 要闻)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exuebao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腾讯微博http://t.qq.com/kexueshibao-2008?preview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请在公众号中搜索【中国科学报社】,微信号:china_sci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849516.html

上一篇:从糊涂到痴呆——不可忽视的“中间人群”
下一篇:80亿小行星暗藏奥尔特云
收藏 IP: 111.196.13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4: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