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官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osci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博文

未来十年研究生留学市场之预测

已有 2280 次阅读 2014-10-16 14:13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未来十年研究生留学市场之预测


 英国诺丁汉大学

■克莱尔·肖恩

英国文化委员会近日的一项研究表明,尼日利亚将很快取代印度,成为英国第二大国际研究生的来源国。据该组织预测,到2024年,英国将有241000名国际研究生。届时,英国仍然是最受欢迎的研究生海外求学目的地之一,仅次于美国。

但是,研究者同时也发出了警告——在国际生的人数方面,英国过于依赖中国,而且英国正在不断地失去印度学生。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得印度开放高等教育的胃口迅速扩大,它们提供了丰富的国际研究生生源——而这恰恰是美国正在寻求的。

然而,在英国,中国贡献了国际研究生市场中44%的增长,这一数字在美国则是33%。美国国际学生中,超过一半(确切数字为54%)的人来自印度。

“任何单一市场都无法驱动一个国家研究生整体的增长。”英国文化委员会研究教育方面的主管扎纳比·马利克(Zainab Malik)表示,对于教育机构和政策制定者来说,有必要继续向中国、印度以外的经济体作推广,吸引新的生源,比如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和越南。

该研究同时预测,英国研究生中国际生的增长速度在接下来的10年中可能会下降,由2007~2012年的4.1%下跌至预计的2013~2024年的3.5%。这些数字意味着,英国研究生的国际市场发展将缓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这些关于未来十年的所有预测,都建立在对23个生源国和6个留学国家的人口学和经济学数据的分析上。研究者同时还分析了过去的历史趋势。不过,该研究并没有把一些特定的政治因素纳入考虑范围,比如政府的签证政策。

其他留学生的求学目的地怎样?到2024年,哪个国家会是领头羊?

研究中,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届时是国际研究生留学市场年平均增长率最高的国家,增长率均为4.1%。而在英国大学的国际研究生中,来自中国的学生贡献了44%的增长。而印度为美国贡献得更多——54%的美国研究生国际生源增长都来自印度。按绝对值计算,美国将是未来十年增长最快的国际研究生目的地。到2024年,美国将增加154000名学生。而这一数字在英国是83000,澳大利亚是42000,德国则是39000。6个国际研究生求学国家中,日本的预期增长最缓慢,而英国的情况仅仅比日本好一些,在2012~2024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5%。

那么,为什么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对研究生学位的需求增长呢?首先是因为世界各国都认识到,在培养一个技术成熟的行业和雇主需求的劳动力方面,教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世界范围内的本科生入学率都有极大的增长。市场不断变化,而新经济体国家在这方面则增长突出,尤其是在亚洲,学生希望获得更优质的教育,从而得到更好的工作机会。本科生人数的增长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有更多的本科毕业生申请更高层次的学习。

与此同时,一些国家还在积极推动这种录取方面的数字增长,例如澳大利亚,由于在2012年取消了对录取学生人数的限制,仅仅在两年内,他们已经看到了超过5%的增长。而英国也将在明年采取与之相同的措施。大学方面的措施也同样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今,科研产出在决定大学的经费以及国际排名方面都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大学也在致力于招收更多的研究生,从而扩充研究人才的储备。

尽管国际学生中相当大一部分仍将来自中国,但是来自其他国家的研究生人数的增长速度也十分引人瞩目。该研究预测,尼日利亚的流动研究生人数的增长速率高达8.3%,印度是7.5%,印度尼西亚是7.2%,巴基斯坦6.4%,沙特阿拉伯则是5.2%。

(作者供职于英国《卫报》,本报记者韩琨编译,题目有改动)

中国科学报》 (2014-10-16 第7版 观察)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exuebao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腾讯微博http://t.qq.com/kexueshibao-2008?preview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请在公众号中搜索【中国科学报社】,微信号:china_sci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836173.html

上一篇:开放获取让出版界更平等
下一篇:我学者构想从月亮之上观全球变化
收藏 IP: 124.16.12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